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禁令于今日生效,一些影響正在顯露出來。臺媒的報道指出,有業者認為,“華為禁令”將成為全球電子業傳統旺季的“最大變數”,尤其是半導體鏈影響最大,從上游IC設計到晶圓制造,及后段封測都受沖擊。因應后續無法再出貨華為,高通擬發動價格戰搶非華為訂單,聯發科也將面臨“挑戰”;京元電、矽格等封測廠擴產計劃也喊停…
8月17日,美國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要求所有使用到美國技術半導體芯片的廠商都需要經過美國政府許可,才能出貨給華為,還對所有受出口管理條例(EAR)約束的項目都規定了許可證要求。這一次的收緊限制,切斷了華為通過第三方公司取得美國芯片和技術的“后路”。
禁令成供應鏈最大變數
經濟日報報道指出 ,自禁令宣布以來,全球電子業受影響頗大,尤其是半導體鏈影響最甚,從上游IC設計到晶圓制造,及后段封測都受沖擊。
一般來說,供應鏈的傳統旺季在每年7月末起,而今年由于禁令影響,華為大舉拉貨,打亂了傳統旺季的節奏。
“禁令將成為全球電子業傳統旺季的最大變數?!庇袠I者指出,由于華為供應鏈近期忙著趕在大限倒數計時沖刺出貨,受惠急單效應,臺積電、聯發科8月合并營收都交出歷史新高佳績,預計禁令生效之前,出貨動能不會停止。
不過,眼看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令將自美東時間的9月15日正式生效,各廠商在未獲許可前不得供貨華為,因此預計9月中旬短期急單涌入現象將逐漸歸于平淡,之后各廠得各憑本事,填補華為訂單的空缺。
有分析指出,華為供應鏈中,除臺積電外,其他華為協力商都將面臨“空窗期”,如何快速渡過這一尷尬的局面就要看各廠的接單能力了。
以聯發科為例,8月合并營收327.2億元(新臺幣,下同),創公司成立23年來新高,優于市場預期的310億元左右,月增率高達22.6%,但營收公布隔天(11日)股價并未隨接單利好飄紅,終場下跌4元、收595元,三大法人同步超賣[1],反映市場擔憂后續華為訂單消失之后,對基本面的影響。
與此同時,業界也傳高通擬發動價格戰搶市,填補華為訂單缺口的消息,預計未來與聯發科的競爭更加激烈。不僅臺系IC設計龍頭聯發科與華為關系密切,IC設計“二哥”聯詠、“三哥”瑞昱也都有供貨華為,其他包括立積、敦泰等也是華為供應鏈,華為禁令生效后,對中國臺灣地區IC設計業產生的后座力最大。
晶圓制造方面,臺積電停供華為后,產能快速被蘋果、AMD、英偉達等大廠補位吃下,受影響程度相對小。法人認為,受華為禁令影響,臺積電9月合并營收將略低于8月,但仍將站穩千億元之上,本季合并營收仍可寫單季新高。
此外,臺積電重心轉至全力為蘋果趕制新iPhone所需A14處理器,加上Q4也加入生產蘋果自家開發用于筆電的處理器,預料下季營收仍維持成長,績創單季新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止芯片,其他的電池、PCB板材等其他零組件的供應商也將受到波及。
日韓廠商無法避免影響
本月早些時候,市調機構指出,禁令也將沖擊日、韓廠商。
日本單索尼(Sony)一家,每年就供應華為大量的智能手機用的圖像傳感器。韓商方面,因禁令沖擊,三星和SK Hynix短期內業績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據悉,華為每年向SK Hynix采購額達到3萬億韓元,占后者營收的11.4%;向三星電子采購的部分雖然只有3.2%,但價值約為7.4萬億韓元。
外媒:歐洲廠商不用美國技術一樣會受到波及
在供應鏈全球化的今天,歐洲無法在中美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中獨善其身,歐盟成員國被迫在與重要安全盟友和全球貿易伙伴的關系之間取得平衡。這一次美國升級對華為禁令下,歐洲供應商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外媒上個月的報道指出,雖然將華為作為大客戶的歐洲芯片制造商并不十分依賴于美國技術,但業務仍有可能受到沖擊。
報道指出,由ST(意法半導體)和AMS AG等歐洲芯片制造商生產的大部分電子零部件最終會被都用于華為智能手機。也就是說,就算華為不向美企采購轉向歐洲廠商,但如果歐洲廠商提供給華為的這些零部件在生產過程中的某一環使用了美國技術或知識產權也可能觸發新規,而華為手機的生產仍可能會受到影響。
經紀公司Liberum在電子郵件中表示:“如果華為無法為其手機采購其他零部件,那么ST的收入將會下降6%?!?/p>
“在手機領域,歐洲半導體行業更容易受到蘋果的影響,而不是華為?!睈鄣仙顿Y研究公司TMT產業全球主管Dan Ridsdale說:“蘋果手機市場份額的變化總是會影響到芯片供應?!?/p>
報道指出,總部位于奧地利的AMS AG所生產的3D傳感組件等產品并不依賴于美國軟件或技術設備。
不過,摩根大通分析師Sandeep Deshpande在一份報告中稱,由于供應鏈全球化的背景下,只要“華為手機無法出貨”,相關限制仍將對AMS AG業務產生影響。
因此,AMS AG方面表示將評估美國最新限制的影響,并補充說:“目前我們無法推測這些限制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產品。”
包括英飛凌、Dialog半導體和恩智浦等歐洲芯片廠商則表示將密切關注因禁令帶來的后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