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一種窄波束測控裝備車船搖隔離方法 針對車載/船載狀態下的窄波束測控裝備的“動中測”測控需求,提出一種“位置環+車船搖前饋補償+陀螺穩定環”的車船搖隔離方法,并對該方法的船搖隔離度和車搖隔離度分別進行仿真分析,仿真結果表明,采用該方法時,船搖隔離度能達到50 dB以上,車搖隔離度能達到20 dB以上;利用該方法對船搖條件下的高速運動目標跟蹤性能進行仿真,仿真結果表明,跟蹤誤差滿足窄波束測控裝備的跟蹤要求。 發表于:2024/2/20 基于UVM的異步接口CAN控制器驗證平臺 針對帶有異步接口的CAN控制器,設計實現了一種基于UVM的隨機化、可重用的功能驗證平臺。該平臺使用面向對象的UVM類搭建,代碼可重用性更強,開發周期更短;引入隨機化程度更高的激勵加快功能驗證的收斂速度,且更加貼近芯片的實際應用場景;自動化比對機制可以實時地輸出結果報告,便于問題的定位和調試。平臺獨創性地實現了CAN總線代理器和異步接口驅動器兩個組件,兼容CAN 2.0B標準協議和Intel/Motorola異步接口時序,實現了平臺與DUT的數據交互。實驗結果表明,設計驗證平臺可以有效驗證待測設計異步接口CAN控制器。 發表于:2024/2/20 寧德時代揭秘小米SU7麒麟電池 寧德時代揭秘小米SU7麒麟電池:電芯泄壓閥和極柱同時倒置,量產車型首次 發表于:2024/2/20 激光雷達開年大戰,讓智駕的2024更有火藥味 激光雷達開年大戰,讓智駕的2024更有火藥味 1月1日,何小鵬宣布XNGP已覆蓋全國243座城市,2月2日,鴻蒙智行宣布,問界車型智駕系統升級,高階智駕實現覆蓋全國99%路段,大城市到小鄉村都能用。 春節期間,我體驗了小鵬G6的智駕功能,可用路段幾乎不用接管,車道線、紅綠燈等均能正確識別。能夠大幅提升出行體驗的智能駕駛,成長速度比我們想象中快得多。 發表于:2024/2/19 高合員工稱今起工廠不能進入,上月工廠已進入半停工狀態 高合汽車工廠一位員工今日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今日起,高合汽車工廠不允許進入。 這名員工還稱,自今年 1 月份起,其所在工廠已進入半停工狀態,至今未生產過一臺車,以往每天生產超 80 輛。對此高合汽車方面暫未回復。 發表于:2024/2/19 廣汽集團布局低空市場 推動飛行汽車項目 據悉,廣汽集團與廣州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下文簡稱“廣州空港委”)、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下文簡稱“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億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億航智能”)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發表于:2024/2/14 恩智浦推出新一代兩輪車數字儀表盤參考平臺 ? 電氣化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為汽車行業的各個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兩輪車,以及各種級別和價位的摩托車、代步車和電動自行車。雖然傳統內燃機(ICE)驅動的摩托車和代步車占主流,但燃油價格高漲和消費者對經濟實用的追求,讓電動汽車(EV) 車型日益走俏。 發表于:2024/2/9 碳化硅電子熔絲演示器為設計人員提供電動汽車電路保護解決方案 早在十多年前,電動汽車就已經引入400V電池系統,現在我們看到行業正在向800V系統遷移,主要是為了支持直流快速充電。隨著電壓的提高和從400V系統中學到的經驗教訓,設計人員現在正專注于增強高壓保護電路的性能并提高可靠性。他們正在重新評估使用熔絲、接觸器或繼電器的現有解決方案,以尋找響應速度更快、穩健性更強且可靠性更高的解決方案,如熱熔絲和電子熔絲(即E-Fuse)。 發表于:2024/2/9 泰克助力汽車測試及質量監控實現效率和創新最大化 參加 2023 年汽車測試及質量監控博覽會不僅僅是關于展示汽車技術最新、最偉大的成就,還涉及推動行業創新的前沿工具和技術。在這篇博客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博覽會上一些激動人心的演示,這些演示有望對汽車測試及質量監控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發表于:2024/2/9 巨磁阻多圈位置傳感器的磁體設計 基于巨磁阻(GMR)傳感技術的真正上電多圈傳感器必將徹底改變工業和汽車用例中的位置傳感市場,因為與現有解決方案相比,其系統復雜性和維護要求更低。本文說明了設計磁性系統時必須考慮的一些關鍵因素,以確保在要求嚴苛的應用中也能可靠運行。其中還介紹了一種磁性參考設計,方便早期采用該技術。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多圈傳感技術以及一些關鍵應用領域,例如機器人、編碼器和線控轉向系統。 發表于:2024/2/9 采埃孚獲L4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全國首張!采埃孚獲L4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已通過42個場景考核 發表于:2024/2/8 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 32.3GWh 同比增長 100.2% 1 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 32.3GWh 同比增長 100.2%,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位列前三 發表于:2024/2/8 中國車載芯片9成靠進口,10年實現國產替代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引領世界,但芯片成為軟肋。在車載芯片領域,日美歐大型企業具有優勢,中國國產比例僅為1成左右。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針對70種以上的車載芯片制定自主技術標準,促進汽車廠商搭載本國產品,構建自主的芯片供應鏈…… 中國政府將在2030年前針對70種以上的車載芯片制定自主技術標準。在車載芯片領域,日美歐大型企業具有優勢,中國國產比例僅為1成左右。中國計劃在10年內促進企業間合作,形成以國產產品代替海外大企業進口的態勢,構建不受美國出口管制等影響的國內供應鏈。 發表于:2024/2/6 圖森未來發送24臺GPU被美國緊急攔截 2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稱,中國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圖森未來”向澳大利亞(不屬于該AI芯片“禁止出口”的國家名單)發送24臺A100 GPU被美國攔截引起了很多的關注。 按照美國的說法,擔憂這些高性能GPU可能會被轉售到中國,進一步推進中國在其他重要領域的自主技術發展。 報道中提到,雖然“圖森未來”對此向相關方進行了解釋和說明,但依然沒有獲得放行。 事實上,自2022年10月,美國就開始限制了英偉達A100/H100等高性能計算芯片的對華出口。 發表于:2024/2/6 中國加大研發解決汽車芯片“軟肋” 據《日本經濟新聞》5日報道,目前中國汽車芯片的國產率僅一成左右,因此中國計劃在10年內加大企業研發力度,形成國產替代進口的態勢,構建不受美國出口管制影響的國內供應鏈。 報道稱,在中國從世界銷量最大的“汽車大國”成為世界領先的“汽車強國”的背景下,芯片成為了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軟肋”。 發表于:2024/2/6 ?…515253545556575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