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一文了解鋰電池原材料漲價背后的原因 鋰離子電池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在1991年被日本SONY公司成功商業化后,如今已被廣泛應用于動力、儲能等領域。 發表于:6/21/2021 中汽協許海東:國內汽車芯片應主攻28nm以上制程 與非網6月21日訊 去年年底爆發的汽車芯片短缺潮還在蔓延,咨詢公司AlixPartners預測,全球“缺芯”將導致今年汽車制造商營收損失1100億美元,今年全球汽車凈產量總計會減少390萬輛,約占全球汽車產量的4.6%。 發表于:6/21/2021 中汽協葉盛基:我汽車芯片自給率不到5% MCU尤為薄弱 據報道,在6月19日舉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介紹稱,當前,我國各類芯片中MCU控制芯片最為緊缺,國內MCU控制芯片企業最為薄弱。截至目前,中國半導體自給率為15%,其中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5%。 發表于:6/21/2021 2020年全球汽車顯示屏出貨量1.27億片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Omdia 的統計數據,2020 年全球汽車用顯示屏出貨量達到了 1.27 億片,其中大多數為中控顯示屏,出貨 7380 萬片;電子儀表盤占比第二,出貨 4680 萬片。 發表于:6/21/2021 120億元動力電池項目開工 6月18日,總投資約120億元建設的上汽時代、時代上汽先進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二期) 在溧陽高新區開工,標志著上汽集團和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合作上升至一個新臺階。 發表于:6/21/2021 蔡建永: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和功能安全的挑戰與思考 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1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站在新五年起點上,本屆論壇以“新起點 新戰略 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置“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2個中外論壇+12個主題論壇”,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領導、全球汽車企業領袖、汽車行業精英,共商汽車強國大計,落實國家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要求,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其中,在6月19日上午舉辦的主題論壇“共創軟件定義汽車新生態”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TO蔡建永發表了演講。 發表于:6/21/2021 Power Integrations推出具有極低Qrr、適用于高效高開關速度設計的汽車級Qspeed硅二極管 深耕于高壓集成電路高能效功率變換領域的知名公司Power Integrations(納斯達克股票代號:POWI)日前宣布推出600V 12A的Qspeed二極管,在硅二極管當中具有業界最低的反向恢復電荷(Qrr)特性。在25°C時,Qrr僅為14nC,該二極管可提高車載充電器PFC級的效率,可顯著降低PFC MOSFET的溫升。通過AEC-Q101認證的QH12TZ600Q具有與碳化硅(SiC)器件相同的低開關損耗性能,可是并沒有因為采用昂貴的技術而帶來成本增加的缺點。 發表于:6/21/2021 羅姆半導體助力車載攝像頭實現低功耗和低EMI 日前,日本羅姆半導體針對于攝像頭解決方案,推出了SerDes IC“BU18xMxx-C”和針對于車載攝像頭模組的電源管理PMIC“BD86852MUF-C”。通過這兩顆創新型的產品,可以為新一代的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應用提供更低功耗和更低EMI的解決方案。 發表于:6/21/2021 芯報丨長電科技擬向子公司增資8.4億元,投建通信IC和模塊封裝項目 長電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年產100億塊通信用高密度混合集成電路及模塊封裝項目”的實施主體為全資子公司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簡稱“長電宿遷”),公司擬向長電宿遷增資人民幣8.4億元以實施該募投項目,增資資金擬一次性匯入長電宿遷募集資金專戶。對于本次增資的影響,長電科技表示,為按計劃實施募投項目而對長電宿遷進行增資,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長遠規劃及全體股東的利益,符合募集資金投向安排。 發表于:6/20/2021 讓芯片設計和堆積木一樣簡單,EDA2.0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集成電路產業正在經歷一個技術進步和創新浪潮的復興時期。人工智能(AI)、5G、自動駕駛、大數據(Big Data)等新興領域技術的不斷發展給芯片設計帶來全新的挑戰:算力提升、功耗降低、上市周期加快、成本降低等等。 發表于:6/20/2021 博世將為cellcentric提供燃料電池部件 德國斯圖加特——燃料電池正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推廣與應用。博世獲得了電子空氣壓縮機(集成功率電子)的大宗訂單,這是博世在燃料電池領域新的里程碑。其電子空氣壓縮機用于燃料電池系統的氧氣供應。博世集團已經與cellcentric簽訂了長期協議,為其供應這一高科技部件。cellcentric是由戴姆勒卡車公司和沃爾沃集團各持股50%的燃料電池合資企業,主要業務范圍覆蓋燃料電池全價值鏈。與博世一樣,該合資企業旨在成為全球領先的燃料電池系統制造商,助力2050年可持續交通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電子空氣壓縮機將作為cellcentric燃料電池系統的一部分,未來將應用于重型卡車和固定式燃料電池。預計將在五年后大規模量產。 發表于:6/20/2021 華為公開車聯網相關專利 可保證車輛通信系統安全 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多項專利信息,其中包括“一種車聯網的異常行為檢測方法、裝置和系統”專利。 發表于:6/20/2021 超星未來L4級自動駕駛方案助力科技冬奧 6月10日上午,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主持的“全天候多車型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及首鋼園區功能示范(科技冬奧)”(簡稱為“科技冬奧專項”)項目驗收會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區內順利召開。這意味著首鋼園區內面向冬奧會服務的L4級智能汽車示范項目的圓滿完成。 發表于:6/20/2021 磷酸鐵鋰“贏了”?或許還為時尚早 “在恰當的時間節點,趕上了適合的大環境,并有著真正的終端需求。”這樣一句話,已然解釋了為何磷酸鐵鋰電池,能夠重回主流,但它始終沒有贏得未來。 “比亞迪刀片電池,以一己之力把磷酸鐵鋰從邊緣化拉了回來?!? 幾天前,位于2021屆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王傳福在演講中,表達了上述觀點。話語背后,雖不排除其為自家產品造勢的意圖,而目前比亞迪重慶壁山工廠的電池產能已達20GWh,年底還要達到35GWh。 發表于:6/20/2021 北云科技推出車規級組合導航單元,助力自動駕駛量產車型 與非網6月18日訊 最近,諸多造車廠家的多款智能車型,均已將高精度組合導航加入其自動駕駛系統內,并且即將實現量產。這或許意味著,以組合導航為代表的高精度定位產品,即將在智能汽車前裝應用中成為標配,市場需求將會呈現指數級增長。 發表于:6/19/2021 ?…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