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威馬汽車采用BlackBerry QNX為其新款汽車——威馬W6保駕護航 中國,上海 – 2021年5月7日 – BlackBerry(紐交所股票代碼:BB;多倫多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BB)今日宣布,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制造商——威馬汽車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威馬汽車”)在其量產的第三代全新智能純電SUV——威馬W6中采用了BlackBerry QNX® Neutrino® 實時操作系統 (RTOS),QNX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SDP 7.0)和QNX® Hypervisor, 用于提高W6車載軟件的安全性能。這是繼雙方在2019年合作后達成的又一項落地成果。 發表于:5/7/2021 豐田L4級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剖析 2021年4月12日,豐田汽車在日本市場推出豐田新款Mirai和雷克薩斯新款LS,新車配備Advanced Drive系統,該系統具備L2級自動駕駛技術。前者起售價格為8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1.5萬元),后者起售價格為179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07.5萬元),如果是奔馳S級,這個價格不算高,但對雷克薩斯來說,這個價格是很高的。 發表于:5/4/2021 LeddarTech推出固態閃存LiDAR傳感器Leddar Sight 可用于嚴苛環境 4月27日,L1至L5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AD)傳感技術領導者LeddarTech推出堅固、高性價比的2D固態LiDAR(激光雷達)傳感器Leddar? Sight,且配備防風防雨外殼。 發表于:5/4/2021 LeddarTech推出固態閃存LiDAR傳感器Leddar Sight 可用于嚴苛環境 4月27日,L1至L5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AD)傳感技術領導者LeddarTech推出堅固、高性價比的2D固態LiDAR(激光雷達)傳感器Leddar? Sight,且配備防風防雨外殼。 發表于:5/4/2021 法拉第研究所闡明固態電池失效原因 據外媒報道,法拉第研究所(Faraday Institution)的科學家,在了解固態電池失效原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發表于:5/4/2021 最不防盜的居然是無鑰匙進入系統?這個問題已被燈廠海拉解決了 現在,無鑰匙進入系統已經在很多車型上實現普及。無鑰匙進入系統,給消費者帶來的印象除了便捷之外,就是安全。不好意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真實情況恐怕要讓大家失望了——在一種全新的“中繼攻擊”面前,傳統的無鑰匙進入系統毫無抵抗能力,偷車賊不僅可以輕易打開車門,甚至還可以將車開走。 發表于:5/4/2021 如何化解汽車芯片危機?業內人士如是說! 在北京時間4月27日的特斯拉Q1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全球半導體短缺和港口延誤都影響了其生產目標。在近期的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2021上海車展”)上,多家整車廠被問及一季度產銷量時也均表示,芯片短缺導致產能無法完全釋放,產量跟不上影響了銷量。 發表于:5/4/2021 NVIDIA:自動駕駛卡車背后的“隱藏BOSS” 隨著近期圖森未來的上市,自動駕駛卡車的發展再次迎來關注。 發表于:5/3/2021 “凝“芯”聚力、“智”創未來”,第四屆中國MEMS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當前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MEMS傳感器正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智能終端、智能汽車、生物醫療等眾多領域,需求量與日俱增,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發表于:5/1/2021 成立新能源汽車能力中心,ST中國汽車市場的三級跳 1984年,意法半導體(ST)在中國設立了第一個辦事處,成為首批在中國設立營業機構的國際半導體公司之一。從那時起,ST在中國逐步實現了完整產業鏈的戰略部署,在內地擁有16個辦事處,1家制造工廠以及約4,900名員工,分布在市場銷售、設計研發、技術創新中心、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和各種支持職能。如今,中國已成為ST亞太區業務的重要部分。 發表于:5/1/2021 華為造車大起底:布局3年,設9大部門,目標5000人團隊 4月,是華為人最忙碌的時候,財務部門要擬合新一年的財務數據,雖然作為非上市公司,但每年,華為都會對外公布過去一年的財報;對于CBG(消費者業務)來說,這個月,也本該是主力旗艦機型 P 50 上市的日子,而在地鐵站、商場、街頭一律是友商的機型在搶奪眼球和市場,關于華為何時上市新機型,卻遲遲未有消息。 發表于:5/1/2021 車用超聲波和毫米波雷達代表產品解析 雷達系統通常與飛機等軍事項目有關,但是它們如今已迅速進入包括商用汽車在內的民用領域。作為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電子設備的一部分,毫米波(mmWave)雷達系統正在集成到新車輛中,以提供更安全的駕駛體驗。完全自動駕駛的“自動駕駛”汽車可能還有數年之遙,而盲點檢測和避免碰撞等ADAS功能現在可以保護駕駛員。低功率,高頻雷達檢測對于實現所有目標檢測至關重要,最終可以創造更安全的駕駛體驗。 發表于:5/1/2021 信息安全標委會:網聯汽車采集相關數據不得出境 4月28日,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發布《信息安全技術 網聯汽車 采集數據的安全要求》標準草案。 發表于:4/30/2021 魅族官宣進入汽車領域,首輛Flyme for Car來了? 29日魅族官方放出了一張宣傳海報,由于海報上只顯示了一輛車的部分細節,讓不少人遐想連篇,難道魅族也要造車呢? 發表于:4/30/2021 國際能源署:全球電動汽車增長顯著,2030年將達到1.45億輛 國際能源機構(IEA)29日表示,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公共汽車、貨車和重型卡車的數量預計將達到1.45億輛。據IEA《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如果各國政府加大力度實現國際能源和氣候目標,全球電動汽車的數量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到2030年末將達到2.3億輛。上述兩個預測均不包含兩輪和三輪電動汽車。 發表于:4/30/2021 ?…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