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如何實現充電弓快速充電的無線通訊? 當前,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作為新基建領域之一的新能源充電樁,影響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一環,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實現充電弓與新能源車無線通信的方案。 發表于:4/16/2020 車載CAN總線故障診斷儀設計方案 設計一款基于 2.4G 射頻的車載 CAN 總線故障診斷儀,詳細介紹其工作原理及系統硬件電路,最后分別闡述接收端、發射端和 PC 端的軟件模塊。 該方案采用自動跳頻的 2.4G 空中協議,經測試統計誤碼率保持在有效范圍之內,在 14m 內仍能正常工作。采用 USB 作為接收端和 PC 接口,保證了系統的即插即用及數據的高速傳輸。 發表于:4/16/2020 未被定義的 “智能座艙”,如何將產業化進行到底 智能座艙,是一個可以帶給人們無限遐想的概念。 如果拋開技術成熟度和可行性,大概每個人都可以描繪出一幅極具未來感的智能座艙的景象。比如,在完全無人駕駛的座艙中,人們可以完全自由自在地休息、娛樂、開會……幾乎在完全無感的狀況下,就可以實現高速地出行穿梭。汽車將變身為人們的第二個客廳、辦公室以及臨時休息室等等。 發表于:4/16/2020 Waymo計算系統猜想 近日,Waymo 在 Youtube 上發了一段視頻專門介紹“WaymoDriver”——自動駕駛巨頭的第五代無人車平臺。視頻主講人是 Waymo 設計主管 YooJung Ahn(安永君),這位一手打造了“螢火蟲”自動駕駛汽車的女設計師給我們分享了新平臺的基本設計理念。 安永君是一位出生在首爾的韓國人,實際只是消費類產品工業設計師,并非技術人士,加入谷歌前在摩托羅拉和 LG 做手機工業設計,從未有過汽車外觀設計經驗,也正因此設計出了螢火蟲那樣頗為驚艷的小車。她提到了 29 個攝像頭,還有許多匪夷所思的性能,比如攝像頭可以識別 500 米外的停止標識。眾所周知,有效距離與像素數關聯程度最高,目前車規圖像傳感器最高的是索尼的 IMX324,像素為 742 萬像素,也只敢說能看清 160 米外交通標識。 Waymo 有能力自己做攝像頭,但絕無能力自制圖像傳感器。Waymo 要么吹牛,要么使用了 2000 萬或 3000 萬像素的手機用攝像頭。這樣 Waymo 就離車規量產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發表于:4/16/2020 意法半導體兩款產品瞄準蓬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新能源汽車(NEV)的發展正在改變汽車行業,中國處于這場汽車革命的最前沿。針對這一火爆趨勢和當地市場需求,意法半導體(ST)中國團隊推出兩款產品L9788和L9963。前者是一款多功能的車輛控制單元(VCU)控制芯片,例如,ST的VCU Reference Kit V10就是一個車輛控制單元的參考設計;后者是一款汽車動力電池管理芯片,可監測由多達14個電池單元組成的高達800 V的汽車級聯拓撲電池組,這意味著該器件可以輕松支持主流電動汽車甚至更大的電動汽車。這兩款產品和最近啟用的ST亞太區技術創新中心,是ST應對新趨勢的總體戰略的一部分。 發表于:4/13/2020 完善的抗疫措施,讓瑞薩電子在疫情中堅強逆行 在疫情籠罩的春節假期期間,全社會都按下了“暫停鍵”,而如今,隨著復工時間的相繼確定,部分城市開始全面復蘇。然而在疫情的沖擊下,半導體生產制造業也受到波及,工廠停工導致了供應鏈緊張,供貨量無法達到平常水平。而瑞薩電子作為疫情之下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始終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防護措施,竭盡全力地保證員工的安全健康、客戶的合理利益,讓復工生產變得更加合理有序。瑞薩電子敢于“逆行”的精神,也為業內樹立了標桿。 發表于:4/13/2020 汽車發動機上的爆震傳感器的作用分析 發動機的燃燒十分復雜,所以需要有相當精確的設計與控制,稍有一點控制失誤或是失常,便會造成不正常燃燒,而“爆震”就是一種不正常燃燒。簡單的說,爆震是不正常燃燒所導致的燃燒室內壓力失常。 發表于:4/12/2020 關于智能汽車環境感測三種主流傳感器的解析 無人駕駛技術現如今其實非常成熟了,就以現在的技術水平看,如果把大城市復雜的交通狀況變成實驗室特定的格局,場景內有制式統一的車輛以及符合規矩的行人正常通行,那么不用方向盤,全程自動行駛的汽車當下就可以面世了。 發表于:4/12/2020 增強現實技術在汽車安全系統中的運用分析 自奔馳于1886年造出第一輛可供銷售的汽車開始,汽車已經走過了134年的歲月。隨著AR技術的發展,其在汽車安全領域的運用也將不斷擴大。本文主要將介紹AR技術的原理以及AR技術在汽車安全領域的三個應用實例。 發表于:4/12/2020 用于汽車泊車或者倒車時的安全輔助裝置 眾所周知,倒車雷達對于躲避后方障礙物避免發生碰撞是很好的警示設備,擺放在儀表臺上的顯示屏隨時顯示著與車后物體的距離,但是許多司機的駕駛習慣還是轉過頭去一邊觀察后方情況,一邊操控汽車,這也就無暇顧及顯示屏的數據。提示的蜂鳴音又不能準確地標示出實際距離,而無法安全的停放好車輛。接下來工采網小編給家介紹一款用于汽車泊車或者倒車時的安全輔助裝置-UPA超聲波傳感器 - T/R55.5-15.5E279Z-L19-01。 發表于:4/12/2020 讓汽車“看”得更清楚:阿里達摩院推出自主研發ISP處理器 近日,阿里達摩宣布推出自主研發的ISP圖像識別處理器,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看”得更清楚。通過自研的3D降噪和圖像增強算法,可將車載前端攝像頭的圖像識別能力提升超過10%。目前,該ISP處理器已經用在自動駕駛物流車上。 發表于:4/10/2020 新能源汽車CAN總線干擾定位與干擾排除的幾個方法 摘要:CAN總線是當今汽車各電控單元間通信的總線標準,并廣泛應用在新能源車中。新能源車的CAN總線故障和隱患將影響駕駛體驗甚至行車安全,如何進行CAN總線故障定位及干擾排除呢?本文為設計師們提供幾點建議。 發表于:4/9/2020 印證中國自動駕駛的強大技術,一徑科技完成A+輪融資量產車規級MEMS激光雷達 與非網 4 月 8 日訊,近日,領先的固態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徑科技宣布完成 A+輪融資,由復星銳正資本和松禾資本聯合領投,融資總額達到 7000 萬元。據悉,本輪資金將用于車規級 MEMS 激光雷達的量產及市場推廣。 發表于:4/8/2020 特斯拉欲實現無紙化物流,使用區塊鏈技術攜助上海超級工廠 與非網 4 月 8 日訊,據悉,特斯拉將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協助解決上海超級工廠進口物流問題,這一項目由特斯拉、專門從事貨運管理技術的貨訊通(CargoSmart)、中遠海運航運有限公司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IPG)共同完成。 發表于:4/8/2020 博世謀劃Project3F項目,無人駕駛容錯性更強 與非網 4 月 8 日訊,據悉,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正在進行一個名為“Project3F”的項目,即低速行駛范圍內的容錯性無人駕駛車輛。利用無人駕駛接駁車將游客安全地從 A 點送到 B 點,確保即使出現技術故障或突然出現障礙物時,該車仍可安全地移動。 發表于:4/8/2020 ?…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