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YY CEO李學凌在體內植入芯片?真相養生了…… 對于深處科技圈大佬們,沒有點極客精神怎么能行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位,其行為真的太酷了,他自稱在體內植入了一枚芯片,可以監測血液中的東西。但發完朋友圈大家紛紛說他裝逼失敗,為什么? 發表于:10/28/2018 人工智能時代下,藥店也開始嘗試轉型 隨著“智慧醫療”的不斷發展,“智慧藥店”也開始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越來越多的藥店迎合人工智能的時代形勢,開始嘗試向數字化和智能化逐漸轉型,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一條集銷售、配送、保險、健康關懷、咨詢及多元化增值等服務為一體的完整閉環。 發表于:10/26/2018 我國智慧醫療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到2020年或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 健康醫療產業一直被視為“朝陽產業”,尤其在近幾年更有爆發式增長的趨勢。除了因為健康本就是人之剛需以外,還因為近幾年,國內的健康產業發展有了更為寬松的政策、市場環境。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的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力爭達到達到8萬億元以上。 發表于:10/26/2018 醫用級市場成獲利新引擎 ADI跨足醫療保健兩大領域 美國Analog Devices, Inc.(以下簡稱“ADI”)醫療健康事業部亞太區市場總監王勝近期以醫療電子為主題接受電子發燒友采訪時表示,ADI在醫療保健領域的產品和技術主要發力兩大領域,且推出的系列產品解決方案獲得市場極大認可,可預期的是該領域市場增長率將會保持在3倍于GDP的增長速度。 發表于:10/26/2018 器官芯片:另一層意義上的個性化醫療技術,并不僅僅是AI+醫療 隨著AI技術的發展,“個性化醫療”在近年來頻頻被提起,“個性化”象征的“精準”“高效”“智慧”使其成為改變醫療行業現狀的有效切入點。比如智能導診與患者實現互動,智能監測設備幫助進行醫療服務的追蹤和個性化定制等。那么,個性化醫療只能被AI+醫療產品定義嗎?恐怕不然。今天,智能相對論(aixdlun)就想跟大家聊聊另一層意義上的個性化醫療技術——“器官芯片”。 發表于:10/26/2018 乳腺鉬靶AI落地臨床,乳腺癌患者的福音 中國國家癌癥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所有女性可能罹患的惡性腫瘤中,乳腺癌高居榜首,占比達到16.51%。全球范圍內,乳腺癌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女性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均排名第1。 發表于:10/26/2018 醫療影像作為診療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醫療發展不可避免的一環 AI+醫療市場成為風口,騰訊、科大訊飛、推想科技紛紛布局AI+醫療影像,今年,騰訊覓影登陸首屆中國模擬醫學大會,利用AI輔助醫療,推動診斷效率提升;科大訊飛在醫學影像人工智能比賽中刷新了全球肺結節測試世界紀錄,準確率達94.1%;推想科技正式對外宣布完成 3 億元新一輪融資。醫療影像作為診療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醫療發展不可避免的一環。 發表于:10/26/2018 利用AI助力癌癥診斷,市場空間廣闊 去年7月,阿里發布“DoctorYou”AI系統,主要應用于醫學影像診斷;去年8月,騰訊發布AI醫學影像產品“覓影”,用于早期癌癥診斷;今年9月,英特爾技術團隊發布AI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幫助提升乳腺癌篩查的檢測精度和效率;不到一個月,谷歌又開發出了一種名為“淋巴結助手”的AI系統,采用癌癥檢測算法,能夠自動評估淋巴結活檢。 發表于:10/26/2018 中國智造Kang Watch血壓手表,亮相國際高血壓大會 9月13日召開的蘋果發布會上,唯一一次雷鳴般的掌聲和高潮,出現在蘋果宣布 Apple Watch 加入心電圖(ECG)功能的時。無獨有偶,中國的智能可穿戴領域同樣值得世界的矚目,來自康康血壓的Kang Watch智能血壓手表,已率先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認證。Apple Watch滿足了用戶基于手表的醫療級心電監測的功能, Kang Watch完美的解決了基于手表的醫療級血壓監測需求。2018可謂是消費級醫療監測設備的新元年,Apple Watch、Kang Watch雙雙引領醫用級可穿戴醫用設備進入全新時代。 發表于:10/26/2018 平安好醫生推AI+中醫技術,實現中西醫兼治 10月23日消息,平安好醫生今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中醫“智能聞診”系統已正式上線。其融合AI+醫療科技和傳統中醫理論精髓,通過采集用戶聲音并進行AI分析,識別其是否屬于氣郁、氣虛、陽虛等中醫體質,實現聽音辨病。 發表于:10/26/2018 互聯網醫療市場暗流涌動,新規政策的出臺促進行業格局新變動 上個月14號,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以及《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3份配套文件,細化了互聯網醫療發展方向,從業務規范、管理配套、技術實現這三大維度規范了互聯網診療行為。新規政策的出臺,無疑是為互聯網醫療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將其引入了落地實操的階段。 發表于:10/26/2018 互聯網醫院扎堆出現,想辦法保障它們的信息安全勢在必行 2018年,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重量級政策和標準頻發,這為醫院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奠定了基礎。但無論是醫院信息化建設、互聯網醫院還是遠程醫療,都離不開數據安全的問題。云時代的來臨,更是讓醫院保障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 發表于:10/26/2018 AI對視頻的智能化分析,對醫療影響深遠 AI之于醫療影像,可以說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超強的算力結合學習能力,讓AI可以從無數醫療影像片中快速找到規律,將醫生幾十年之間的閱片經驗轉換成可復制、可普及的技術工具。除了極大地解放出醫生的生產力,讓緊張的醫療資源稍有緩和以外,還開始在某些疾病的發現上超越人類,像在最近的報道中谷歌和美國一家醫療機構合作利用人工智能診斷、監測乳腺癌,在轉移性乳腺癌的監測中,谷歌人工智能系統就獲得了99%的準確率,已經超過了人類病理專家的水平。 發表于:10/26/2018 AI醫療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在眾多的技術上面仍然是不成熟 醫療問題一直以來作為社會上最主要關注的話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不都在為各種疾病和醫療難題投入大量的研究,雖然有突破,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在國內,醫療環境的極具惡劣,諸如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醫護人員嚴重缺失、專業水平的極具差距,在加上急速增長的老齡化,相比起來其醫療的研究速度遠遠落后于問題發生的速度。如果有一種能夠快速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勢必會成為社會、政府大力推崇和投入精力、財力進行深入研究的對象。 發表于:10/26/2018 人體植入芯片這件事,離普通人到底有多遠? 關于植入芯片到人體內部,從技術層面來講,已經沒有什么難度。舉個例子,喜好養寵物的人,有不少人會選擇為自己的寵物植入寵物芯片。這一種很典型無線電射頻芯片,只比大米粒大一點點,使用特定的裝置打入寵物體內。如果用特定的儀器掃描芯片中記錄的信息,如寵物主人的名字,地址,聯系方式等,就會被全部讀出。某些更為高端的芯片甚至還有定位功能,如果自己寵物走失,主人也可以輕易地找回。人體芯片也比較類似,當然根據芯片的不同,與人體連接的方式也會不一樣,比如有的芯片需要轉入,而有的芯片可以直接貼到皮膚上。 發表于:10/26/2018 ?…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