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江蘇省首次實施填谷電力需求響應 在國內首創競價模式 10月1日至3日,江蘇省首次在國慶期間實施填谷電力需求響應,并在國內首創競價模式,最大填補低谷負荷142萬千瓦,累計填谷719萬千瓦,促進清潔能源發電全額消納,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發表于:10/8/2018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再談特高壓輸電技術 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了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維江,再談特高壓輸電技術。具體內容如下: 發表于:10/7/2018 貴州電網:地空協同巡檢 開啟輸電線路運維新模式 “以前要巡完這四基塔,至少也得四個小時,現在只要15分鐘,巡線效率提高了,我們也有更多精力來開展消缺檢修,線路也要比以前健康得多?!?月6日,在畢節市七星關區撒拉溪鎮小屯村附近的山上,貴州電網輸電運行檢修分公司畢節管理所的工作人員王樂、鄧平庚利用無人機開展機巡完成了對220千伏畢赤二回線#98-#101四基塔的機巡工作。 發表于:10/7/2018 新能源:不是特色 而是標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特色小鎮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出現,是2016年7月,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 發表于:10/7/2018 南方電網擁有自主產權的智能電能表安全芯片 累計生產發行突破6000萬片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擁有自主產權的智能電能表安全芯片累計生產發行突破6000萬片,良品率達99.99%,可完全滿足公司今年實現智能電表全覆蓋對安全芯片的需求。 發表于:9/30/2018 大國重器特高壓:契合我國國情的電力超級快遞 近期,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為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發揮重點電網工程在優化投資結構、清潔能源消納、電力精準扶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張北—雄安特高壓交流工程等9項重點輸變電工程建設,合計輸電能力5700萬千瓦。 發表于:9/30/2018 工信部調整23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保障能源互聯網的頻率需求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電力、水利等部門窄帶無線系統使用的23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進行調整,保障了電網企業建設新一代專用寬帶無線系統所必需的頻率資源,極大地提高了頻率使用效率和效益,有力支撐了我國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和發展。 發表于:9/30/2018 我國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 物聯網產業邁入“萬億時代” 智慧城市建設是推進物聯網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未來我國大力發展物聯網產業的先決條件。日前,德勤發布《超級智慧城市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個,中國在建500個,遠超排名第二的歐洲(90個)。從在建智慧城市的分布來看,我國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發表于:9/30/2018 能源互聯網物理基礎層規劃案例分析 以深入融合可再生能源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為特征的能源互聯網,是未來能源行業發展的方向。歸納并提出了能源互聯網規劃理念和方法,結合廣東省某高新產業開發區的能源互聯網規劃案例,對能源互聯網物理基礎層規劃作簡要分析。將能源互聯網規劃理念和方法應用在物理基礎層規劃中,可提高能源系統在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效益,對能源系統頂層規劃、設計、優化、運行等具有重要意義。 發表于:9/30/2018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再征意見 “綠色證書”交易機制生變 對各省級行政區域內的電力消費規定最低可再生能源比重指標,這項被稱為“最難產的能源政策”——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在中國謀劃已有十年,各路利益反復博弈,相關文件反復修改。 發表于:9/30/2018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分布式能源得到大力發展 我們國家新能源發展模式,如果簡單說,應該說兩個輪子,一個集中式發展,一個是分布式發展,集中式發展是我們國家的特點,因為我們國家80%以上的水電是在西南,32%的煤炭在北部和西北,這就注定了負荷中心在東和東南,注定了發展集中式基地的發展,然后得到了兩個國家特高壓輸電,這是不可扭轉的趨勢,分布式能源得到大力發展。 發表于:9/30/2018 特高壓:打造電力輸送“超級動脈” “傳奇”還將繼續 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出現,使“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成為現實,使“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成為中國能源和電力發展的新常態,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落實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提供了強大基礎支撐—— 發表于:9/30/2018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再談特高壓輸電技術 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了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維江,再談特高壓輸電技術。具體內容如下: 發表于:9/30/2018 西北能源監管局:新能源電量消納困難 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亟待建設 目前,西北電網電力裝機總體富裕,全網調度口徑總裝機2.45億千瓦,最大發電負荷僅1.05億千瓦,裝機容量是最大發電電力的兩倍以上;新能源發電快速增長,裝機容量達到8489萬千瓦,已超過總裝機比例的三分之一;系統調峰能力嚴重不足,全網火電機組中四分之一為自備機組,基本不參與調峰,40%為供熱機組,供熱期調峰能力下降。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新能源電量消納困難、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壓力增加等一系列問題。 發表于:9/28/2018 華北電力大學周堅:高校應成為能源智庫建設主力 經濟發展,能源先行,能源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我國每年在能源領域的投資近3萬億元,如此大的經濟規模和產業輻射力,不能科學決策,就無法協調能源與經濟發展、人口承受度、環境容納度之間的關系,就會危及國家安全,因此加強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至關重要。能源智庫是能源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能源治理中具有決策咨詢、思想引領、信息提供、政策宣傳、政策評估、人才培養等重要功能。 發表于:9/28/2018 ?…909192939495969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