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雷諾集團與意法半導體達成電力電子戰略合作 雷諾集團和意法半導體的合作旨在利用意法半導體的寬帶隙半導體技術和產品,提高雷諾集團電動和混動汽車電力電子系統的能效等級。兩家公司將根據雷諾集團對碳化硅 (SiC) 器件、氮化鎵 (GaN) 晶體管以及相關封裝和模塊的技術需求,合作開發高效、尺寸適合的模塊化組件。作為雷諾的主要創新合作伙伴,意法半導體將從這些功率模塊和晶體管在 2026 年至 2030 年間每年有保證的巨大使用量中獲益。 發表于:7/3/2021 全球汽車“缺芯慌”,損失610億美金,中國該如何突出重圍? 2020年6月10日,央財經發布一則新聞稱“芯慌”致全球300萬輛車停產,道出了目前汽車芯片短缺的事實。根據Alix Partners調研數據顯示,在此次汽車芯片短缺事件中,中國成為了損失最嚴重的國家。未來,中國在汽車芯片領域應加大研發,不斷突破,只有掌握了汽車芯片的關鍵技術,中國才可以在未來不受汽車芯片短缺的困擾,保障本國汽車行業平穩發展。 發表于:7/2/2021 星星充電多種充電樁參數介紹 星星充電多種充電樁參數介紹 發表于:7/2/2021 意法半導體與 Arrival合作,為下一代電動汽車提供先進技術 中國,2021 年 7 月 1 日 –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半導體領導者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宣布與使用自主技術研制電動汽車(EV)的全球科技公司Arrival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RVL) 合作,為Arrival 的汽車提供領先的半導體技術和產品,包括汽車微控制器、電源管理和電池管理產品。 發表于:7/2/2021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陳大為:國產化車規芯片準入標準與途徑 6月29日—30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半導體產業大會” 隆重召開。本次會議主要圍繞中國車企缺芯現狀、供應鏈國產化安全建設、車載芯片平臺的搭建設計、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領域的芯片需求和應用案例、功率半導體在三電中的應用以及芯片測試和功能安全等話題展開討論,共謀產業未來發展之路。下面是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大為在本次大會上的發言。 發表于:7/1/2021 蘋果再獲兩項汽車專利 可保證汽車正常運行/降低乘員暈車風險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正式向蘋果授予了兩項泰坦項目專利,而這兩項專利都與車輛致動器系統有關,此類系統是能夠引起或影響車輛運動的可控系統,包括推進致動器、制動致動器、轉向致動器、懸掛制動器等。 發表于:7/1/2021 因中國快速崛起,韓國電池三巨頭全球市場份額下降 據外媒報道,今年1至5月,韓國電池三巨頭占據了全球電動車電池領域33.5%的市場份額,但由于受到中國企業快速崛起的影響,較去年同期的34.9%稍稍下滑。 發表于:7/1/2021 【深度】中國汽車芯片自給率不到5%,加大弱項攻關成關鍵 前言: 作為汽車電子設備的[大腦],相比其他消費類電子芯片,汽車芯片由于對可靠性要求更高而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爭奪的技術高地。 發表于:7/1/2021 華為公開汽車充電裝置及智能汽車控制系統相關專利 企查查專利摘要顯示,本充電控制裝置,即使在充電過程中停電后再次來電,也無需在充電插口重新插拔充電槍或重啟電動汽車/充電樁,充電控制裝置只要再次接收到任意CP信號后,即可通過目標時長的高電平信號來喚醒電池管理系統,繼續進行充電。 發表于:7/1/2021 芯片短缺緩解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加速出貨 業內消息人士稱,隨著瑞薩電子等汽車芯片制造商恢復生產,中國臺灣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已開始提高出貨量。 發表于:7/1/2021 前裝量產再突破,地平線助力廣汽傳祺GS4 PLUS打造「超感交互」 與非網7月1日訊 搭載地平線征程汽車智能芯片及 Halo 車載智能交互方案的廣汽傳祺GS4 PLUS 正式上市。傳祺GS4 PLUS 定位于智選駕享SUV,集成疲勞提醒以及語音識別、視線檢測、手勢交互、表情識別等主動人機交互技術。得益于征程芯片的性能優勢,傳祺GS4 PLUS 還可以通過 OTA 服務實現持續的升級迭代,使智能座艙能夠不斷“成長”和進步,為用戶提供千人千面的內容服務。 發表于:7/1/2021 大唐電信車規級安全芯片通過AEC-Q100檢測 近日,大唐電信自主研發的車規級安全芯片DMT-CBS-CE3D通過AEC-Q100Grade2等級檢測,并在汽車前裝產品中規模商用,這是其安全芯片產品研發實力的又一次印證,標志著大唐電信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邁出了重要一步。 發表于:7/1/2021 英飛凌XENSIV?毫米波雷達感測器和AURIX?微控制器可實現超短范圍汽車應用 座艙監控系統 (ICMS)正在重塑車內乘客安全的概念。諸如兒童遺忘檢測、駕駛員生命體征或乘客存在感測等各種應用皆能提高道路安全與人員保護。雷達具備探測細微動作和生命體征的能力,是一項特別適用于這些應用的潛力技術。 發表于:7/1/2021 截至2021年3月全國充電樁保有量178.8萬臺,同比增加41.1% 4月9日,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下文簡稱:充電聯盟)發布2021年3月充電樁運營數據。 發表于:7/1/2021 充電基礎設施研究:OEM充電樁自建自營的三種模式 截止2020年底,全球已有超過1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雖然在疫情影響下全球汽車產業出現大幅衰退,但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注冊量仍增長了41%。根據IEA(國際能源署)數據,預計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有望達到1500-2000萬輛。 發表于:7/1/2021 ?…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