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示波器波形捕獲模式的特點及應用場合 日常我們使用示波器的捕獲模式,一般都只用默認的標準捕獲模式。但捕獲模式有哪些?各自對采樣點的處理方式你了解多少呢?每一種模式適用于哪種波形呢?本文將對比分析這些模式的特點,會讓你有不一樣的發現。 發表于:10/18/2018 一種基于熱噪聲振蕩器的高速真隨機數設計 分析和設計了一種基于振蕩器的真隨機數發生器,電阻熱噪聲作低頻時鐘的噪聲源。利用兩個獨立工作的高、低頻振蕩器之間的相對關系采樣噪聲源,用帶有抖動的低頻振蕩器通過D觸發器采樣有固定周期的高頻振蕩器,產生隨機數序列。電路采用SMIC 28 nm CMOS工藝設計,完成了版圖設計和流片,仿真結果表明,基于熱噪聲的真隨機數產生器輸出吞吐率范圍為1.8~12 Mb/s,隨機數輸出滿足AIS31真隨機數熵源測試要求,電路整體功耗為0.388 mW。 發表于:10/18/2018 ICT將是未來能源互聯網的中樞神經 貝爾大道、居里夫人路、稼先路……行走在華為坂田基地園區,以科學家命名的市政道路串聯起各個園區,透露著對創新和真理的崇敬與追求。 發表于:10/17/2018 專利分享|中科院機構提出的一種智能電網無線信道分配方法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智能電網無線信道分配方法。本方法通過終端用戶依據信道建立與基站之間的連接,當終端用戶受到干擾后,終端用戶通過控制信道發送反饋信息至基站,接著基站接收到反饋信息后,將對可用信道進行掃頻,利用廣播幀通知受干擾的終端用戶可用信道信息,然后終端用戶收到基站發送的廣播幀后,根據優先級機制,選擇新的信道重新建立與基站的通信。當智能電網中終端用戶受外部干擾信道中斷后,本方法可減少終端用戶和基站之間信令的開銷。 發表于:10/17/2018 智能電網和智能用電的基礎 電能表的百年變遷軌跡 電能表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從感應式電能表到電子式電能表,進入21世紀后,更是進入了智能電能表時代。智能電能表除了具有電力客戶和電力公司電能計量計費的傳統功能之外,也是用電信息溝通和供電服務交互的有效工具,是智能電網和智能用電的基礎。本版今起開設“認識智能電能表”系列報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熟悉智能電能表的發展歷程、生產過程、工作機理、實用功能,做到科學用電、節約用電。 發表于:10/17/2018 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電工程雙極低端正式投運 在經過兩天的觀察后,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16日對外稱,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輸電工程新疆昌吉準東至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吉泉直流)雙極低端已正式運行。 發表于:10/17/2018 森源電氣核電開關柜將完成進口替代 進入配網高端領域 森源電氣于10月16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取得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和制造許可證。森源電氣董秘崔付軍稱,核電開關柜領域主要由外國公司主導,森源此舉將完成進口替代。 發表于:10/17/2018 西太平洋”全球最大“微電網簽署30年期購電協議 項目含45MWh電池儲能 西太平洋小型島國帕勞向建成橫跨柴油、太陽能和電池儲能的微電網目標又邁進了一步,據稱這是目前最大的微電網。 發表于:10/17/2018 能源局查“家底” !風電“圈而不建”項目或被廢止 日前,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文要求各地在10月底前梳理完成“十二五”以來風電、光伏發電項目信息,擬對不滿足要求的風電項目及時予以廢止,對已核準未開工的風電項目要求業主承諾開工建設時間節點。 發表于:10/17/2018 別太樂觀 電力現貨路還很遠 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再次迎來重磅消息。8月31日,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啟動會在廣州召開。按照媒體和有關方面的表述,“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正式啟動試運行,標志著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 發表于:10/17/2018 劉振亞:東北亞東南亞能源互聯網建設投資超2萬億美元 10月16日消息,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東北亞、東南亞能源互聯網發展論壇上,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劉振亞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東北亞、東南亞能源互聯網建設投資分別為2.7和2.1萬億美元,將有力帶動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和上下游產業發展,創造就業崗位超過3000萬個?!?/a> 發表于:10/16/2018 劉振亞分享 四十年來中國電力事業的發展歷程 2018年10月15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電力行業高峰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會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對四十年來中國電力事業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分享。 發表于:10/16/2018 Vicor 首席執行官榮獲 2019 年 IEEE William E. Newell 電力電子大獎 日前,Vicor 公司(NASDAQ 股票交易代號:VICR)宣布 Vicor 首席執行官 Patrizio Vinciarelli 榮獲 2019 年 IEEE William E. Newell 電力電子大獎,Patrizio 獲此殊榮主要因為:“他在為分布式電源系統應用開發高效、高功率密度的電源轉換組件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極具遠見卓識的領導才能”。 發表于:10/16/2018 未來能源終極形態——“氫能社會” 在日本,氫能社會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日本新能源與工業技術發展機構(NEDO)氫能主任大平英二在論壇上分享說:“氫能已經成為日本的基本戰略,成為全球首個國家戰略。2050年,我們的愿景是將氫氣作為可再生能源后的另一種新能源,并且制定了使氫氣價格從2030年的3美元/千克降至2050年2美元/千克的目標?!?/a> 發表于:10/15/2018 華北電大校長楊勇平:能源結構調整至少需要數十年 能源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轉型期,面臨著諸多關鍵問題:能源變革需要補齊哪些“短板”?能源結構調整的節奏該如何把握?非化石能源是未來發展方向,但化石能源短期內仍是“主力軍”,該怎么處理兩者關系? 發表于:10/15/2018 ?…888990919293949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