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臨床試驗顯示,使用人工智能會使更多患者參與乳腺癌試驗 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 -- Mayo Clinic和IBM Watson Health今天公布了早期使用沃森(Watson)系統 (IBM的一個認知計算系統)進行臨床試驗匹配的結果。在Mayo Clinic的腫瘤醫療服務中使用該系統與參加Mayo乳腺癌臨床試驗的患者增加有關聯。 發表于:3/15/2018 用于體內成像的無透鏡熒光顯微鏡 顯微鏡在生命科學領域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工具,它們的應用已經擴展到了臨床實踐中。通過顯微鏡,醫生可以對眼睛展開檢查,檢查組織是否有癌癥跡象,并借助其進行手術。但是,顯微鏡體積龐大,無法使用它們對身體內部的很多區域進行成像;而且,光學鏡頭無法同時提供完美的大視場和高分辨率。 發表于:3/15/2018 OCT成像技術可改善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 為了改善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來自印第安納大學視光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無創眼底檢查法,以對眼睛單個細胞進行可視化和計數。 發表于:3/15/2018 Apple Watch腕帶傳感器聲稱可以檢測血液中的鉀 與Apple Watch兼容的傳感器AliveCor KardiaBand能夠以94%的準確度檢測血液中危險的鉀含量。 現在,這種檢測通常使用針頭進行有創血液測試。AliveCor出品的KardiaBand讓用戶觸摸傳感器,然后讀取心臟的電活動,稱為心電圖(ECG)。 AliveCor首席執行官Vic Gundotra向Mayo Clinic展示了研究成果,聲稱同樣的技術可以檢測出血液中高水平的鉀,稱為高鉀血癥。 發表于:3/15/2018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領域五大應用 隨著世界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潔于2017年5月27日在中國烏鎮圍棋峰會上以0:3輸給了谷歌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人工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來的系統所表現出來的智能。 發表于:3/15/2018 Smartcardia無線電子貼片將取代急診室的大量監測儀器 為了讓急診病人的生命體征不斷得到監測,他們通常必須連接各種傳感器 - 這使他們難以移動等。然而,不久之后,所有這些機器都可以被一個貼在胸前的小型電子貼片取代。 發表于:3/15/2018 這不是科幻片是紀錄片 自主植牙機器人讓牙醫退二線 機器人醫生為你看病、做手術不是科幻片,而是紀錄片。科技部部長萬鋼3月10日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時表示,我國科技人員研發的手術機器人,醫療設備進入了高端醫院,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了130萬臺的各類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服務人群達到4.5億。如今,人工智能變革正滲透到醫療領域,重要突破不斷涌現,智慧醫療開始改變大眾的就醫模式。 發表于:3/13/2018 美的要用遙控機械臂來做手術?如何做到的? 這次這個機械臂來自 2016 年 10 月被美的收購的庫卡,工作原理說起來也比較簡單,醫生身上的衣服以及手臂上都會裝上傳感器記錄它的動作,并且遠程傳輸到接受手術的病人房間里的機械臂上,讓它也做出相同的動作。 發表于:3/13/2018 人造光感受器恢復盲鼠視力 或將造福人類 許多失明案例都是由視網膜內的病變和錐形細胞引起的,而這些細胞則負責將光轉化為電信號。如果這些感光細胞無法正常運作,即使是完美健康的眼睛也不會擁有良好的視力。當前有些技術完全繞開了光感受器,但涉及繁瑣的技術,結果遠非完美。 發表于:3/13/2018 可集成于智能手機的新型血壓傳感器問世 這款新型血壓傳感器比目前綁帶式的血壓計更便捷,可以幫助病人在家監測高血壓病情變化。 發表于:3/13/2018 診斷技術獲得新突破:20 秒內快速診斷癌癥組織 3月13日消息,設想一下如果你能夠在數秒鐘內探測到癌癥組織,那將給人們帶來非常大的幫助。德克薩斯州大學的 Livia Eberlin 研究團隊宣稱,他們已經研發出一項類似的癌癥探測技術。 發表于:3/13/2018 首臺國產質子治療用機器人治療床完成臨床調試交付醫院 日前,首臺質子治療用機器人治療床已完成臨床調試并交付上海瑞金醫院,負責機器人治療床研發的沈陽通用機器人公司醫療產品經理韓強表示:“質子放療機器人治療床的研制成功,代表了通用機器人已掌握國際最先進的質子放療關鍵設備研制技術,填補了國內機器人治療床的研制空白。” 發表于:3/13/2018 消滅員工“病假”?人工智能為革命健康資本“充電” 近日,數字健康平臺新銳 Humanoo 公司宣布,獲得 640 萬美元 A 輪融資,用于擴展開發公司專有的數字健康應用 App,并推進與醫保單位和保險公司的業務合作。本次融資由 Dieter von Holtzbrinck Ventures 領投,Creathor Ventures, Rheingau Founders, Rocket Internet 等跟投。 發表于:3/13/2018 CT影像中毛玻璃型肺結節提取方法的研究 毛玻璃(GGO)型肺結節目前研究的比較少,但其惡性可能性也比較大。針對GGO型結節的對比度較血管和實體型結節的對比度低,直接使用閾值法不能很好地提取GGO型肺結節,直接使用多尺度圓點濾波器不能提取非球形形狀的GGO型肺結節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形狀特征和濾波器增強的閾值法相結合的方法來提取GGO型結節。首先使用形狀指數方法提取具有全部或部分球形結構的GGO型結節,然后對剔除了血管、球形結構結節的圖像應用濾波增強法來拉伸毛玻璃結節和肺實質的對比度,利用閾值方法提取不具有球形結構的毛玻璃結節。為了提高檢測的準確率,對肺結節的特征進行提取與分類,并選擇最佳特征組合,放入支持向量機分類器提取更精確的肺結節,并對算法進行評估和對比。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有效降低GGO型肺結節的漏檢率,提高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優于現有的兩種方法。 發表于:3/12/2018 從發展史探究:汽車為什么需要操作系統? 隨著阿里巴巴Alios和百度Apollo計劃的輪番登臺,“操作系統OperatingSystem” 似乎在一夜間成為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標配。事實真是如此嗎?本文將簡單的介紹下汽車操作系統的前世今生。 發表于:3/11/2018 ?…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