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最新文章 風能:清風起,綠電來 近期霧霾頻繁出現,不少專家在分析時提到,除客觀氣象因素外,工業、交通、燃煤等是霧霾的主要成因,因此,要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其實,人們很早就意識到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具有的可再生、無污染等特點,并在開發和利用這些清潔能源方面不斷進行嘗試,使這些清潔能源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發表于:5/6/2017 風能:清風起,綠電來 近期霧霾頻繁出現,不少專家在分析時提到,除客觀氣象因素外,工業、交通、燃煤等是霧霾的主要成因,因此,要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其實,人們很早就意識到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具有的可再生、無污染等特點,并在開發和利用這些清潔能源方面不斷進行嘗試,使這些清潔能源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發表于:5/6/2017 你聽過云端操作系統嗎 這將是物聯網商機爆發點? 看似沒有疆界的網絡世界,不論Facebook、、LINE、Wechat都在網絡世界圈地,形成各自為政的壁壘,網住用戶數量及使用商機。你在Facebook無法找到微博的注冊用戶,你LINE群組的朋友沒有Wechat賬號,在中國境內就無法用LINE聯系。 發表于:5/3/2017 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在我國誕生!能夠快速求解線性方程組! 5月3日,中國科學院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我國誕生。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教授王浩華研究組,近期在基于光子和超導體系的量子計算機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進展。 發表于:5/3/2017 騰訊首次在美國硅谷設立數據中心 本周二,騰訊位于硅谷的數據中心開始運營,這是騰訊第一次在美國建立數據中心,未來騰訊還會在國外建設4個數據中心,主要是因為海外云計算業務不斷擴張。 發表于:4/27/2017 破壞式創新重塑零售生態 物聯網拉近企業與客戶關系 ?許多零售業模式已不同于傳統,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能助零售業更貼近客戶需求與行為。 發表于:4/27/2017 羅德與施瓦茨公司集成IBM的Spectrum Scale文件系統提供更高效的存儲解決方案 羅德與施瓦茨公司的存儲系統解決方案集成了IBM Spectrum Scale文件系統,從而進一步提高存儲資源的使用效率。現在電視臺和影視后期公司能以更智能的存儲解決方案存儲他們基于文件的媒體素材。新的文件系統不僅能夠簡化R&S SpycerBox Cell和R&S SpycerBox Ultra TL兩款產品的存儲流程,而且還能使它們更高效。 發表于:4/24/2017 微博輿情的Hadoop存儲和管理平臺設計與實現 隨著Internet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輿情監控系統正在得到廣泛應用。網絡輿情監控系統的數據量也急速膨脹,如何高效地存儲和管理這些海量的非結構或半結構化數據成為網絡輿情系統研發中的挑戰課題。傳統的關系數據庫和分布式計算等數據處理的方式也越來越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網絡大數據。針對微博數據的特點建立了一種面向微博輿情應用的Hadoop存儲平臺的多層體系架構,并采用列數據庫設計多種微博結構化數據的表結構,以及表之間的關系模型。測試結果表明,設計的存儲管理平臺具有檢索響應速度快、可擴展性好等特點。 發表于:4/21/2017 智能云測試下拓撲映射算法實現的研究 根據智能云測試平臺的特點,為加強測試資源集中管理,結合實際中ATF拓撲映射,提出了智能云測試平臺自動拓撲映射實現的方法。該方法在ATF框架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候選設備分組解空間的大小和每個候選設備分組的連接映射,詳細分析了自動拓撲映射核心算法的邏輯結構。采用進位表、邏輯設備排序、設備組獲取排序的方法,給出新的自動拓撲映射的方法。并應用到實際的智能云測試環境中,驗證了拓撲映射算法擴展性及保密性較好,在發現效率、準確性、有效性上有了很大提高。 發表于:4/20/2017 SDN控制器部署中的可靠性優化研究 軟件定義網絡(SDN)將傳統網絡結構中的控制層和轉發層解耦,其將所有轉發設備與一個邏輯集中的控制器相連接。為避免網絡規模不斷擴大引起的單點失效,向分布式控制結構發展成為OpenFlow廣域網部署的趨勢,其中控制層多控制器的部署問題是SDN設計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提出基于控制路徑連通度的控制器部署方案來最大化SDN控制器部署的可靠性,并使用3種不同的算法對比控制器部署性能。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案可以在可接受時延范圍內提升部署SDN控制器的可靠性。 發表于:4/19/2017 ODCC率先推出25G ToR交換機規范細節 加快25G紅利期到來 互聯網+時代什么是重要生產力,答案無疑是“大數據”,而數據中心是大數據戰略成敗的關鍵,需要不斷“與時俱進”。雖然近幾年10G以太網一直是數據中心服務器網絡最經濟的高性能互聯方式,但伴隨著云計算、物聯網(IoT)的爆炸式增長,再加上服務器和存儲解決方案支持的高吞吐量,數據中心的帶寬需要不斷增長,以滿足當前和未來云端的海量數據流需求。數據中心面臨的問題是:究竟是采用25G、40G還是100G才是最佳方案? 發表于:4/19/2017 CCN中基于內容流行度和節點重要度的緩存設計 隨著網絡流量的急劇增長,現有的IP體系架構難以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CCN成為未來網絡研究的熱點,其最大的特點是網絡節點的處處緩存,所以為CCN設計一種高效的緩存機制顯得尤為重要。針對CCN中現有的緩存機制存在一些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內容收益的內容流行度和節點重要度PBCS的緩存方案。在請求次數滿足收益標準的前提下,進行內容流行度與節點重要度的匹配,得到符合要求的緩存節點。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案提高了內容的節點命中率,縮短了獲取內容的平均跳數。 發表于:4/18/2017 密集D2D網絡中提升接入率的資源分配研究 在蜂窩網絡中引入D2D通信可以增大系統吞吐量,提升資源利用率,減小終端功耗。傳統資源分配算法只解決稀疏D2D網絡中資源分配的問題,如何以有限的頻譜資源將所有設備用接入網絡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出一種高接入率的資源分配算法,在基站的控制下為每條蜂窩信道選取滿足接入條件的最優D2D鏈路接入。仿真驗證表明,該算法有效提高了混合網絡中D2D鏈路的接入率,同時有效增加了每條蜂窩信道的復用增益。 發表于:4/18/2017 英媒:手機陀螺儀或泄致命信息 看傾斜角度能猜出密碼 有研究表明,黑客可以通過用戶輸入手機密碼時傾斜手機的角度猜出用戶密碼。 發表于:4/17/2017 珠海一號”將掀起衛星大數據普及應用 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宣布珠海一號衛星(OVS—1衛星)通過了出廠評審,預計將在2017年內發射,該衛星將以“視頻錄像”的方式獲取更多動態信息。這則消息再次讓“衛星大數據”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那么衛星大數據會在哪些領域將大有作為呢? 發表于:4/17/2017 ?…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