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美光科技業績好于預期 公司高管稱明年芯片短缺會慢慢緩解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美光科技公布一財季財報,業績好于華爾街預期,因為數據中心、電動汽車需要大量芯片。 發表于:12/22/2021 2021:智能手機高端市場的變局之始 2021年智能手機市場第三季度的數據基本可以代表整個市場的格局。在芯片短缺的影響之下,全球智能手機Q3出貨量下降6%,三星依然穩居榜一,蘋果重回第二,小米、OPPO、vivo緊隨其后。 發表于:12/22/2021 全球94%的內存芯片被美韓三家公司壟斷 “5G帶動半導體需求增加,加上地緣政治和疫情驅動恐慌性備貨,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依然存在。” 發表于:12/22/2021 浦東“中國芯”出圈 全球排名從“無名之輩”到“第一梯隊” 近年來,我國高端科技成績中最亮眼的無疑是芯片。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第三季度最新報告出爐。報告顯示,Q3展銳在全球智能手機AP市場占有率達10%,首次達到兩位數。 發表于:12/22/2021 三星拿下特斯拉訂單:打造全新車載電腦芯片 近日,據外媒報道,三星已經開始為特斯拉高級輔助駕駛系統FSD生產車載電腦芯片,并著手為自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市場開發全新車載電腦產品。 發表于:12/22/2021 蘋果iPhone 14的爆料隨之增多,而A16新款芯片目前也在馬不蹄停的準備當中 相信有一直關注明美無限至今的果粉們應該都了解了,iPhone作為蘋果最暢銷的產品,他們的重心主要是放在下一代iPhone的打造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蘋果應該會在2022年的下半年推出新款的iPhone 14,隨著時間越來越逼近,關于蘋果iPhone 14的爆料隨之增多,而A16新款芯片目前也在馬不蹄停的準備當中! 發表于:12/22/2021 四維圖新將打造國內領先面向自動駕駛的高精度地圖應用 “伴隨汽車產業變革進入深化期,汽車半導體中國芯的發展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和挑戰。”在2021第十六屆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上,四維圖新CEO程鵬說到。 發表于:12/22/2021 Lightelligence光處理器可實現百倍于GPU的Ising模型解題性能 雖然英特爾和 IBM 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和研究機構,一直在探索利用光計算的新方式。但該領域的獨到創新,往往來自于初創企業。EE Times 報道稱:光計算初創企業 Lightelligence 開發了一款獨特的處理器,在計算一些最具挑戰性的數學問題時,其性能可達普通 GPU 百倍的水平。 發表于:12/22/2021 專精特新企業中科馭數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科馭數近日宣布完成數億元規模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麥星投資和昆侖資本聯合領投,老股東靈均投資、光環資本追加投資,距上次A輪融資不過5個月。所籌資金將用于DPU芯片的研發和量產、以及市場開拓。 發表于:12/22/2021 中科馭數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第二代DPU芯片完成研發設計 DPU芯片設計企業中科馭數今日宣布完成數億元規模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麥星投資和昆侖資本聯合領投,老股東靈均投資、光環資本追加投資。這是繼7月底完成A輪融資之后,中科馭數今年獲得的第二筆更大規模的數億元融資。所籌資金將用于DPU芯片的研發和量產、以及市場開拓。 發表于:12/22/2021 藍牙技術助力改善醫療運營和患者護理 除了公眾接觸風險通知系統(ENS)和安全復工解決方案之外,藍牙技術聯盟正不斷在增強患者護理和優化醫療設施的技術上發力。這些應用于醫療領域的新技術通過改善住院前、住院期間和住院后的護理體驗,能夠提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此外,優化醫療設施運營的智能醫院還可以通過自動化系統為醫護人員提供幫助,并降低業務運營成本。 發表于:12/22/2021 昉·驚鴻7110高性能RISC-V視覺處理平臺明年Q2量產 近日,賽昉科技參加了在上海臨港舉辦的首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并且參與了演講和圓桌論壇環節。 發表于:12/22/2021 首款國產UTG折疊屏手機驚艷 “這可能是目前全球最好的折疊屏手機。”作為一名擁有千萬粉絲的數碼博主,Marques Brownlee很少會在評測中給出過于主觀的評語,但對于OPPO Find N,他并沒有吝惜贊美之詞。 發表于:12/22/2021 我國自主研制的首款安全芯片發布 12月18日,第四屆軟件定義互連技術與產業創新聯盟大會暨軟件定義互連創新應用大賽在新區舉行,大會采用“線上+線下”方式,旨在聚集國內軟件定義互連技術領域優質創新資源,進一步推進軟件定義互連產業生態構建,打造信息技術產業“高地”,為濱海新區加快“中國信創谷”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發表于:12/21/2021 熱點丨OPPO首顆6nm自研NPU芯片或將改變芯片戰局 定制化的傳感器需要SoC做相應的配合,但大的SoC研發周期非常長,傳感器需要的時間非常短,兩者很難尋求平衡。 發表于:12/21/2021 ?…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