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當AI遇到FPGA,低功耗智能探測系統不再是難題 從家庭控制中智能門鈴和安全攝像頭的存在檢測,到零售應用中用于庫存的對象計數,再到工業應用中物體和存在檢測,越來越多的網絡邊緣應用正在不斷推動新型AI解決方案面市。根據IHS Markit(現Omida)的預測,2018-2025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400億,截至2022年,所有企業產生的數據中近50%會在傳統數據中心或云端以外的地方進行處理。 發表于:10/12/2020 恩智浦發起人工智能倫理倡議 荷蘭埃因霍溫——2020年10月12日——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納斯達克代碼:NXPI)今日公開發起人工智能倫理倡議,強調了公司對人們工作和生活所使用的人工智能組件與系統(又稱計算機網絡的“邊緣”)的倫理發展的承諾。有了安全的高能效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日常設備不僅可以感知環境,還能解讀、分析所收集的數據并實時采取行動。 發表于:10/12/2020 總投資240億!安徽自貿試驗區23個項目集中落戶合肥經開區 10月9日,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經開區塊首批23個項目9日集中簽約入駐,包括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5G及人工智能、總部辦公及高端服務業等四類項目,總投資240億元。 發表于:10/10/2020 新加坡推出智能家居網絡安全標簽,將全球推廣 近日,新加坡啟動了一個新的智能家居設備網絡安全標簽計劃(CLS),以標明家用電器和智能家居設備的網絡安全級別,并計劃在國際范圍內推廣該標準。CLS是亞太地區首個針對智能家居設備的網絡安全標準計劃。 發表于:10/10/2020 如何實現無人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技術”是IT行業對汽車行業的一次主動跨界,所以你才會覺得“無人駕駛”的氣質那么像IT,因為無論從技術還是媒體宣傳,幾乎都是按照IT界的玩法來的,特點就是新聞多、玩概念的也比較多、風口比較多,可能成功,當然,也可能過兩年就黃了…… 發表于:10/9/2020 商湯智能汽車技術閃耀亮相國際汽車展 AI驅動智能安全新未來 2020(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AUTOCHINA2020)隆重舉行,以“智領未來”為主題,匯聚汽車行業最新創新成果。商湯科技智能汽車技術閃耀亮相,以行業領先的高精度視覺AI算法驅動的智能車艙解決方案、ADAS高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打造安全、便捷、舒心的駕乘體驗。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移動智能事業群總裁王曉剛表示:“商湯科技致力于用原創AI技術賦能智能駕駛以及智能車艙領域,希望與智能汽車領域的翹楚攜手拓展‘聰明的車’,通過AI技術在車端的應用,合力打造智能汽車的新標桿。” 發表于:10/9/2020 汽車自動駕駛之后,安全事故誰來擔責? 還記得 2 年多前 Uber 的那起自動駕駛汽車導致行人死亡的車禍嗎?最新消息是,今年的 9 月 15 日,亞利桑那州的大陪審團決定以過失殺人罪起訴當時 Uber 自動駕駛汽車前安全駕駛員拉斐爾·瓦斯奎茲,并建議判處其 2.5 年有期徒刑,而這位安全員當庭表示拒絕認罪,這場官司可能還要繼續打下去。 發表于:10/9/2020 5歲小孩碾壓AI,下一代AI神經網絡迷霧難題 看到“雙節”期間中國有 5.5 億人出行的新聞,我不由得虎軀一震。想到了人會多,但沒想到會這么多!看來大家都充滿了探索欲,希望在難得的假期去往自己熟悉或未知的地方。 發表于:10/9/2020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集團有限公司宣布Simon Beresford-Wylie擔任首席執行官 英國倫敦,2020年10月– 半導體知識產權(IP)領先供應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簡稱“Imagination”)日前宣布,Simon Beresford-Wylie將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 發表于:10/9/2020 2019-2020年汽車電子行業深度報告 根據目前搭載 IBS 車型銷量,估計 2019 年國內 IBS 需求約 35 萬臺,其中新能源乘 用車 16.5 萬輛,傳統燃油車 18.5 萬輛,估算出 2019 年新能源乘用車搭載率 15%,傳 統燃油車 1%,假設到 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搭載率提升至 30%,傳統燃油車提升至 10%。 發表于:10/9/2020 谷歌助手開啟語音控制Android應用程序,涵蓋30余款APP 如今,語音控制的虛擬助手,已經改變了人們與手機、網絡、甚至是家庭的互動方式。但在Android系統上,Google(谷歌公司)卻沒有實現這樣的便利。不過,今后這一情況卻要改變了。 發表于:10/9/2020 焦點新聞集錦:印度10月起調高多項電子產品零組件關稅 蘋果T2芯片被曝嚴重漏洞 發表于:10/8/2020 韓媒:日本挺氮化鎵,料10 年內問世 韓媒etnews報導顯示,自駕車和電動車蓬勃發展,能在極端環境下控制電流的功率半導體備受矚目。GaN和碳化硅(silicon carbide,簡稱SiC)是少數符合此種條件的半導體材料,其中以GaN為基礎的功率半導體最受注意,被視為“次世代的功率半導體”。 發表于:10/8/2020 IEEE:憶阻器獲得重大突破 限制工程師復制大腦能效和古怪計算技能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缺少一種可以獨自發揮神經元作用的電子設備。為此,我們需要一種特殊的設備,該設備的特性比尚未創建的任何設備都要復雜。 發表于:10/8/2020 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內存跨入EUV世代,閃存150層堆疊技術再升級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針對2021年科技產業發展,整理十大科技趨勢,精彩內容請見下方: 發表于:10/8/2020 ?…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