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醫療AI將成為新時代體檢行業升級的必備生產力工具 獲悉,11月20日,愛康集團戰略升級會議在北京召開,有人“管”的體檢2.0、iKangAI+與iKangNetwork+計劃等系列變革措施依次亮相,“擁抱AI,探索AI”成為核心話題。 發表于:11/25/2018 醫療機器人的前景非?;馃?未來會有更多可能解決我們看病的種種問題 當我們進入AI時代后,誰能想到未來將會是這個樣子?上海鏘玫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AI領域中的探索,將人類在AI領域中的許多難題都變成了可能。下面是關于機器人在AI+醫療領域的探索。 發表于:11/25/2018 騰訊醫療之路大揭秘 騰訊云將在AI+醫療中發揮更為深度的作用 華為、阿里秉持著生態圈理念,努力打造PAAS,將具體病種的突破交由下部企業,力圖讓自有的云平臺服務更多的項目;AI科研實力強大的百度,醫療AI領域還正在起步,百度世界大會公布了一款AI眼底篩查機;科大訊飛專注于NLP,目前在肺結節檢出與智慧醫院建設上有所造詣。 發表于:11/25/2018 中醫推拿按摩人才缺口大,讓機器人做他們的下代“接班人 因療效明顯、治法簡要、副作用少、醫療條件限制少,中醫推拿一直都是人們進行頸腰椎護理或疼痛管理的首選方案之一。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和保守治療的推廣,這一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中醫養生保健漸漸成為主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美國的疼痛人群有1億,中國的這一數字也有3億。 發表于:11/25/2018 物聯網與生命科學:追蹤那些小藥丸 生命科學和制藥領域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我們所有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生活也越來越復雜。隨著科學和醫學的發展進步,一系列治療方案已經可以用于治療普通疾病和改善患者生活。我們中的許多人依靠這些治療來維持身體健康——而且這種方式短期內也不會很快消失。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消除感冒,但是現代醫學的進步仍然令人興奮。然而,仍有改善患者治療的空間——這就是物聯網等技術派上用場的地方。從傳統制造和分銷供應鏈中利用物聯網,到藥品的個性化方面,都出現了一些很好的應用案例。 發表于:11/22/2018 可穿戴設備向醫療縱深領域邁進 近兩年,可穿戴設備風口漸起,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開始從最開始的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系列向醫療健康領域滲透,可穿戴醫療成為了可穿戴設備發展的又一大關鍵方向。 發表于:11/22/2018 谷歌醫療顧問Toby Cosgrove預測:醫療領域的下一個重要技術應用將是語音識別 通過外媒資訊獲悉,在美國“新聞&世界報道醫療保健會議” (News & World Report Healthcare)上,谷歌顧問、前克利夫蘭診所首席執行官Toby Cosgrove預測,除了已經在醫療領域站穩腳跟的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外,醫療領域的下一個重要技術將是“語音識別”。 發表于:11/22/2018 歷經一年實踐的銀川遠程影像診斷中心發展如何? 自2014年互聯網+醫療健康發跡以來,走過了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迷霧之中,銀川這座西北城市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的首批試驗田。經歷了三年的堅持,成為國家衛計委頒發的全國唯一一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 發表于:11/22/2018 智能芯片提升乳腺癌早期篩查技術 目前,乳腺癌已經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最大疾病。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前不久在廈門大學舉辦。經過激烈角逐,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胡波教授帶領的團隊項目“仁芯科技—微流控芯片乳腺癌早期篩查智能系統”一舉奪得全國銀獎。 發表于:11/22/2018 騰訊牽頭 打通醫學AI從科研到應用全鏈條 獲悉,11月18日,由廣東省科技廳指導,騰訊公司主辦的“面向未來,啟動AI”騰訊醫療人工智能與醫療科技發展論壇(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會在深圳舉行。會上,騰訊作為牽頭承擔單位,聯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正式啟動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的“數字診療裝備研發專項” ——“基于人工智能的臨床輔助決策支持技術及其服務模式解決方案研究”項目,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臨床輔助決策支持技術(AI+CDSS),打造覆蓋就醫全流程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解決方案,助力提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同質性、精確性和規范性。 發表于:11/22/2018 AI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人類 AI+醫療是最具爭論的AI市場 “隨著AI的發展,人們的工作重心會向‘高精尖’方向發展!” 對凌曉峰院士而言,在未來10-30年,在AI的發展進程中,機器人大腦將取代大部分人類,而一小部分最為聰明的人類是AI無法取代,而這一部分是世界最為頂級的科學技術人員。 發表于:11/22/2018 騰訊利用人工智能助力青光眼早期篩查 幫助更多眼科醫生解決臨床問題 11月15日-17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青光眼學術會議”在貴陽召開。會議期間,騰訊與同仁醫院王寧利專家團隊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宣布攜手啟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青光眼的聯合科研。 發表于:11/22/2018 固態烹飪的健康和經濟優勢 能夠生成和放大射頻信號早已屢見不鮮 - 但固態射頻能量在數據傳輸應用之外也擁有巨大的潛力。隨著MACOM等公司以及射頻能量聯盟(RFEA)這樣的合作組織不斷開拓和發展這項技術,固態射頻能量現已能夠實現比傳統技術更高的效率和更優的控制,其在大眾市場應用中的全部潛力正在逐漸被發掘。 發表于:11/22/2018 機器人在肺癌診療領域中的應用 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的信息顯示,在所有的癌癥死亡病例中,肺癌死亡比例超過了35%。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發病年齡大多數在40歲以上,50~70歲最多見。肺癌早期往往無明顯癥狀,75%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 發表于:11/21/2018 國內首項人工智能心電產品獲美國FDA批準,究竟花落誰家? 繼樂普醫療心電圖人工智能自動分析系統“AI ECG Platform”獲得FDA注冊受理后,又于近期獲得FDA注冊批準。準確來說,人工智能是樂普醫療未來發展的重點工作和重要領域。 發表于:11/21/2018 ?…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