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蘋果汽車又得一員大將,特斯拉前總監加入蘋果自動駕駛團隊 11月7日消息,特斯拉Autopilot系統總監Christopher “CJ” Moore,他離開特斯拉的消息被媒體曝光。近日,據Teslarati報道,“CJ” Moore現已加入蘋果開發自動駕駛的團隊。 發表于:11/8/2021 阿維塔科技宣布成功完成首輪戰略融資,總額達24.2億元人民幣 “這是阿維塔科技發展歷程上的又一重要時刻。在可持續發展的藍圖規劃下,首輪戰略融資有力地踐行了企業戰略目標”阿維塔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譚本宏如是說。 發表于:11/7/2021 百度與禾賽牽頭制定車載激光雷達標準 [汽車之家資訊] 汽車之家獲悉,近期汽標委組織召開了《車載激光雷達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標準起草組成立會,來自國內外汽車整車及激光雷達生產企業、技術機構的五十余位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 發表于:11/7/2021 202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百度黃曉彬:人機共駕未來已來 11月7日,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以“人車生活筑夢未來”為主題的頭腦風暴環節,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共政策與政府事務副總裁王靜、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百度智艙業務部生態合作負責人黃曉彬、摩比斯中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楊劍四位嘉賓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助理會長柴占祥的主持下,圍繞以上行業熱門話題進行了精彩討論。 發表于:11/7/2021 智能汽車后半程,跨界老將騰訊打響保衛站 11月4日,騰訊數字生態大會智能汽車論壇上,這家互聯網巨頭發布了其智能汽車業務的最新版圖。不過,與此前諸多跨界造車互聯網公司的大手筆相比,騰訊的動作顯然少了一份狂熱,多了一絲理性。 發表于:11/7/2021 把握全球機遇 應對共同挑戰 11月5日,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拉開序幕。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在持續,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2.4億;全球人口增長不斷逼近90億,資源開采消耗接近極限;世界開放指數總體呈震蕩縮小趨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在本屆論壇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1》指出,20.9%的經濟體對外開放之門在縮小。 發表于:11/7/2021 消息稱蘋果雇特拉斯前員工競爭無人駕駛領域 11月6日消息,報道稱,美國蘋果公司正在雇傭特斯拉的前雇員,試圖加強自己在無人駕駛技術研發領域與特斯拉的競爭。 發表于:11/7/2021 Momenta完成超10億美元融資,多家車企為“飛輪”“兩條腿”買單 11月4日,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omenta宣布在C+輪完成超過5億美元的融資,加上今年3月,Momenta完成的C輪5億美元融資,至此,Momenta C輪累計融資額已超過10億美元。 發表于:11/6/2021 騰訊為什么不造車? 在小米宣布造車以后,互聯網企業中,不造車的已經很少了。當然,有些企業聲稱不造整車,只是做周邊產業鏈。比如百度,比如華為。百度的阿波羅主要是軟件為主,硬件為輔的自動駕駛方案,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被華為的硬件為主的方案打了個措手不及。 發表于:11/6/2021 Phoenix Technologies加入百度Apollo自動駕駛生態系統 (全球TMT2021年11月4日訊)獨立安全固件供貨商 Phoenix Technologies 宣布加入百度 Apollo 自動駕駛生態系統,成為軟件合作伙伴。Phoenix 和 Apollo 一直在合作開發以在未來的自動駕駛系統提供生產就緒解決方案。為主要的硬件制造商 (OEM)提供及整合相關的解決方案來支持完全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機械人軸等的運作。 發表于:11/6/2021 三年后的華為,會像今天的百度一樣親自造車嗎? 在華為看來,這并不算造車。因為華為給車企提供的,是傳統汽車不具備的“增量”——智能化、網聯化、生態服務、云等等。 發表于:11/6/2021 依靠無人駕駛,李彥宏能帶領百度走出困境嗎? 中國互聯網行業是誕生“奇跡”的地方,從1994年接入國際互聯網開始算起,發展歷史還不到三十年,卻誕生了多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在前二十年有三家企業表現最為亮眼,百度、阿里巴巴以及騰訊并稱為“BAT”。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有自己的王牌產業,前者是電商,后者是社交+游戲,并且以此為根基迅速擴張,滲透進各行各業。 發表于:11/6/2021 云途獲保隆科技戰略投資,首款車規MCU量產在即 近日獲得A股上市公司保隆科技的戰略投資。這是云途繼八月底獲得小米長江基金的戰略投資后,在汽車產業鏈上的又一戰略合作。本次投資將繼續用于加速云途半導體的車規級MCU芯片的研發及量產投入,為進一步推進國產汽車半導體產業賦能。是TPMS全球主要供應商之一,是大眾、豐田、通用、現代起亞、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捷豹路虎、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長城、吉利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的重要供應商。 發表于:11/5/2021 線控底盤有望迎來爆發期,自主企業如何打造競爭優勢? 新四化浪潮之下,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制動、轉向等關鍵零部件逐步線控化,加上汽車產業自主替代的趨勢,線控底盤領域將迎來更廣闊的空間。 發表于:11/5/2021 自動駕駛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獲小米領投,融資后估值近20億美元 Momenta 完成 C 輪超 10 億美元融資,系今年中國自動駕駛領域最大規模自動駕駛芯片公司獲小米領投 融資后估值近 20 億美元極氪官方確認華為自動駕駛團隊創始人陳奇加盟,負責智能駕駛技術研發首款搭載 360 汽車安全衛士智能車,哪吒 V Pro 正式上市Phoenix Technologies 加入百度 Apollo 自動駕駛生態系統Einride 在美國推出無人駕駛電動卡車,展開電動貨運業務Cruise 在舊金山為員工推出無人駕駛機器人出租車服務Waymo 在紐約市測試旗下自動駕駛車輛 發表于:11/5/2021 ?…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