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相關文章 沒有傳感器就沒有現代科學技術 如今,“沒有傳感器就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已然成為全世界公認的觀點,各國將傳感器提到了較高的位置,在發展傳感器產業方面任誰也不想落后于人。 發表于:2018/6/17 MEMS器件讓模仿人體器官更進一步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MEMS器件領先供應商Sensera將其MEMS技術應用到了生物工程領域的新應用。該公司的MEMS技術被Harvard University(美國哈佛大學)用于“打造”微流控器件,以模仿人體器官的功能,包括肺、腸、腎、皮膚、骨髓和血腦屏障。 發表于:2018/6/17 瑞薩電子更新基于模型的開發環境,顯著簡化多核汽車控制微控制器的軟件開發 瑞薩電子株式會社今日宣布對其“Embedded Target for RH850Multicore”基于模型的開發環境進行更新,該環境用于開發汽車控制應用的多核微控制器(MCU)。更新后的開發環境將支持在發動機和車身控制等系統中已經很常見的多周期控制(多個控制周期)系統的開發 發表于:2018/6/17 工業物聯網為傳感器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工業互聯網的實現和發展,離不開傳感器的廣泛應用與技術革新,但反過來看,工業互聯網也為傳感器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市場,工業互聯網與傳感器發展可謂相輔相成。 發表于:2018/6/15 3D打印又出新成員,無人機傳感器了解一下? FT Technologies是一家專門從事超聲波風速傳感器開發和生產的英國公司,該公司近日推出了首款無人機專用3D打印設備。 發表于:2018/6/15 OmniVision發布行業最小、適用于內窺鏡和導管的高清晰醫療圖像傳感器 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 2018年6月11日 –行業領先的數字圖像解決方案開發商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今天在紐約舉辦的美國東部醫療器械及醫療設計包裝博覽會(MD&M East)上發布其高清醫療圖像傳感器家族的最新一員-OH01A。 發表于:2018/6/15 汽車傳感器市場新春天 陶瓷基板應對自如 對于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走向智能化是各界普遍共識。正因此,智能汽車發展熱情高漲,吸引了大批企業及資本參與,普及速度不斷加快。在智能汽車帶動下,汽車傳感器市場迎來發展新機遇。 發表于:2018/6/15 專欄 | 有趣!用計算機視覺技術與PaddlePaddle打造AI控煙項目 每年 5 月 31 日是世界控煙日,百度使用了目標檢測、動作識別、人臉檢測等 AI 技術,基于 PaddlePaddle 做了一個「AI 控煙」項目。 發表于:2018/6/13 氧氣傳感器在高壓氧艙的氧氣監控方法應用 高壓氧艙是進行高壓氧療法的專用醫療設備,按加壓的介質不同,分為空氣加壓艙和純氧加壓艙兩種。高壓氧艙的適用范圍很廣,臨床主要用于厭氧菌感染、CO中毒、氣栓病、減壓病、缺血缺氧性腦病、腦外傷、腦血管疾病等的治療。 發表于:2018/6/12 載重傳感器 車輛空重載檢測利器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對垃圾車、渣土車及貨物運輸車輛的監管有了強烈的需求,為了解決超載、非法運營、亂卸垃圾、拉私活等頭痛問題,保障社會公眾安全及業主利益,多年來大家采用了各種手段,但都無法從源頭、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其中用到最多的就是稱重,但現有稱重方法在使用中普遍出現了容易損壞、誤報等現象,維護成本非常高。 發表于:2018/6/12 超聲波傳感器在水泥廠粉料倉料位測量的解決方案 料倉料位超聲波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來顯示料倉內物科高度(滿倉、空倉或某一高度料位)的一種監控裝置稱為料位器或簡稱料位器。通常在立筒倉上安裝有滿倉(上)和空倉(下)兩個料位器。當進料機將筒倉裝滿時,上料位器即發出相應訊號,使操作人員及時關閉進料機或調換倉號;當料倉卸空,下料位器即發出空倉訊號或警報,以聲光兩種形式催促操作人員迅速采取措施,保證連續正常工作。若將上下料位器與進料機用繼電器相聯,即可做到空倉時自動控制進料機自動進料,滿倉時則自動停止進料。下面我們看看這兩款超聲波傳感器具體優勢; 發表于:2018/6/12 CO的危害以及CO傳感器的應用 一氧化碳(co)是一種對血液,與神經系統毒性很強的污染物,空氣中的一氧化碳(co),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血液內,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hemoglobin,hb)。肌肉中的肌紅蛋白。含二價鐵的呼吸酶結合,形成可逆性的結合物。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不僅降低血球攜帶氧的能力,而且還抑制,延緩氧血紅蛋白(o2hb)的解析與釋放,導致機體組織因缺氧而壞死,嚴重者則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發表于:2018/6/12 地鐵云支付方案解密 地鐵全面進入刷碼乘車“新時代”!那么,地鐵二維碼改造是如何實現的呢?傳統地鐵閘機廠商又該如何抉擇呢? 發表于:2018/6/10 人體檢測傳感器將大幅改變傳統醫療方式 人體內的細菌、分子和化學物質是健康的重要線索,科學家正在創造一個可以最簡單方式利用這些訊息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被吞咽下去,對腸道問題提出示警,監測傷勢恢復情況的好壞,或者安裝在牙齒上追蹤口腔狀態。這篇研究已發表在《Science》期刊。 發表于:2018/6/10 活細胞作傳感器的電子膠囊 探查胃腸道疾病 美國研究人員首次使用經基因改造的活細胞制作微型傳感器,進而制成膠囊,用于探查胃腸道疾病。 發表于:2018/6/7 ?…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