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最新文章 消除局域分解端部效應的BP神經網絡閉合方法 詳細闡述了局部均值分解(LMD)信號處理方法,該方法非常適合處理非平穩信號,可其端部效應嚴重制約了其進一步應用推廣。鏡像延拓是局域分解端部效應處理的基本途徑,需要鏡像面放置在局部極值點處,而實際信號有時難以滿足這個條件,可能導致信號分解結果嚴重失真現象。為此,提出了一種基于傳統鏡像延拓與BP神經網絡相結合進行信號預測以改進LMD端部效應消除效果的新方法。通過BP神經網絡模型預測原始信號端點之外的數據點,由此捕捉到端點之外的一個或者多個極值點,再用鏡像技術形成閉合處理,從而抑制端部效應。仿真信號的應用實例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LMD端部效應。 發表于:6/22/2017 基于協作中繼的高吞吐量機會網絡路由算法 基于Barter機制的機會網絡路由算法在數據分組交易過程中存在的僵局問題,導致網絡吞吐量降低,為此,提出一種基于協作中繼的路由算法(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operative Relays,RACR),在Barter機制中采用協作中繼機制,引入多方交易激活數據分組的單向傳遞,同時優化分組刪除的判定條件,對分組交易僵局問題加以有效解決,從而提高網絡吞吐量,降低數據分組端到端時延。仿真結果表明,與現有的Barter路由算法和DT(Direct Transmission) 路由算法相比,RACR路由算法的網絡吞吐量提高了7.9%以上,分組平均端到端時延則至少降低了8.5%。 發表于:6/22/2017 國產申威處理器助“神威太湖之光”首奪超算第一寶座 6月19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布,實現核心部件全部國產的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一年前以每秒9.3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首次奪冠,速度可達每秒3.39億億次的中國超算“天河二號”由此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神威?太湖之光”全部采用了國產自主知識產權的“申威”眾核處理器和自主操作系統,從而一舉擺脫了英特爾公司的控制。 發表于:6/20/2017 中國再奪全球超算榜單前2名 美國跌出前3 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19日公布,中國“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第三次攜手奪得前兩名,美國20年來首次無緣前三。 發表于:6/20/2017 如何學好圖像處理——從小白到大神? 數字圖像處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百年以前,大約在1920年的時候,圖像首次通過海底電纜從英國倫敦傳送到美國紐約。圖像處理的首次應用是為了改善倫敦和紐約之間海底電纜發送的圖片質量,那時就應用了圖像編碼,被編碼后的圖像通過海底電纜傳送至目的地,再通過特殊設備進行輸出。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進步,傳送一幅圖片的時間從原來的一個多星期減少到了3小時。 發表于:6/16/2017 谷歌、IBM、中科院,比一比誰先實現量子計算霸權 中科院在5月3日宣布中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自主研發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通過發展全局糾纏操作,成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的超導量子比特的糾纏和完整的測量。 發表于:6/16/2017 基于HPS和FPGA的圖像壓縮感知編解碼系統 針對圖像編碼與重構系統的實際需求,設計了一種基于HPS和FPGA的圖像處理系統。該系統實現了圖像的實時采集、壓縮、傳輸和重構。