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滿載,12英寸車用半導體廠最緊缺 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自2018年起車市逐步疲軟,加上2020年受到疫情嚴重沖擊,使主要模組廠的備貨動能明顯不足。然而,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正在復蘇,預估整車銷售量將自去年的7,700萬輛回升至8,400萬輛,同時汽車在自動化、智能化和電動化發展下,對于各種半導體元件的用量將大幅上升,然先前因車市需求疲軟導致車廠備貨量偏低,長短料的現象已嚴重影響車廠稼動率與終端整車出貨。 發表于:1/28/2021 歷經188年,電動汽車技術為何沒有質的飛躍? 這幾天,院士“炮轟”1000公里續航電動車的新聞又登上了熱點。近年來,由于各個企業對電動汽車電池技術的不斷大力投入,電池方面的技術進步確實很快。不過,不同于新興科技,電動汽車擁有百年多的歷史,比燃油汽車還要悠久,為什么到如今還未形成完善的技術呢? 發表于:1/28/2021 特斯拉2021年交付目標或近90萬輛 馬斯克有望獲70億美元獎勵 新浪科技訊 1月27日早間消息,據報道,特斯拉即將發布的財報可能會觸發向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支付70億美元期權,而這只熱門股的投資者則迫切希望聽到該公司2021年的交付目標。 發表于:1/27/2021 華為DriveONE助力合作伙伴首發1000公里續航電動車,性能參數如何? 昨日,與華為合作的新能源車品牌賽力斯召開電動車上市發布會,正式推出全球首款續航1000公里量產增程電動車。其中采用華為 DriveONE ,DriveOne是華為首款電驅動系統,也是華為智能汽車(戰略)的核心部件之一。 發表于:1/27/2021 京東方與長安合作,打造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1月18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E)與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各自資源,在智慧出行領域進行合作,建立聯合創新實驗室,打造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推動汽車產業智能化的技術發展,最終目的是為人們帶來更好的智慧出行產品及體驗。 發表于:1/26/2021 長續航和低成本如何兼顧 1000公里續航動力電池背后的迷霧與真相 這幾天,蔚來汽車、上汽智己、廣汽埃安先后宣布將在未來的一、兩年內推出可量產的1000公里續航的新車型。這種集體放衛星一樣的“期貨式”發布會,甚至讓資本市場都一時難以消化,這些廠商連同相關技術產業鏈的股票紛紛漲停,而鋰電池板塊中“被淘汰”的技術股票則紛紛跌停,引發整個行業的熱議和質疑。 發表于:1/26/2021 信號鏈、MCU多措并舉 芯海科技首個汽車電子項目成功通過AEC-Q100權威認證 日前,芯海科技(688595)在官方微博透露公司首個汽車電子項目CSA37F62-LQFP48成功通過AEC-Q100權威認證。 發表于:1/26/2021 華為DriveONE系統落地!東風塞力斯SF5將搭載上市續航超1000km 1月22日消息,有媒體從官方渠道獲悉,東風塞力斯SF5自由遠程版將于1月25日正式上市。新車將搭載賽力斯全新研發的智能增程系統,也是首款搭載華為DriveONE電驅的車型,NEDC續航超1000km。 發表于:1/26/2021 “芯”危機下汽車級芯片的尖峰時刻,高云AEC Q-100認證FPGA助力國內汽車市場 近年來,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中美關系持續吃緊,半導體行業大事頻發。受美國管制影響,從通信、工業、安防到人工智能領域,國內各行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卡脖子”。 發表于:1/26/2021 日本電產(Nidec)的驅動馬達系統“E-Axle”累計銷售逾數十萬臺 日本電產的E-Axle是集馬達、逆變器、減速機為一體的單元系統,體積小、重量輕是該產品的一大特點。2019年4月起,日本電產作為一級供應商研發了全球首次量產的“Ni150Ex”(150kW),以及“Ni200Ex”、“Ni100Ex”、“Ni70Ex”、“Ni50Ex”共計五款機型。憑借著該全球頂級的產品陣容,該公司的“E-Axle”可支持50kW~400kW(*1)功率,預計覆蓋全球98%的汽車市場細分。 發表于:1/26/2021 突發!臺灣喊:“拿疫苗換汽車芯片” 大眾集團因“缺芯”導致數萬輛汽車停產,遭受巨大的損失。如今他們考慮向其供應商博世和大陸集團提出損害賠償要求,但這只是多米諾骨牌效應中的一環。恩智浦、瑞薩電子等汽車芯片大廠此前就已發出漲價函,在美日德政府向臺當局提出晶圓代工產能請求后,臺積電、聯電等廠商也在醞釀半年內的第二輪漲價。“臺灣經濟研究院”則認為,臺積電從科技戰到疫情期間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芯片換疫苗方能展現出互惠互利原則…… 發表于:1/26/2021 臺積電把控定價權:傳車用芯片將再漲15%,倒逼汽車漲價! 車用芯片短缺,讓定價話語權從車廠轉移至臺積電等代工業者上!繼去年秋天調漲價格之后,傳出臺積電等再度喊漲、考慮將車用芯片價格最高再調漲15%。 發表于:1/26/2021 央視:芯片缺貨,多家車企超450萬輛車停產! 全球的各大車企,想過會因各種原因停產,但是肯定沒有想到,竟然會因為缺少汽車芯片停產,而且停產規模巨大,包括各大車企巨頭。 發表于:1/26/2021 車用芯片廠啟動漲價策略 根據《日經新聞》、《日本時事通信社》、《NHK》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因晶圓代工產能所必須花費的成本增加,再加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包括瑞薩、恩智浦、意法半導體、東芝等全球車用芯片大廠都已經考慮將調漲多項產品價格。而這些芯片廠商雖然擁有自家的制造工廠,但并非全部產品都是自家生產,很多都是委托給臺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生產。 發表于:1/26/2021 充電樁:被遺忘的“新基建” 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但與整車公司、動力電池產業鏈等板塊相比,一直以來,市場關注度與熱度相對有限。之所以成為被“遺忘”的一域,有其現實的原因。 對此我們可以引述雪球用戶“紅葉歸處是秋風”一組投研數據以管窺豹:國家電網的150kw充電樁完整的建設費用在13萬人民幣,增容費占50%,而德國的380kw充電樁完整的建設費用60萬美金,按0.89歐電價收費,30年都回不了成本……所以目前市場的投資者除了政府,還不會有人想在重資產投資里去“做善事”投資電網充電樁基建。 發表于:1/26/2021 ?…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