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依未科技用技術先發優勢破解AI落地難題 做真正解決問題的AI醫療 我國傳統中醫開山著作《黃帝內經》中有一句箴言叫做: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然而由于醫療資源的匱乏和不均衡,疾病預防和早期篩查往往被忽視,資源被更多的投入到救治環節,從而使得“醫未病”成為一個尚未實現的“夢想”。 發表于:12/18/2018 Phantom項目將被創建并用于醫療領域 以更精確地治療癌癥患者 2018年12月17日,從外媒獲悉,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SU)的生物和農業工程學生Meagan Moore,已經3D打印了一個全尺寸“人體”,用于放射治療的研究。 發表于:12/18/2018 FOT-L光纖溫度傳感器在生物醫療領域中的應用 醫學臨床及動物實驗要求對溫度進行精確快速的測量,尤其在腫瘤熱療中,溫度傳感器在對組織溫度進行多點實時測量的同時還要消除傳統溫度計受電磁輻射干擾的問題。相比于傳統溫度傳感器,光纖溫度傳感器以其良好的電絕緣性可以很好的應用于生物醫療領域。 發表于:12/17/2018 一種智能電腦胎兒監護系統的設計淺析 智能胎兒監護系統選用TI公司生產的帶24位A/D轉換器并具有較強的模擬性能和數字處理能力的MSC1210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把輸入通道選擇、緩沖、放大、增益調整、A/D轉換和數字處理集成到單片電路上,僅用一片集成電路即可實現胎心率、宮縮壓力和胎動次數等監護指標的數據采集和對語音器、聲振器的控制。 發表于:12/17/2018 VR、AR等技術正逐漸在我國的醫學領域得到普及 據了解,這項手術借助了微軟的MR平臺(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通過AR技術將患者的病變位置、血管和組織以3D圖像的方式呈現在醫生面前,使得手術精準度、安全性都得到提高。據悉,國內首例AR輔助兒童顱內血管畸形切除手術,于11月23日在西安兒童醫院順利完成。 發表于:12/17/2018 紫外線傳感器在皮膚光療儀中的應用 紫外線光療儀專治銀屑病,白癜風。是利用紫外線照射人體來防治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技術。紫外線光療是治療MF尤其是早期MF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紫外線包括PUVA、寬譜中波紫外線(BB-UVB)以及NB-UVB。1984年開始NB-UVB應用于臨床,最初主要用于治療尋常性銀屑病,其療效明顯優于BB-UVB,與PUVA療效相當,但不良反應較小。 發表于:12/17/2018 英科智能臺灣區執行長康亞圖Artur Kadurin: AI人工智慧協助藥物研發,造就精準醫療的最好時代! 臺北,臺灣 - Media OutReach - 2018年12月14日 - 由科技部主辦于臺北世貿三館舉行的「2018未來科技展」(Future Tech 2018),英科智能(Insilico Medicine, Inc.)AI長暨臺灣子公司執行長康亞圖(Artur Kadurin)受邀于今(14日)發表專題演說,以「人工智慧協助藥物研發,造就精準醫療的最好時代!」為題,分享當AI人工智慧導入藥物研發制程,可預期新藥發展將一日千里,未來能讓人類抗老的不老仙丹可能已非傳說。 發表于:12/17/2018 現在的你排斥人體植入芯片,未來會說“真香”嗎? 在技術不斷變強大的同時,人們對植入設備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曾經古怪、充滿未來感的微型芯片可能逐漸普及化,不再是極客們的專利,轉型為有益大眾健康的工具。本文編譯自the Atlantic的原題為“Why You’re Probably Getting a Microchip Implant Someday”的文章。 發表于:12/14/2018 AI醫療不能盈利,誰的鍋? 在數據、人才和技術這三座大山的壓制下,AI醫療的發展并非想象中樂觀,其盈利還是存在問題。與人工智能醫療相關的公司要想在AI醫療上實現盈利,必然要攻破數據、人才和技術三大難題,才有可能使更多的AI醫療產品實現真正的落地,從而解決AI醫療難盈利的問題。 發表于:12/14/2018 兩款用于皮膚醫療方面的紫外線傳感器 太陽以它的光和熱哺育著萬物,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發現曬太陽對于健康有益, 中東人發現日照中的紫外線可以治療相當一部分的皮膚病。現代人更是把曬太陽作為一種健身活動。 發表于:12/14/2018 醫護機器人產值將破千億 但尚有成本和性能的挑戰 人口老化趨勢襲卷全球!以中國來說,現在65歲人口已經占據了總人口的相當大的比例,我國也正在進入高齡社會。 發表于:12/13/2018 遼寧支持研發手術機器人等AI產業項目 記者從遼寧省衛健委了解到,遼寧近日宣布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鼓勵推動研發手術機器人、醫用機器人、智能康復輔具等AI產業項目。 發表于:12/13/2018 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學會稱機器人將很快能輔助接生或參與其它手術 據環球網綜合報道,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學會稱機器人很快就能輔助接生或參與其它手術。 發表于:12/12/2018 醫療行業迎來了數字化變革 機器人很快將能輔助接生 據報道,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學會稱機器人很快就能輔助接生或參與其它手術。 發表于:12/12/2018 醫療機器人需求強勁 未來會是一門好生意 外科手術中,天智航的“天璣”第三代機器人能輔助醫生開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節段手術,讓患者的軟組織損傷更小、出血量更少、恢復更快,并減輕醫生疲勞。 發表于:12/12/2018 ?…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