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中國電科院是如何服務和推進電網高質量發展的 郭劍波:2018年中國電科院創新驅動戰略成果豐碩。核心業務指標再創佳績,1項全國第一、5項行業第一、8項公司第一,6項刷新中國電科院歷史紀錄。重大國家級項目立項獲歷史最好成績,獲批牽頭6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全國企業中排名第一。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方面,中國電科院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集成)項目獲批。超前謀劃,整合人工智能相關三大專業,公司首個人工智能所獲批成立。國家級標準驗證檢驗檢測試點工作通過驗收,成為首批國家級標準驗證檢驗檢測試點單位,是電力行業唯一入選單位。連續12個季度技術服務滿意率達100%,推動重大技術服務嵌入公司業務流程。 發表于:2/21/2019 基于改進前饋統一潮流控制器功率協調控制 統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是目前最先進的柔性交流輸電系統技術。分析UPFC工作在潮流控制時的有功/無功功率平衡,提出一種改進實時功率協調控制方法,通過在UPFC并聯側變流器的有功、無功控制環路中增加改進實時前饋電流,減小動態過程中不平衡功率引起的過電壓。基于RT-LAB的硬件在環仿真結果表明,相比現有常規協調控制方法,所提方法減小了潮流控制和系統故障時送端電壓和直流電容電壓的過電壓,提高了系統故障后恢復速度。 發表于:2/21/2019 國網冀北電力柔性交直流配電網示范工程建設紀實 1月8日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氣溫已下降到零下22攝氏度,在通往阿里巴巴張北數據中心的道路兩邊,厚厚的積雪還沒有融化,一座座白色風機高高聳立,一片片光伏發電板整齊劃一地排列在草原之中。 發表于:2/19/2019 絕緣子行業調整向低能耗、智能裝備型轉變 隨著能源互聯步伐加快,特高壓的規劃與建設日漸完善。作為在架空輸電線路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絕緣子,在電力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意義不言而喻。為此,電氣制造企業紛紛推動絕緣子產業發展由粗放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推進絕緣子制造產業結構調整,由高能耗、勞動密集型,向低能耗、智能裝備型轉變。 發表于:2/19/2019 電網未來:能源互聯網是旗幟+配電網是主戰場+全球特高壓無法實現 關于電網的未來,有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電網會朝著“同步電網數量越來越少、電網規模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最終形成以特高壓(主要是交流特高壓)為骨干網架、全球互聯并統一調度的超級大電網;另一種則認為可再生能源分散化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再加上儲能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將導致電網的消亡。兩種觀點盡管南轅北轍,但卻都認為是建設能源互聯網的結果。 發表于:2/19/2019 與關聯方重組置換資產 岷江水電:推進混改和國網資產整合 2月14日晚間,岷江水電披露了重組預案,擬與關聯方信產集團進行資產置換,并將發行股份向信產集團及交易對方購買資產。交易最終完成后,岷江水電將主要配售電及發電業務相關資產負債等置出上市公司,業務也將由之前的傳統配售電及發電業務,轉變為新型信息通信業務。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信產集團,實控人仍為國務院國資委。 發表于:2/19/2019 大型央企新能源發展提速 去年大唐集團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9.62% 2月15日,中國大唐集團公布,去年中國大唐主動關停落后煤電產能208萬千瓦,核準電源項目430.32萬千瓦中清潔能源占94.91%,投產514.92萬千瓦中清潔能源占52.03%;超低排放機組容量占比接近95%;供電煤耗同比下降3.43克/千瓦時。 發表于:2/19/2019 江蘇蘇州供電公司基于AI技術挖掘電網數據價值 2月13日,江蘇蘇州供電公司運營監測中心數據管理專職顧楊青帶領同事們,對“數海羅盤——基于AI技術的電網數據航海圖”項目層級模塊進行分析討論,為2019年進一步完善項目功能,從而向實用化、市場化邁進打好基礎。 發表于:2/19/2019 數次跨界未果 三變科技再謀重組盯上同行 時隔一年,三變科技再啟重組事項。此次公司將目光瞄準了同處電力行業的宏力達,擬發行股份收購其100%股權,公司股票自2月18日起停牌。 發表于:2/19/2019 一文說清粵港澳大灣區靠什么能源保障? 大力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和布局,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 發表于:2/19/2019 國家電網加速資產整合 全資公司轉型新型信息通信業務 繼前不久入主遠光軟件之后,國網旗下的岷江水電14日晚也披露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置出主要配售電及發電業務,同時定增收購同一實控人旗下的新經濟資產。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要業務將轉變為新型信息通信業務。公司股票將于2月15日起復牌。 發表于:2/16/2019 “陜電外送”高速通道助推“三個經濟”發展 支持陜北能源產業轉型 近年來,陜西省通過加快特高壓電網、織密電力流動經濟網,使“陜電外送”成為推動“三個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發表于:2/16/2019 曾鳴:打破智慧能源發展的“三大壁壘” 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通知,要求4月底前完成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驗收工作。首批示范項目公布近兩年后迎來落地大考。本刊特約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互聯網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曾鳴教授,分析智慧能源發展形勢,探討綜合能源系統落地,分享新一年的期待和展望。 發表于:2/16/2019 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制造強國的宏偉目標,對“大國工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促使我國急需破解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難題。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得以出臺。2月13日,中國政府網全文發布了近日由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發表于:2/14/2019 雄安新區供電公司發布1+3+1+1電網標準體系構建一流綠色智能電網夢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緊跟節奏,掛牌成立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陸續發布“1+3+1+1”電網標準體系建成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的夢,這一年,電網創造,電網智造在雄安新區多處布局,全面發力。直流屋優先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配置儲能設備,既能滿足直流屋內直流電器設備用電需求,也可將光伏發電儲存備用。“能源互聯網小鎮”研究成果獲得新區管委會高度認可,積極與“雄安數字創意小鎮方案”的融合研究,完成智能特色小鎮策劃方案。 發表于:1/30/2019 ?…676869707172737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