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的最新預測報告指出,預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資本支出將同比增長24%,達到1230億美元。在2025 至2027 年之間,半導體制造業者對于半導體設備的資本支將達到創紀錄的4000億美元,其中以中國大陸、韓國、中國臺灣地區支出最多。
SEMI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Ajit Manocha 表示:“2025 年全球 300 毫米晶圓廠設備支出預計將大幅增加,為半導體制造業投資創下三年紀錄奠定了基礎。全球對芯片的普遍需求正在推動設備支出,無論是針對人工智能應用的前沿技術,還是由汽車和物聯網應用推動的成熟技術。”
從具體的區域表現來看,SEMI表示,中國大陸在自給自足的國家政策推動下,未來3年中國半導體廠商對于半導體設備的資本支出額超過1000億美元,將持續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但報告也補充道,中國半導體廠商的設備支出將從今年的創紀錄的450億美元下滑至2027年的310億美元。
韓國由于存儲芯片制造大廠三星及SK海力士的助力,預估未來3年的半導體設備資本支出額將達810億美元。
中國臺灣地區得益于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大廠的持續投入,將推動其在未來3年內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資本支出額達到750億美元。需要指出的是,臺積電目前也在美國、日本與歐洲設廠。
美洲地區的半導體設備資本為630億美元,日本為320億美元,歐洲270億美元。
SEMI的這一預測,對于ASML、應用材料、科磊、泛林集團、Tokyo Electron等半導體設備大廠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