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與制造相關文章 集度汽車計劃未來5年投資500億元生產智能汽車,首款車明年亮相 與非網4月25日訊,近日,百度與吉利的合資企業集度汽車的CEO夏一平透露,集度計劃未來5年投資500億元生產智能汽車。 發表于:4/25/2021 華為說好不造車,沒說不做帶頭大哥 4月17日晚間,北汽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極狐宣布阿爾法S上市,采用華為快充技術,充電10分鐘,續航197公里,其智能座艙搭載鴻蒙OS操作系統。同時,極狐還發布了搭載華為高階自動駕駛ADS系統的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該車搭載了華為提供的全套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也是首款搭載華為激光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緊接著,4月20日上海車展期間,華為在其線下門店銷售塞力斯的一款SUV,該車搭載了華為的電驅動系統、音頻技術和物聯網系統。 發表于:4/25/2021 集度汽車計劃投資500億元生產電動汽車,三年內推首款車型 據路透社報道,百度與吉利的合資企業集度汽車CEO夏一平透露,集度計劃未來5年投資500億元生產智能汽車。 發表于:4/25/2021 專注AI視覺芯片,安霸在車用市場如何攻關? 關于安霸(Ambarella),了解安防攝像市場的人大概都會知道。確實,在IPC市場安霸在圖像質量、硬件集成和軟件系統等方面都有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很有知名度。 發表于:4/25/2021 Microchip發布用于大型超寬觸摸屏的車用單芯片解決方案 為了更好地滿足車載用戶界面安全、直觀和易用的需求,設計人員一直致力于將汽車儀表板、中控臺和副駕駛顯示屏整合至超寬屏幕。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maXTouch® MXT2912TD-UW觸摸屏控制器,以簡化電動汽車(EV)、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高檔汽車中常用的超寬屏幕的系統開發。這是業界首款經過車用認證的單芯片解決方案,支持最大45英寸的顯示屏和極寬的寬高比,同時也支持液晶顯示器(LCD)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技術。 發表于:4/25/2021 聯電28nm也準備擴產 為解決當前供應最吃緊的28 納米制程晶圓代工產能,市場傳出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正與包括聯發科、聯詠、瑞昱等3 大IC 設計公司討論投資產能合作的情況,以進一步滿足現階段的市場需求。 發表于:4/25/2021 成熟制程or先進制程,哪個更缺產能? 上周,臺積電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在談到產能話題時,該公司總裁魏哲家表示,半導體產業產能短缺情況將延續至明年,成熟制程更可能緊缺到2022年。在全球成熟制程產能嚴重短缺的情況下,臺積電也罕見地擴充了成熟制程產能。魏哲家表示,預期今、明年成熟制程缺貨情況將持續。該公司新產能要到2023 年才會釋放出來,屆時能提供更多產能給客戶,并讓成熟制程產能吃緊情況稍獲緩解。 發表于:4/25/2021 Gartner:2020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10.4% 【2021年4月23日】根據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的初步統計結果,全球半導體收入在2020年達到4662億美元,相比2019年增長10.4%。 發表于:4/24/2021 Cadence 推出全新 DSP面向高端應用和始終在線應用 中國上海,2021 年 4 月 23 日——楷登電子(今日宣布,現已擴展其廣受歡迎的 Tensilica® Vision DSP 產品系列,面向嵌入式視覺和 AI 應用推出兩款全新的 DSP IP 處理器。與前一代產品 Tensilica Vision Q7 DSP 相比,旗艦 Cadence® Tensilica Vision Q8 DSP 具備業界領先的每秒 3.8 萬億次操作算力(TOPS),可為汽車和移動市場中的高端視覺應用和成像應用提供雙倍的性能、內存帶寬和能量效率。而 Tensilica Vision P1 DSP 則是針對消費市場中的始終在線(Always-on)應用和智能傳感器應用進行了優化,提供了一種非常節能的解決方案。 發表于:4/24/2021 聯發科準備推出4nm處理器天璣2000 最快今年年底開始生產 據國外媒體報道,已推出了多款天璣系列5G智能手機處理器的聯發科,在準備推出4nm處理器天璣2000。 發表于:4/24/2021 谷歌又一顆自研芯片曝光 Google在一次獨家采訪中向CNET透露,目前有數千種芯片正在Google數據中心中運行。如果您今天上傳視頻,幾乎可以肯定的是Argos芯片會對其進行處理,以便可以在世界各地觀看。一個特別的好處是:當它處理高分辨率4K視頻時,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完成,而無需花費幾天的時間。 發表于:4/24/2021 聯電晶圓代工報價7月再漲15%!MCU大廠盛群宣布暫停接單 DARPA在新聞稿中指出,SAHARA是一項重要計劃,旨在支持國防部研究與工程部副部長USD(R&E)領導的國防部(DoD)微電子學路線圖,以定義,量化和標準化安全性,同時加強國內半導體制造。快速確保商業微電子原型(RAMP-C)和最新的異構集成原型(SHIP)項目也是DoD路線圖不可或缺的部分。 發表于:4/24/2021 國產55nm NOR閃存量產:壽命不低于10萬次 雖然在NAND閃存領域國內還要落后不少,但在NOR閃存市場上,國內公司實力不弱,兆易創新是全球第一大NOR閃存供應商。 發表于:4/24/2021 投資28.9億美元,臺積電計劃擴增南京廠28nm產能 4月22日,臺積電宣布將投資28.9億美元,以提高產能應對全球芯片短缺問題。臺積電在一份簡短聲明中稱,其董事會已批準這筆開支,用于部署成熟制造技術,從而進一步提高產能。目前,臺積電還未對這筆投資進行詳細說明。 發表于:4/24/2021 礦工危機!巨頭英偉達限制GPU硬件 作為老牌芯片巨頭,英偉達近期動作不斷,包括斥資400億美元收購芯片設計公司ARM,發布了首款基于ARM架構的數據中心處理器Grace、可以測試使用英偉達AI芯片的自動駕駛汽車的平臺Omniverse、客戶可根據需要免費租用的DGX Station迷你超算、用于數據中心計算的Bluefield 3數據處理單元(DPU) ,以及用于自動駕駛汽車的Atlan芯片等。顯然,英偉達正橫跨多個領域布局,打造屬于自己的“元宇宙”(metaverse,或稱虛擬世界)。 發表于:4/24/2021 ?…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