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數據跨境流動的安全風險及治理范式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迭代,相關數據跨境流動的頻率顯著增加。面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數據跨境流動中呈現的多樣化應用場景及其所伴隨的安全風險,應當從技術防控、制度優化與國際合作三個維度來建構生成式人工智能數據跨境流動的安全風險治理范式,在保障生成式人工智能數據跨境流動安全性與規范性的基礎上,實現數據經濟發展與數據權利保護的平衡,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 發表于:2024/12/26 消息稱小米正搭建GPU萬卡集群用于AI大模型 12月26日消息,有知情人士消息稱,小米正在著手搭建自己的 GPU萬卡集群,將對 AI大模型大力投入。 知情人士表示,該計劃已經施行數月之久,雷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領導角色。“在 AI 硬件這件事情上,最核心的是手機而不是眼鏡,小米在這個領域不‘all in’是不可能的。” 發表于:2024/12/26 中國移動攜手浪潮阿里云等組建超節點算力集群創新聯合體 超節點算力集群創新聯合體成立:中國移動、浪潮、阿里云等參與,打造 GPU 卡間互聯體系 發表于:2024/12/26 TechInsights預計2025年HBM出貨量將同比增長70% 市調機構TechInsights在報告中指出,存儲器市場,包括DRAM和NAND,預計在2025年將實現顯著增長,這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AI)及相關技術的加速采用。 發表于:2024/12/26 基于多頭卷積殘差連接的文本數據實體識別 為構建工作報告中的文本數據關系型數據庫,針對非結構化文本數據中有效信息實體提取問題以及傳統網絡在提取信息時特征丟失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實體識別模型RoBERTa-MCR-BiGRU-CRF,首先利用預訓練模型RoBERTa作為編碼器,將訓練后的詞向量輸入到多頭卷積殘差網絡層MCR擴充語義信息,接著輸入到門控循環BiGRU層進一步提取上下文特征,最后經過條件隨機場CRF層解碼進行標簽判別。經過實驗,模型在工作報告數據集上F1值達到96.64%,優于其他對比模型;并且在數據名稱實體類別上,F1值分別比BERT-BiLSTM-CRF和RoBERTa-BiGRU-CRF提高了3.18%、2.87%,結果表明該模型能較好地提取非結構化文本中的有效信息。 發表于:2024/12/25 基于機器學習的網絡入侵檢測技術綜述 新興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機器學習等智能化方法在網絡入侵檢測的廣泛應用,有效提高了入侵檢測的效率和準確率,然而基于機器學習的網絡入侵檢測領域仍然面臨著大規模網絡數據處理難、數據樣本不平衡、未知威脅難以有效檢測、模型泛化能力差等挑戰。文章對基于機器學習的網絡入侵檢測技術進行綜述和總結,對比和分析當前主流方法的優勢和局限性,并總結和討論該領域目前挑戰和未來展望,以便為該領域人員了解最新研究動態提供借鑒參考。 發表于:2024/12/25 谷歌被曝正使用Anthropic的Claude模型來改進其Gemini AI 12 月 25 日消息,據 TechCrunch 獲得的內部通信內容顯示,參與改進谷歌 Gemini 人工智能模型的承包商正在將其答案與 Anthropic 的競品模型 Claude 的輸出進行比較。此舉引發了谷歌是否獲得 Anthropic 授權使用 Claude 進行測試的合規性質疑。 發表于:2024/12/25 曝OpenAI考慮親自下場開發人形機器人 12月25日消息,據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人工智能初創公司OpenAI近期考慮了制造能夠執行多種任務的人形機器人的可能性。 在過去的一年間,OpenAI不僅重啟了四年前解散的內部機器人軟件專項團隊,還積極投資于專注機器人軟硬件開發的初創企業,如Figure與Physical Intelligence,顯示出其在該領域的雄心壯志。 發表于:2024/12/25 軟銀大型AI數據中心選址錨定夏普原SDP液晶工廠 12 月 24 日消息,夏普日本當地時間 12 月 20 日正式宣布,計劃以 1000 億日元的價格向軟銀出售其位于大阪府堺市的 SDP 堺顯示器 LCD 面板工廠的部分土地和附屬建筑物。 軟銀計劃在這約 45 萬平方米的土地和建筑面積合計約 84 萬平方米的建筑上建設大型 AI 數據中心。 發表于:2024/12/25 中國科大提出基于對數螺旋線結構的新型螺旋軟體機器人 12 月 24 日消息,軟體機器人憑借其自身的安全性和靈活性而備受矚目,是機器人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然而,現有的軟體機器人在靈巧性、運動速度、協作交互等關鍵性能方面,仍然與自然界生物的柔性肢體間存在較大差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在軟體機器人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于 12 月 6 日發表在 Cell Press 旗下期刊《Device》上(IT之家附 DOI: 10.1016/j.device.2024.100646)。 發表于:2024/12/25 意法半導體發布集成NPU加速器的新一代微控制器 2024年12月12日,中國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 (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 推出了首個集成機器學習 (ML) 加速器的新系列微控制器,讓嵌入式人工智能 (AI) 真正地發揮作用,讓注重成本和功耗的消費電子和工業產品能夠運行計算機視覺、音頻處理、聲音分析等算法,提供以往小型嵌入式系統無法實現的高性能的功能。 發表于:2024/12/24 天璣8400神U再臨,游戲體驗越級旗艦芯 天璣8400新GPU的峰值性能與上一代相比猛增24%,功耗下降45%。橫向比較,相比業內同級芯片,GPU性能大幅領先44%,功耗節省45%,堪稱斷崖式領先。 發表于:2024/12/24 天璣8400神級架構打造同檔最強性能和能效 天璣 8400 的全大核CPU設計堪稱降維打擊!8個 A725大核的全大核架構,不僅讓天璣 8400 全面超越同級對手 8sG3,多核性能甚至攆上了旗艦8G3。可以說,天璣 8400與旗艦芯片一脈相承的全大核架構設計,為中高端手機市場的性能和能效突破之路,帶來了一條成功的新賽道,太卷了! 發表于:2024/12/24 中國電信攜手中國中車發布斫輪大模型 12月19日,在“數智賦能 工業煥新”中車工業人工智能行業論壇上,中國中車聯合中國電信發布中車斫輪大模型,中國電信總經理梁寶俊出席并致辭,副總經理唐珂代表中國電信與中國中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車斫輪大模型體系涵蓋算力、MaaS平臺、基模、應用、服務及生態的全鏈條內容,其中應用場景覆蓋了設計、制造、運營、維護、安全等制造業各環節。“斫輪”在大模型探索方面聚焦裝備制造業,形成“五高五全 新質發展”的大模型架構——以“基礎大模型、行業大模型、業務大模型、場景大模型”四級模型為支撐,圍繞業務全流程、管理全覆蓋、客戶全周期、產業全領域、行業全生態,推動實現經營效率更高、客戶價值更高、治理能力更高、安全水平更高、發展質量更高,培育新質生產力,為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發表于:2024/12/24 英偉達GB300 AI服務器進入設計階段 12月23日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英偉達(NVIDIA)預計將在明年3月GTC大會正式發布下一代GB300 AI服務器產品線。而在此之前,鴻海、廣達等供應鏈產生已經先動起來了,進入了GB300 AI服務器研發設計階段。據悉,英偉達已初步敲定GB300 AI服務器訂單的配置,鴻海仍是最大供應商,預計明年上半年有望推出實機面市,腳步領先全球同行業。 發表于:2024/12/24 ?…23242526272829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