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緊跟節奏,掛牌成立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陸續發布“1+3+1+1”電網標準體系建成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的夢,這一年,電網創造,電網智造在雄安新區多處布局,全面發力。直流屋優先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配置儲能設備,既能滿足直流屋內直流電器設備用電需求,也可將光伏發電儲存備用。“能源互聯網小鎮”研究成果獲得新區管委會高度認可,積極與“雄安數字創意小鎮方案”的融合研究,完成智能特色小鎮策劃方案。
創新示范深遠謀劃布局
新區之新,在于創新。
在容城長租公寓低壓直流生態樣板間,27度的室溫,比普通住房要暖和些,更為不同的是,房間內安裝的是圓形針孔狀的插座孔、375伏和48伏的兩臺直流配電箱,冰箱、空調、臺燈等家電也都標有低壓直流標識。
相距不遠的雄安市民中心內,“綠能魔盒”直流屋更加智慧地演示著直流電網這一未來電網發展趨勢。
直流屋優先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配置儲能設備,既能滿足直流屋內直流電器設備用電需求,也可將光伏發電儲存備用。當發電系統不滿足使用時,它的中樞大腦——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統(CIEMS)將調用外部交流電源。相比目前交流電的使用,直流電更安全,節能效益更加顯著,更符合時代潮流走向。
深刻改變新區用電方式的探索不止這一處。
與“綠能魔盒”遙相對應的是電動車無線充電停車位,電動汽車無尾充電,即停即充。更為智能的是旁邊的V2G充電樁。
“通過這個充電樁,客戶在電價低谷時可給汽車充滿電,當汽車閑置時,可在電價高峰時自由選擇將剩余電量‘賣’給電網,賺取差價。”張海龍說,通過相關手機APP,用戶可設置差異化的充放電使用策略,在系統智能控制下自動實現低谷充電、高峰賣電。屆時,電動汽車作為電網補充,可對電網負荷曲線進行削峰填谷。
任何一項看似微小的創新都孕育著深刻改變未來的影響。
這一年,電網創造,電網智造在雄安新區多處布局,全面發力。
“能源互聯網小鎮”研究成果獲得新區管委會高度認可,積極與“雄安數字創意小鎮方案”的融合研究,完成智能特色小鎮策劃方案。
創新電網建設管理模式,建成雄安電網工程建設指揮中心,依托數字化工程管理平臺(EIM),工程設計施工等環節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管理。
應用“大云物移智”等現代技術手段,積極搭建雄安電網“智慧物流”支撐體系,創新實現了數字物流、全景質控、智慧決策等場景。
從雄電加速度主題創客營到小微企業招募再到創新工場成立,公司借勢借智,統籌融匯,創造著一系列世界領先的創新成果,高新前沿技術的示范效應初步顯現。
國家大事,千年大計。隨著《關于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批復,2019年,雄安新區將進一步加快推進規劃建設。
千載難逢的歷史契機,正等待追夢者、奮進者、搏擊者。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滿懷激情的電網建設者將在這里書寫出追夢雄安的嶄新篇章。
工程建設爭分奪秒推進
規劃緊鑼密鼓推進,建設朝夕必爭不停歇。
為了給雄安新區新規劃、新工程騰挪空間,2018年,國網河北電力拼出了“雄安速度”。
5月21日,雄安新區截洪渠項目建設中,他們提前7天完成了涉及的1條35千伏線路和8條10千伏線路遷改,為項目推進起到關鍵作用。
5月26日,又僅用時18小時,他們比計劃完工時間提前6個小時完成了雄安新區首條110千伏線路遷改。為容城污水處理廠擴建爭取了時間。
6月29日,他們反復優化施工方案,遷改工期從40天壓縮至29天,安全高效地在雄安新區完成了國內首例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遷改全面完成,為京雄城際高鐵等雄安新區鐵路交通網絡規劃建設讓出空間。
9月1日,雄安新區的“煤改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他們建立四級管控體系,明確了8個關鍵節點,僅用42天全面完成新區“煤改電”任務,成為河北南網首個完成“煤改電”工作的地區。
有破更有立。在國網河北電力全力推進下,500千伏雄東、220千伏劇村、110千伏河西等重點輸變電工程項目可研前期工作如期開展。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項目獲得河北省發改委核準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