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干掉MASK,他們已經在路上 近日,有報道指出,Multicolumn電子束光刻技術(MEBL)領域的領導者Multibeam Corporation早前確認已開始一項雄心勃勃的項目,無需使用任何光罩(又叫“光掩模”,mask),就能進行芯片生產。這聽起來似乎天方夜譚,我們都知道,光罩在芯片生產過程中非常重要。 發表于:9/21/2020 通用型AI芯片突破“內存墻”瓶頸指日可待 當下,人工智能(AI)產業正處于從起步向成熟階段的過渡時期,相關應用也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各種專用的AI芯片層出不窮。然而,如果要針對某一個應用場景做ASIC化的產品,可能做出來的瞬間就已經落后了。另外,因應用所處環節不同,ASIC化并非完全不可行,例如在端側的一個固定應用場景中,場景很明確就可通過ASIC的方式來做產品,但是,越靠近云端,應用變化越大,在這樣的變化下很難部署某一ASIC化的處理器。無論是云端還是云邊端,或者企業應用市場,都對算力要求非常高,因此,通用AI處理器就成為了更加合理的選擇。 發表于:9/21/2020 北京年內建成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王曉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于今年底之前建成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這意味著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發表于:9/21/2020 8次迭代5大升級,3大核心優勢,曠視深度學習框架天元1.0預覽版正式發布 AI 技術需要開源、開放。就在剛剛結束的中關村論壇曠視平行論壇中,曠視正式發布了天元 1.0 預覽版。 9 月 18 日,中關村論壇曠視平行論壇中,曠視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孫劍正式發布了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天元 1.0 預覽版,并對天元的技術特性與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解讀。 發表于:9/21/2020 英國比克科技(Pico Technology)發布新一代8.5GHz矢量網絡分析儀 矢量網絡分析儀的市場和應用范圍在最近幾年急劇增長,并且還在繼續。增長不僅僅是由我們生活中的微波、吉比特高速信號和無線信號的普及所驅動,還包括在安全空間、介質材料、組織和復合材料中的穿透、短程雷達成像和近距離探測應用的拓展。矢量網絡分析儀在幕后支持著我們的數據流、通信、食品、醫療保健、國防、民用基礎設施、機器人和自動化。 發表于:9/19/2020 解析汽車半導體行業現狀,它的未來在哪里 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推動著半導體行業發展。由于半導體廣泛應用于汽車各子系統,汽車半導體成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的直接受益者。 發表于:9/18/2020 雷軍:小米北京智能工廠將建二期,百人實現600億產值 在9月17日舉行的2020中關村論壇主論壇上,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雷軍透露,小米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高端手機智能工廠目前正在計劃二期,該工廠建成投產后,一個工廠可能只有100個人,就能實現年產值600到700億元。涉足工業制造領域,推動工廠設備、生產規模大規模降低,成為雷軍立下的新“flag”。 發表于:9/18/2020 30億!又一半導體芯片項目落戶臨港新片區 9月16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與地平線(上海)人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投資近30億元的地平線車載AI芯片全球研發中心項目正式入駐臨港新片區國際創新協同區。 發表于:9/18/2020 發力硬件!Facebook 將于明年發布首款智能眼鏡 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周三表示,Facebook計劃在明年發布其第一副智能眼鏡。 發表于:9/18/2020 Microchip與機器學習軟件領軍企業合作,利用32位單片機 簡化邊緣人工智能設計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已與Cartesiam、Edge Impulse和Motion Gestures三家公司達成合作,在MPLAB® X集成開發環境(IDE)中采用基于Arm® Cortex®的32位單片機和微處理器,簡化在邊緣部署機器學習。將上述合作伙伴的軟件和解決方案接口接入其設計環境后,Microchip將成為業內唯一一家支持客戶完成包括數據收集、模型訓練和接口實施在內的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AI/ML)項目各個階段的公司。 發表于:9/18/2020 紫光展銳推出全球首款芯片級智能頭盔解決方案 用科技守護騎手安全 上海,中國 –2020年9月17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一群這樣的騎手,他們風雨兼程,穿梭于大街小巷,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但近日,外賣騎手的安全問題頻上熱搜,觸動著每個人的心。 發表于:9/18/2020 英飛凌與阿里云合作,從“根”上破物聯網安全大關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提供的數據:“2025年整個全球物聯網市場將有4萬億-11萬億美元的高速增長。屆時,預計2025年我國物聯網連接數將突破200億臺。2022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 發表于:9/18/2020 投資近30億,地平線車載AI芯片全球研發中心項目落地臨港 9月16日上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簡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地平線(上海)人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平線”)正式簽約,標志著投資近30億元的車載AI芯片全球研發中心項目正式入駐臨港新片區國際創新協同區。 發表于:9/17/2020 不再是科幻,未來出行代步將用上電動飛行汽車 如果說,以往飛行汽車僅存在于各類科幻電影中,那么我們如今能看到的現實或許就將是即將到來的一場顛覆。 發表于:9/15/2020 人機物聯網新突破:互聯腦機接口人類智能操作系統發布 腦機接口技術是一項融合了人類思維和機器的新興技術,作為人工智能領域頂級技術,無疑是當下全球科技競爭又一制高點。 發表于:9/15/2020 ?…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