EDA與制造相關文章 ASML浸潤式DUV光刻,EUV光刻機,正式斷供! ASML浸潤式DUV光刻,EUV光刻機,正式斷供! 發表于:2024/1/3 智能化顛覆汽車行業,無縫、安全的連接是基礎 汽車本身不再是“沒有思想”的出行代步工具,而是擁有“互聯大腦”的“第三生活空間”。如今,世界看待和使用汽車的方式正在改變,這促使汽車制造商(OEM)重新認識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并持續增加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發表于:2024/1/2 荷蘭封裝公司Sencio破產 荷蘭封裝公司Sencio破產 巔峰時期一年可封裝6000萬顆芯片 發表于:2024/1/2 IDC:2024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十大洞察 2023年,中國平板電腦行業經歷調整,主流手機品牌全面參與,推動行業發展。頭部品牌擁抱科技變革,注重基礎體驗的同時豐富產品種類,提升品質,這將引導中國市場在2024年穩健發展。 IDC總結并給出了2024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的十大洞察 發表于:2024/1/2 ASML,站上十字路口 2024 年和 4 月具有象征意義:屆時ASML 成立四十周年。Van den Brink 在 ASML 分拆前不久被飛利浦聘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這家光刻公司度過。由于他領導技術開發的方式,ASML 上升到了平流層的高度。如今,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具有可比的市場地位和(目前)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領先地位。很難想象 ASML 在可預見的未來必須將這一地位讓給競爭對手。 發表于:2023/12/29 EUV光刻,日本多路出擊 隨著摩爾定律發展,芯片工藝不斷向更小的節點發展,傳統的深紫外(DUV)光刻技術已經遇到了物理極限,無法滿足更高分辨率和更低成本的要求。因此,極紫外(EUV)光刻技術應運而生,它使用13.5nm波長的光線,可以實現更精細的圖案化,并減少多重曝光的次數。 當下,ASML在光刻機領域擁有絕對的影響力,壟斷了全球幾乎80%以上的光刻機市場,尤其是在EUV光刻機領域,市占率更是達到100%。 在過去,日本在光刻產業也是占據了大半壁江山。尼康、佳能與ASML曾經并稱光刻機三巨頭,但因為選錯了路線,前者錯失了ASML 193納米浸沒式光刻技術,逐漸沒落,尤其是在EUV極紫外光刻技術上毫無建樹。 但在EUV光刻環節,除了EUV光刻機這個最受矚目的設備產品外,EUV光源、EUV掩模和EUV光刻膠以及其他配套設備等一直是EUV光刻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 發表于:2023/12/29 “2023電子信息影響力品牌榜”正式揭曉 12月29日,由中國電子商會、數字經濟觀察網主辦,軟信信息技術研究院承辦的“2023電子信息影響力品牌榜”(以下簡稱品牌榜)正式揭曉。本次活動是由國家級行業商會、媒體聯合打造的電子信息領域的權威活動,旨在展示電子信息領域的創新成果和品牌影響力,共繪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發表于:2023/12/29 臺積電向研發組發放特別貢獻獎,暗示 2nm 工藝有新進展 臺積電向研發組發放特別貢獻獎,暗示 2nm 工藝有新進展 發表于:2023/12/29 消息稱臺積電要在高雄興建 5 座 2nm 工廠,首座已動工 消息稱臺積電要在高雄興建 5 座 2nm 工廠,首座已動工 發表于:2023/12/29 立訊精密 21 億元投資和碩昆山工廠 和碩(Pegatron)本周四發布公告,表示旗下的昆山工廠展開新一輪資本擴張,收到了立訊精密的 21 億元人民幣投資。 和碩向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顯示,在本次資本擴張后,和碩在昆山工廠的股份從 100% 降至 37.5%,意味著將失去對工廠的控制權。 在完成本次收購之后,立訊精密成為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 iPhone 組裝商,加深了蘋果與中國供應商的聯系。 發表于:2023/12/29 小米汽車亮相,SiC供應商都有誰? 今日下午2點,小米汽車舉行了技術發布會,針對萬眾矚目的小米汽車SU7的各種亮點產品力進行了介紹。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 雷軍在會上重磅發布了包括800V SiC技術在內的多項硬核技術。 發表于:2023/12/29 臺積電2納米技術成本飆升或影響人工智能芯片市場 隨著2023年接近尾聲,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TSMC)正準備看到其領先半導體制造工藝的成本增加。 TSMC目前量產的最先進工藝是3納米半導體設計技術,一份在臺灣媒體引述的最新報告猜測,未來3納米和2納米節點將會看到顯著的成本增加。 發表于:2023/12/28 喜報!上海G60衛星數字工廠正式投產 12月28日消息,上海市松江區消息,位于G60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的G60衛星數字工廠12月27日正式投產,首顆商業衛星也在當天下線。 據介紹,該衛星智能工廠依托柔性生產、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具備平板構型衛星設計、衛星堆疊分離技術、低成本大功率能源獲取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優勢。 當天下線的首顆衛星是G60衛星數字工廠自研新一代平板構型衛星,可滿足一箭多星堆疊發射需求,將搭載高吞吐量、高可靠性、低延遲衛星載荷,可為全球不同用戶提供寬帶接入通信服務。 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金介紹,一般來說,定制1顆衛星約需2到3個月,該工廠在衛星互聯網批量化的生產情況下,可在1.5天左右生產1顆衛星,年產預估達到300顆。 根據規劃,2024年,通過格思航天衛星工廠數字化生產線生產,并由垣信衛星完成至少108顆衛星發射并組網運營,G60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將形成初步商業服務能力。 到2027年,G60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將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市場競爭力的低軌衛星通信與空間互聯網全產業鏈。 發表于:2023/12/28 半大馬士革集成中引入空氣間隙結構面臨的挑戰 隨著器件微縮至3nm及以下節點,后段模塊處理迎來許多新的挑戰,這使芯片制造商開始考慮新的后段集成方案。 發表于:2023/12/24 UCLA創建第一個穩定的全固態熱晶體管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固態熱晶體管,它能利用外部電場控制納米尺度的熱流。換句話說,這種原型機就像一個熱能電晶體管。 發表于:2023/12/13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