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我們試用了一款心外科醫生推薦的動態心電記錄手環 最近,華米科技聯合阿里健康首發了一款醫療器械產品,AMAZFIT可穿戴動態心電記錄儀 發表于:1/8/2019 沃爾沃公布新型車載攝像頭 監測駕駛員的血糖水平 據外媒報道,近日,沃爾沃公布了一款創新型車載攝像頭,面向駕駛者,通過面部識別,監測駕駛員的血糖水平,還能根據不同駕駛員對車內環境進行個性化調整,提供更為安全與舒適的駕駛體驗。 發表于:1/7/2019 AI在腎腫瘤影像學診斷及治療中有巨大的價值和廣闊的應用空間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硬件及軟件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使得沉寂了多年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再一次登上了舞臺。AI已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和進展,在生物醫學領域也不例外。AI與醫學影像相結合是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尤其是腫瘤影像領域。腎腫瘤是臨床常見的腫瘤病變之一,AI在腎腫瘤影像學診斷及治療中有巨大的價值和廣闊的應用空間。 發表于:1/5/2019 醫療儀器的干擾與抗干擾 始終是一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 文章開始之前,想象一下,你有一雙順風耳,可以聽常人聽不到的微弱聲音,但如果你處在一個喧鬧的菜市場中,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在這種干擾之下,你的順風耳還能發揮預期的效果嗎? 發表于:1/5/2019 2018科技醫療的大事件盤點 互聯網醫療獨角獸又添新成員 總結過去,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在醫療領域,科技對行業的賦能顯而易見,2018科技醫療的大事件也是層出不窮。對此,億歐大健康對科技醫療中互聯網醫療和AI+醫療兩大方向予以重點關注并進行行業大事件盤點,包括“四把火”和“一陣寒”。 發表于:1/5/2019 3D打印雖然還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但能解決很多醫療中的問題和痛點 2018年已經過去,這一年醫療器械不平凡的一年,在年末,很多人都關注政策方面政策的不確定性。經過2018一年,藥品4+7集中采購靴子落地,掛網采購席卷全國,我們已經可以確定降價和控費是基調。但是另一個更值得的關注的趨勢則是來自國家在鼓勵創新的措施。 發表于:1/5/2019 邁瑞回應與應屆生解約:秋招解約254人 深感抱歉 近日,有多名應屆畢業生反映,經過秋招與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三方協議,但卻在元旦前遭到公司解約。據了解,此次解約涉及西安、武漢、深圳、成都、北京等多個城市200多名應屆畢業生。對此,有應屆生表示,放棄了眾多企業,選擇邁瑞,現在秋招結束了卻遭遇解約,自己已經錯過其他就業機會。 發表于:1/3/2019 在指甲上貼一個可穿戴傳感器,你的健康狀況“盡收眼底” 一個小型指甲可穿戴傳感器可以監測疾病和病癥,這在近期的IBM故事中得到了解釋。該團隊設計了這些小型傳感器,可以幫助臨床醫生通過人工智能(AI)監測病人病情的發展。 發表于:1/3/2019 西安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遭邁瑞強制解約 “西安理工大學15個簽約邁瑞的全部被解約了。應聘的都是軟件開發工程師,軟件測試,機械開發等研發崗位。此次解約大多數是研發崗,少數市場崗位,研究生為主。”一位2018年研三的應屆畢業生李鵬(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發表于:1/3/2019 2019年醫療服務將以價值為導向 數字醫療、智慧醫療也有望再迎爆發期 2018年,中國醫藥行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創新藥進入新周期,仿制藥通過國家一致性評價實現進口替代。同時,多路資本看好醫藥行業前景,不少互聯網企業加速進軍智慧醫療。在此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范圍內,2019年醫療服務將以價值為導向,一致性評價藥品仍為投資重點,同時,數字醫療、智慧醫療也有望再迎爆發期。 發表于:1/2/2019 不抽血化驗即可體檢?智能健康篩查機器人渾水摸魚 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率先落地的應用場景之一,醫療AI近兩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過,快速發展之余也難免泥沙俱下。 發表于:1/2/2019 豐田研發HRS機器人 未來或將用于老年人護理工作 據外媒報道,豐田除了售車外,最近還希望出售其機器人。豐田早在2004年就開始開展機器人試驗,公司當時發布了一款吹小號的小型仿真機器人,擁有人造嘴唇、肺和可活動的手指,或許能配合管弦樂隊進行表演。 發表于:1/2/2019 未來幾年將是中國智慧醫療飛速發展的時期 近年來,我國智慧醫療飛速發展,引來眾多企業跨界布局,其中包括國產第一大面板廠商——京東方。近日,記者來到合肥京東方醫院,探訪數字化醫院如何提升用戶體驗。 發表于:1/2/2019 醫護機器人產值將破千億 但尚有成本和性能的挑戰 11月9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期間,“2018上海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隆重舉辦。會上,醫谷記者有幸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助理何黎明博士,了解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現狀。 發表于:12/30/2018 手術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新疫苗等新技術將塑造未來醫學樣貌 英國皇家外科學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指出,拜藥物、疫苗接種和基因學進步之賜,未來許多人不必開刀就能治療癌癥或關節疾病。手術技術的發展也能讓創傷更小、患者更快痊愈,而且將有更多患者愿意采取預防措施來阻止疾病惡化。 發表于:12/30/2018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