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各地在“能耗雙控”背景下“限電停產”愈演愈烈,席卷江蘇、浙江、廣東等十余個省份,波及印染廠、污水處理廠、化工廠、化纖廠等近十個行業,大批上市企業回應限電影響,上千家工廠遭遇臨時停工。
與非網總部所在的蘇州正是這波限電策略的重要受眾,而筆者大概是在上周六早上(9月26日)接到關于限電的通知。
出于對行業的敏感性,筆者開始搜索半導體企業在蘇的受影響情況,我們發現蘇州、昆山多家電子廠已經宣布因限電停產至9月30日,而早上偶遇在自動化設備制造廠做研發的師弟,得知他們已經提前放國慶,10月4日開始恢復上班這一消息,也側面印證了限電對工廠型企業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蘇設廠的臺商不在少數,我們通過統計臺廠可以大致了解蘇州半導體產業相關的企業受影響的情況如何。
通過統計,我們發現此次限電影響已經波及半導體產業鏈的多個方向,但不同的細分領域,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拉閘限電背后并非“大棋論”
對于拉閘限電的背后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國家在下一盤大棋,而這盤棋的背后是一場國際商品定價權爭奪戰。
也許這樣的言論可以讓部分湊熱鬧的人樂于接受,但靜心一想,這樣帶節奏的言論會給中國造成什么樣的“國家形象”,至少在WTO框架下,個人認為這種反智言論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果不其然,28日晚央視網就出來辟謠了,直言“大棋論”頗具誤導性,并解釋了限電的背后原因:“此輪多地限電主要還是受全國性煤炭緊缺、燃煤成本與基準電價嚴重倒掛、聯絡線凈受能力下降等因素影響。當前國內動力煤、煉焦煤產能明顯收縮,加上煤炭進口量減少,蒙煤通關量偏低,電煤供給短缺明顯。這跟我國經濟復蘇伴生的高用電需求,顯然不匹配。另外,部分地方緊急限電,還跟沒把握好產業升級節奏、沒做好平時能源管理工作、沒跳出運動式減碳窠臼有關。”
半導體制造廠都是“電老虎”
事實上,很早以前筆者就寫過一篇題為《臺積電產能爆滿暫停報價的“三個理由”》的文章,里面就提到了以臺積電為例的半導體相關晶圓制造環節用水、用電量之可怕,人們甚至用“吞水獸”、“吞電獸”來形容這些晶圓制造廠。
圖源 | Nikkei Asian Review
就拿臺積電來說,它的用電量占全臺灣用電量的5%,去年《天下雜志》就指出,臺積電引入EUV制程之后,將增加超過一個核四廠的用電量,未來臺積電用電量將倍增,達到全臺灣用電量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知,半導體相關制造廠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電老虎”,被列入限電名單也就很容易理解。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目前像蘇州和艦、南京臺積電等晶圓廠其實沒有受到此輪限電的影響,這是因為對于晶圓廠來說,停電的損失是非常慘重的。舉個例子,2018年3月,三星位于 Pyeongtaek(平澤市)的閃存工廠出現停電事故,時長持續半小時,就造成了5000~6000片晶圓的損壞,是三星當月產量的11%。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晶圓廠是絕對不會停電的。
當然,我們不是說半導體制造的其他環節停電影響就小,以本次受影響的封測廠為例,它的產線也是長年連續運轉的,通常設備一年只停一次用來檢修維護,我們稱之為歲修,因為關停一次,對設備的損耗與壽命有重大影響。除了給產線上的每臺設備都做一次測試外,重啟設備要先用試驗芯片測試設備的穩定性,然后小批量試產再測試一遍,再加上準備物料,這是一個大工程,全廠至少要折騰大半個星期才能重啟產線。
綜上,半導體制造線不僅是只“吞電獸”,還是一只惹不得的“電老虎”。
限電恐帶動芯片漲價潮的源頭分析
半導體制造業耗電大,因此成為本輪限電的一部分。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于疫情、自然災害以及汽車供應鏈失調導致的,半導體器件的交貨時間越來越瘋狂,有的芯片交付需要一個季度,有時則需要一年。與此同時,芯片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比如,9月27日,意法半導體發布了今年的第三次漲價通知,將在2021年最后一個季度提高所有產品價格,包括現有的庫存;9月,安森美發布第二輪漲價函,表示對部分產品進行漲價,此次漲價將于10月初生效,新價格將適用于新訂單和現有積壓訂單;賽靈思方面也宣布,針對2021年11月1日及之后所有當前和未來的訂單漲價,包括Versal M系列漲價10%,其他產品漲價20%;而近期價格漲幅最高的是聯發科,計劃從11月1日起上調部分芯片解決方案的價格,特別是包括MT7668和MT7663系列在內的Wi-Fi解決方案的價格,上調幅度最高可達30%……
圖源 | WCCFtech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已有30多家半導體企業發布了價格調整函,產品價格漲幅在10%至30%之間”。
這些都代表著目前半導體器件供低于求的現狀,而此次限電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供需的不平衡性,有機構認為限電對半導體價格的影響將在今年10月份得到體現。前面這種因素固然存在,但筆者認為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不是長期規律性地限電,產能影響就不會太大,但這背后能源的緊缺,包括轉換為電能的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緊缺才是未來持續漲價潮的源頭。因為能源的緊缺必定會帶來從原材料層級開始的連鎖漲價行為,層層傳遞,醞釀一場超級漲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