系統采用DE1-SoC開發板,在FPGA中設計了D5M攝像頭、SDRAM、VGA的IP核,在QSYS中利用AXI和Avalon總線連接IP核,利用Linux C編程在HPS中實現了圖像的壓縮感知(CS)編碼和傳輸,在MATLAB上位機中接收壓縮數據并實現圖像的重構,減少了FPGA資源使用和設計復雜度。結果表明,該系統能夠實現任意自然圖像的處理,圖像壓縮比約為8%,PSNR約為41 dB,應用靈活,可移植性強,能夠滿足實際工程的需要。 發表于:6/16/2017 基于圖像處理的產品表面缺陷檢測系統研究 隨著嵌入式技術的發展,基于圖像處理的產品表面缺陷檢測技術的優勢越來越突出,其技術主要包括產品表面圖像的采集、匹配和識別。本系統采用單精度浮點運算的STM32F405作為核心處理器,CMOS彩色數字攝像芯片OV7610作為圖像采集傳感器,并在VC++環境下使用面向對象的方法設計控制程序,主要用于產品表面圖像的采集與處理。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工作穩定,實時性和可控性達到設計要求。 發表于:6/12/2017 基于ESP8266的充電樁數據采集器設計 充電樁通常采用工業總線與后臺通信。針對工業總線布網復雜、擴展性差、易受干擾等缺點,通過無線模塊設計了一個充電樁數據采集器,以ESP8266作為核心通信模塊,將充電樁的數據進行采集并上傳到上位機。首先介紹了ESP8266硬件電路及其開發環境。接著根據采集數據的不同,提出了一種更高效率的采集方案。最后經過實際應用驗證了該采集器的可行性。所設計的采集器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通過簡單修改配置,可以將此采集器應用于不同設備的數據采集。 發表于:6/9/2017 手機芯片帶寬性能評測手段的分析和優化 手機的帶寬吞吐性能是影響手機總體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幾乎所有第三方的手機評測軟件都有對這一項指標的單獨測試。但這些測試基本上都存在一些問題,并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手機的帶寬吞吐性能。文章從硬件的角度深入分析了CPU、Cache、DDR等模塊的實現方式對帶寬測試軟件的影響,并結合最常用的ARM系列CPU做了對比,最后提出了新的帶寬吞吐性能評價方式。 發表于:6/9/2017 面向并發錯誤檢測機制的故障靈敏度零值分析 通過研究零值分析的基本原理與故障靈敏度分析的本質,提出了針對現有并發錯誤檢測機制安全性的通用評估模型。為減小攻擊分析的復雜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區分模型選取準則。為驗證提出的故障靈敏度零值分析方法的高效性,構建了故障靈敏度分析平臺,并對提出的攻擊方法進行驗證分析。實驗結果表明,提出的零值分析方法具有計算復雜度低、準確性高、實現簡單的優點。 發表于:6/8/2017 SiFive全新商業模式相助 RISC-V有望加速商業化 談到開源,很容易聯想到開源操作系統,與操作系統隨算法創新及新的應用需求而不斷更新換代相比,指令集體系架構具有更長的生命周期,因而開源指令集似乎更為必要,在開源的大趨勢下,RISC-V近年來已經受到業界的不少關注。雖然現行市場主流的指令集架構屬 x86 和 ARM,但Intel的不授權和ARM 的高額授權費與開源的趨勢大相徑庭。RISC-V是UC Berkeley設計并發布的一種免費而且開放的指令集架構,具有極強的擴展性,其應用可以覆蓋IoT設備、桌面計算機、高性能計算機等眾多領域。并且允許任何人以非常低的門檻設計、制造和銷售RISC-V芯片和軟件。 發表于:6/6/2017 加拿大貝爾的LTE-M網絡要搞什么鬼? 據外媒報道,加拿大貝爾計劃于2018年推出LTE Cat-M1(LTE-M)網絡,以支持加拿大低功率、廣域網(LPWANs)快速增長的物聯網設備。 發表于:6/6/2017 蘋果Siri和亞馬遜Alexa的不同打法!你喜歡誰? 據路透社報道,蘋果公司將于6月6號凌晨1點宣布一項計劃,讓Siri語音助手支持更多應用程序,意在對抗亞馬遜公司獲得巨大成功的語音助手Alexa。 發表于:6/5/2017 菜鳥順豐隔空“互懟”,想共贏就不能傷害用戶利益 互聯網的本意是互聯互通,若數據爭奪之下人為制造割裂、樹立壁壘,那是反“互聯”之道而行之,到頭來,還會損害用戶利益。 發表于:6/5/2017 ?…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