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復旦大學新研究 可植入靜脈的納米發電機 人們建造水壩和大型的渦輪機,將瀑布和潮汐的能量轉化為電力。而為了實現更小規模的水流發電,中國復旦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基于碳納米管纖維的輕型發電機,可以植入在靜脈內部并從流動血液中產生電力。2011 年,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微型渦輪機,理論上可以植入人類動脈當中,并通過血液流動進行發電。 發表于:9/13/2017 醫療人工智能的歷史發展與構成要素 近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成為健康產業的一個技術發展和商業熱點,其背后蘊含著巨大的想象空間和產業價值。AI作為一個全新的技術如何在醫療這個具高度復雜性的領域落地,仍面臨許多挑戰。本篇將在總結醫療人工智能現狀的基礎上,介紹國內外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探索和商業實踐創新,供關心這一領域的專家和從業人員參考。 發表于:9/13/2017 主打輕便、低成本的手術機器人 Versius 挑戰達文西霸主地位 專攻手術機器人開發的英國 Cambridge Medical Robotics(CMR)公司,研發出一款世界上最輕便的外科手術機器人 Versius,Versius 可變換手術模式,并能廣泛應用于腹腔鏡手術,包括婦科、結直腸、前列腺、泌尿科等手術。 發表于:9/13/2017 全球最忙的3臺手術機器人都在中國 已做4萬余例手術 裝有手術鉗的機械臂伸縮,其中的芯片自動傳輸數據,記錄完成的手術量。 發表于:9/13/2017 智能假肢,何時得以無縫連接? 對于肢體殘障人士來說,希望假肢不僅僅可以實現美觀作用,更可以用“意念”控制,從而真正達到“如臂使指”的效用。美國的DARPA(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為方便戰場負傷士兵的日常生活,十多年前即著手研發號稱“盧克之手”的仿生假肢,目前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 發表于:9/12/2017 冷卻中的移動醫療:頭部IP內容爭奪愈演愈烈 在醫療領域,內容布局并不新鮮。不久前曾憑借“生產頭部內容,聚集醫患兩端人氣,承接藥械企業生意,覓機拓寬C端市場”的商業模式成為業界典范,并被爭相模仿的WebMD,以28億美金易主,一石激起千層浪。生產頭部內容這一入口再一次被狂熱追捧。 發表于:9/12/2017 美開發類似筆的設備 可以在數秒鐘內檢測癌癥 區分癌變組織與健康組織是手術時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醫學科學家不斷地研究新技術來幫助外科醫生突破這一難題。此前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通過使用稱為萘酞菁的化合物,通過使癌細胞發光來幫助引導外科醫生。現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類似筆的設備,可以在手術中識別癌組織,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 發表于:9/12/2017 XP Power推出超緊湊尺寸的高效率750 W AC-DC電源,符合工業和醫 XP Power正式宣布推出750 W AC-DC電源GSP750系列,該產品可提供高效率,峰值功率達到900 W,單輸出,智能風扇制冷,并且符合工業和醫療安規認證. 發表于:9/12/2017 研究員開發 3D 打印混合生物墨水,治療缺血性血管疾病 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和釜山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取得了一項重大的 3D 生物打印突破。他們成功開發出一種新的混合生物墨水,可用于 3D 打印結構,這些結構對治療各種與血液循環相關的疾病至關重要。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雜志上。 發表于:9/12/2017 英特爾人工智能變“高效催化劑”,加速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因AI生愛”英特爾人工智能分享會AI+精準醫療專場成功在京舉辦。英特爾與來自人工智能及生命科學行業的合作伙伴浪潮、諾禾致源、愛爾眼科以及晉弘科技聚集一堂,共析精準醫療為傳統醫療行業帶來的深刻變革以及人工智能為精準醫療帶來的革命性創新,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在該領域的部署與應用,加速精準醫療時代的到來。 發表于:9/12/2017 可放入口袋的過敏原檢測儀能夠挽救生命 對于花生過敏者來說, 餅干里的花生碎都可能致使他們出現嚴重的過敏癥狀。因此在食用前能識別過敏原對這些人來說至關重要?,F在哈佛醫學院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高度便攜的系統,可以識別食物中的過敏原。該系統被稱為集成外源性抗原測試(或iEAT),其售價僅為40美元左右。 發表于:9/12/2017 什么情況,機器人上太空,還是去做手術的? 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機器人手術有顯而易見的優勢,比如三維圖像、三百六十度旋轉機械臂等等。已有研究報告顯示,機器人開肺癌比傳統開胸手術死亡率更低;另一項研究發現,三百臺機器人手術與六百臺傳統開刀手術相比,前者安全性更高。 發表于:9/11/2017 揭開生物芯片的神秘面紗 我們前段時間報道了一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人體生物“心臟芯片”的新聞,我們試想一下,隨著現在醫學水平的進步,在醫學層面能夠借助高科技芯片以及高性能計算等技術來為人體植入,從而獲得的數據為我們的健康提供理論依據,這種假設已經成為可能。 發表于:9/11/2017 你以為VR只能玩游戲?三星告訴你還可以發展醫療方向 VR 推出之初,除了游戲帶來沉溺體驗,它還被寄予著醫療方面的發展,而就在近日,據ZDNet 報道,韓國三星電子與韓國最大醫院 Gangnam Severance 及 VR 內容制作工作室 FNI 達成了一項協議,目的是在 2018 年普及 VR 精神健康診斷在醫院、學校、癡呆治療中心等地的應用。 發表于:9/11/2017 癌癥早發現,這只神奇的筆是如何做到的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發明了一種手持工具,可以在10秒內識別出癌變組織。 發表于:9/10/2017 ?…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