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消息,日前步長制藥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推進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戰略發展,公司擬參與投資蘇州元禾璞華智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蘇州元禾璞華”或“投資基金”),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認購蘇州元禾璞華 5,000萬元的合伙份額。
(圖源公司公告)
據了解,蘇州元禾璞華成立于2020 年 11 月 23 日,主要關注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同時,也關注在信息制造及應用環節的基礎軟件、核心算法及集成電路的創新應用領域等。目前累計投資集成電路項目超100個,包括:韋爾股份(豪威科技)、思瑞浦、瀾起科技、恒玄科技、芯朋微等。
公告顯示,本次募集前該基金規模為31.1億元,本次募集后預計募集規模增加至42.58億元。
蘇州元禾璞華主要合伙人分別是蘇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比例24.11%;上海清恩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比例12.86%;蘇州市創新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合伙),出資比例9.64%;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比例8.04%;南京浦口智匯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比例6.43%。
目前智芯基金對外投資項目共23個,在今年年初,其剛剛完成了三期人民幣基金的最終關賬,總規模超過42億元,超募30%以上。今年4月份,其在半個月內就收獲了4個項目科創板IPO的成績,分別為唯捷創芯、峰岹科技、納芯微以及帝奧微。
為何步長制藥跨界布局半導體產業?原因可能在于消費電子、物聯網、智能汽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促使半導體產業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投資領域。
據全球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統計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IC設計產業的營收總計達到5,950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26.3%。其中,韓國三星集團排名第一,年營收增長達到28%。臺灣IC設計大廠聯發科則搶進排名第七位置,年營收增長高達60.2%,AMD的營收增長最大,增長了68.6%。
而國內的IC設計企業海思因為不可抗力,2021年營收大跌81%,從2020年的82億美元,下降到2021年的15億美元。紫光展銳營收大幅增長,2021年營業收入為17億美元,同比增長 78%。
多家企業跨界半導體
需要注意的是,步長制藥并不是第一個跨界布局半導體的企業,近年來,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火熱,越來越多來自其他領域的企業跨界布局,搶食半導體市場“大蛋糕”。
如格力、美的、海信等家電巨頭早早就踏入了半導體領域,并已經小有成就。
2018年,格力宣布斥資500億元造芯,同年成立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并且出資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的項目,持有聞泰科技9.85%股份。
到了2021年6月,格力表示,格力的自研芯片已經投入使用,年產量1000萬顆。2018年至今,4年的時間里,格力在芯片領域成果斐然。
而海信早在2015年就發布了其第一代視頻處理器芯片——“信芯”,并且不斷更新。就在今年1月,海信發布第五代畫質芯片(型號:HV8107),這也是國內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芯片。目前,該產品已經實現量產,并且搭載在海信的MiniLED電視85U9H上。根據海信的官方介紹,內部集成兩路CPU,NPU算力達到1.2TFLOPS。
2019年,海信再度加碼半導體產業,投資5億元,與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信芯微,主要研發智能電視SoC芯片和AI芯片。據報道,2020年,信芯微的TCON芯片(屏端驅動芯片)出貨量累計已經達到1億顆。
2018年,美的成立上海美仁繼續進軍家電新品,主要業務包括MCU、功率芯片、電源芯片和IOT芯片,2021年其MCU產品量產達1000萬顆。就在今年1月,上海美仁總經理劉凱預計,美的在2022年的芯片將達到8000萬顆。
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為了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開始進駐半導體產業。
2018年4月,阿里全資收購嵌入式CPU設計公司杭州中天微系統,并以此為基礎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2019年9月,阿里巴巴第一顆自研芯片AI推理芯片含光800發布;2021年年初,平頭哥自研的玄鐵910芯片正式落地,RISC-V架構的設計打破了以往被ARM架構壟斷的市場。
騰訊進軍半導體產業稍晚,此前騰訊主要以投資的方式進軍半導體產業,2016年11月,騰訊與阿里一起參與領投了可編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的2300萬美元C輪融資。
2018年,AI芯片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就獲得了騰訊領投的Pre-A輪3.4億元人民幣投資。
直到2020年,騰訊才成立了深圳寶安灣騰訊云計算有限公司,這也預示著騰訊開始著手準備自研芯片。
2021年11月3日,在2021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透露,面向業務需求強烈的場景,騰訊有著長期的芯片研發規劃和投入。披露了騰訊自研的3款芯片,分別是AI 推理芯片“紫霄”,視頻轉碼芯片“滄海” 以及智能網卡芯片“玄靈”。
從結果上看,騰訊、格力等其他行業巨頭涉足半導體產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不過這些企業本身業務就有和半導體產業相結合的部分,如格力進軍的是和空調主控MCU芯片的半導體領域,成功自研MCU芯片后可為自家空調產品提供有利的保障,騰訊自研的三款芯片也可以用在自家的服務器產業中。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半導體產業,自然會吸引來更多的企業來進行投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半導體行業并不是短期內就能獲得回報的行業,很多半導體企業在經歷多年虧損后才迎來盈利,并且半導體行業還需要長期的規劃和人才儲備能力。
因此,如果步長制藥真想要在半導體領域深耕的話,需要認真考慮下,自身在半導體產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當然,如果步長制藥只是想以投資者的身份入局,就不用考慮那么多了,隨著步長制藥的入局,涌入半導體賽道的資金越來越豐富,對于半導體企業而言,在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的同時,更需要沉下心來實現技術突破,以進一步推動半導體國產化進程,早日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