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用戶規模達2.3億人 11 月 30 日消息,從央視新聞獲悉,在今天的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 《報告》顯示,2024 年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發展,并出臺一系列推動政策,為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用戶規模達 2.3 億人,占整體人口的 16.4%。 發表于:2024/12/2 全球AI治理新動向和新趨勢分析 隨著競爭加劇,爭奪AI治理話語權的時間窗口正在縮小。組織間協調和區域利益平衡為全球AI治理帶來挑戰。本文聚焦于2024年9月以來全球AI治理的新動向和趨勢,揭示了構建多邊主義全球AI治理新格局的緊迫性和復雜性。在保障AI產業發展的同時,需要建立有效的全球治理框架以推動國際化AI治理進程。 發表于:2024/12/2 羅克韋爾自動化與微軟達成共同愿景,攜手推進工業轉型 (2024 年 11 月 28 日,中國上海)作為工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之一,羅克韋爾自動化 (NYSE: ROK) 于近日宣布與全球知名技術公司微軟擴大戰略合作,深入推進工業轉型。雙方將共同為制造商打造先進的云解決方案和 AI(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由此提供強大的數據洞察、簡化運營、提升可擴展性,進而提高整個行業的運營效率,推動可持續發展。 發表于:2024/11/29 貿澤電子深入探討以人為本的工業5.0新變革 2024年11月28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發布新一期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 (EIT) 技術系列,重點介紹新興的工業5.0格局。在這個工業化的新階段,人類、環境和社會等因素都將作為重要的方面,體現在未來工廠車間的先進技術、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中。 發表于:2024/11/29 德州儀器新型 MCU 可實現邊緣 AI 和先進的實時控制 中國深圳(2024 年11 月 26 日)- 德州儀器 (TI)(納斯達克代碼:TXN)近日推出了兩個全新系列的實時微控制器,這些產品的技術進步可幫助工程師在汽車和工業應用中實現更智能、更安全的處理。德州儀器的 TMS320F28P55x 系列 C2000? MCU 是業內率先推出的具有集成神經處理單元 (NPU) 的實時微控制器產品系列,可實現高精度、低延遲的故障檢測。F29H85x 系列基于德州儀器的新型 64 位 C29 數字信號處理器內核構建,提供具有集成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功能的先進架構。德州儀器已于日前攜這兩款器件亮相2024德國慕尼黑國際電子元器件展。 發表于:2024/11/29 瑞薩推出高性能四核應用處理器,增強工業以太網與多軸電機控制解決方案陣容 2024 年 11 月 26 日,中國北京訊 - 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TSE:6723)今日宣布,推出瑞薩面向工業應用打造的最高性能微處理器(MPU)--RZ/T2H,憑借其強大的應用處理能力和實時性能不僅能夠實現對多達9軸工業機器人電機的高速、高精度控制,而且還在單芯片上支持包括工業以太網在內的各種網絡通信。這款MPU主要面向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運動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和計算機數控(CNC)等工業控制器設備。 發表于:2024/11/29 芯科科技率先支持Matter 1.4,推動智能家居邁向新高度 近日,連接標準聯盟(Connectivity Standard Alliance,CSA)發布了Matter 1.4標準版本。作為連接標準聯盟的重要成員之一,以及Matter標準的長期支持者和積極推動者,Silicon Labs(亦稱“芯科科技”,NASDAQ:SLAB)通過包含無線硬件、軟件、工具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和最新推出的Matter Extension套件,率先實現了對Matter 1.4標準尤其是新功能和新設備類型的支持。 發表于:2024/11/29 阿里云開源首個AI推理模型QwQ 11月28日消息,今天,阿里云通義團隊宣布推出并同步開源了全新的AI推理模型——QwQ-32B-Preview。 評測顯示,預覽版本的QwQ(Qwen with Questions)在科學推理能力上展現出研究生水平,尤其在數學和編程領域表現卓越,其整體推理能力可與OpenAI的o1相媲美。 據介紹,QwQ是通義千問Qwen大模型最新推出的實驗性研究模型,也是阿里云首個開源的AI推理模型。 阿里云通義千問團隊研究發現,當模型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質疑和反思時,其對數學和編程的理解就會深化,基于此QwQ取得了解決復雜問題的突破性進展。 發表于:2024/11/29 中國石油發布700億參數昆侖大模型 11 月 29 日消息,據中國石油報,11 月 28 日,以“AI 領航?智繪能源”為主題的 700 億參數昆侖大模型建設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辦。發布會上,中國石油介紹了與中國移動、華為、科大訊飛聯手打造的 700 億參數昆侖大模型,展示了 43 個專業應用和通用應用創新場景。 發表于:2024/11/29 教育部辦公廳發文提出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11月28日消息,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務和舉措。 其中包括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開發普適化教學資源、建設泛在化教學環境、推動規模化教師供給和組織多樣化交流活動。 《通知》還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和部門協同,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發表于:2024/11/29 預計到2027年AI與互動將推動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突破20億美元 預計到2027年AI與互動需求將推動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突破20億美元 發表于:2024/11/29 邊緣 AI 如何提升日常體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產品正在為人類帶來便捷體驗:空調為我們帶來清涼;汽車載我們穿梭于各地之間;太陽能電池板能夠提供更清潔的電力。然而,若我們能進一步提升這些產品的用戶體驗,使其進一步融入豐富我們的生活,那將是一幅何等美好的圖景?試想,未來的HVAC(供熱、通風與空調)系統或許能夠適時提醒您更換濾網,以確保空調的高效運行,讓您整個夏季都能享受涼爽。 發表于:2024/11/28 貿澤開售用于機器人和機器視覺的STMicroelectronics B-CAMS-IMX模塊 2024年11月25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應STMicroelectronics B-CAMS-IMX攝像頭模塊。該模塊設計用于搭配STM32探索套件和開發板使用,可將機器視覺引入到工業自動化、OCR和OCV標簽驗證、機器人、缺陷檢測、安防、智能家居電器等應用。 發表于:2024/11/28 2028年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11月27日消息,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半年度跟蹤報告顯示,全球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市場正迎來空前增長,預計到2028年,相關支出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2024年上半年,全球各組織在人工智能計算和存儲硬件基礎設施上的支出同比增長37%,總額達到318億美元。 發表于:2024/11/28 面向風險的人工智能監管進展、創新與啟示:基于歐盟視角的觀察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市場化應用下的風險衍化,人工智能監管產生并獨立于人工智能治理,成為化解人工智能風險的基礎理念與新興領域。歐盟首創面向風險的人工智能監管新范式,并借助國際合作、倫理約束與風險監管框架等方式實現歐盟人工智能監管的領導力和行動力。考慮到人工智能技術與社會需求的參差,歐盟優化人工智能監管主體、監管流程以及監管內容以達到人工智能動態風險的有效監管。面對復雜的人工智能風險態勢,我國可借鑒歐盟經驗,在政策決定層面,基于本土國情制定面向風險的人工智能法律政策與框架體系;在應用實踐層面,構建司法機關、市場監督機關以及企業等主體的交互協同機制;在產業結構層面,通過市場賦能推動人工智能監管職能下沉和產業創新發展;在通識教育層面,培育人工智能素養作為防范人工智能風險的監管“安全閥”,實現公正、和諧和創新的未來人工智能發展。 發表于:2024/11/27 ?…272829303132333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