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相關文章 馬斯克:不采用激光雷達技術打造自動駕駛汽車 加州硅谷技術公司Velodyne、激光雷達創業公司Ouster、以色列激光雷達公司Innoviz等初創公司都認為,激光雷達(LiDAR )對于開發安全的自動駕駛汽車至關重要。但作為汽車行業最受關注的高管之一,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認為,可以在不依賴激光雷達的情況下打造出自動駕駛汽車和半自動駕駛汽車。 發表于:2018/7/19 ST “控制、通信、傳感”三大法寶為智能工業加速 工業4.0時代,要求半導體廠家有更多智能的意識、更高的效率、更多的連接以及更高性能的安全保護。 意法半導體(以下簡稱ST)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 公司層面兩個核心戰略是IoT和自動駕駛,智慧工業就是其IoT戰略的重要部分,面向智能工業擁有完整的產品線和系統解決方案。 ST覆蓋整個工業自動化的三個層次:執行器件、通信、傳感器,這是整個工業自動化里最核心的部分。 發表于:2018/7/18 結合心跳檢測 指紋傳感器可以更安全 指紋傳感器正迅速成為解鎖和保護智能手機的標準。它們帶來的便利性和速度,使其較密碼、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或用戶輸入等模式更受歡迎。 發表于:2018/7/18 汽車LiDAR系統智慧之眼——探測器該怎么選?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現有LiDAR(激光雷達)系統已被用于從安全應用到測繪,再到工業自動化等各類創新應用。其中,汽車市場對LiDAR系統的發展和應用尤其關注。LiDAR掃描儀是自動駕駛汽車原型系統的關鍵組件,也是當前交通標志識別、自適應巡航控制(ACC)、盲點檢測、防撞系統和車道偏離警告等系統中的關鍵組件。 發表于:2018/7/18 無人駕駛技術探討:熱傳感器能否阻止Uber致命事故? 到底什么樣的技術才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是激光和超聲波?還是雷達和攝像頭? 發表于:2018/7/18 鼻腔傳感器實現呼吸頻率快速高精度監測 據報道,近日,記者在中國科學院化學所(以下簡稱“化學所”)活體分析化學院重點實驗室看到,研究人員將一塊指甲蓋大的傳感器放置在一只小鼠鼻腔處,電腦屏幕上即可顯示出它的呼吸頻率。 發表于:2018/7/17 從工業到智能工業,ST亮出了“控制、通信、傳感”三把利器 從人類社會的整體進程來看,工業革命對其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社會經濟迅速增長,城市化建設快速推進,不同地區能夠無障礙交流,世界逐步形成一個整體。 發表于:2018/7/14 Manz激光切割技術進軍醫療行業應用 德國高科技設備領導制造商Manz集團宣布其激光玻璃切割技術已正式進軍醫療行業領域。Manz 集團的DLC 820激光切割系統專為自動化生產超薄顯微鏡玻璃而開發。該技術基于Manz的M-Cut激光切割工藝,已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生產方面證明其自身價值,尤以保護加工材料、工藝清潔著稱。 發表于:2018/7/13 Synaptics攜手AMD推出針對下一代微軟操作系統的企業級生物安全技術 2018年7月12日,美國圣何塞 —— 全球領先的人機界面解決方案開發商Synaptics(NASDAQ:SYNA)日前宣布,攜手AMD共同打造行業領先的高安全性生物指紋認證技術,該技術針對使用AMD Ryzen? 移動平臺和微軟下一代操作系統的企業級/消費級筆記本電腦。借助Synaptics獨有的FS7600 Match-in-Sensor? 指紋傳感器技術、強悍的AMD Ryzen移動處理器以及包括Windows Hello在內的微軟新一代生物安全操作系統,搭載AMD平臺筆記本電腦的安全性將被推向更高水平。 發表于:2018/7/12 大聯大詮鼎集團推出基于Spreadtrum產品的兒童智能手表解決方案 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詮鼎推出基于Spreadtrum產品的兒童智能手表解決方案。 發表于:2018/7/12 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電探測器 可改善夜視、熱傳感及醫學成像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薩姆厄里工程學院(the UCLA Samueli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工程師們采用石墨烯發明了一款新型光電探測器,它比目前最先進的光電探測器能處理更多類型的光。同時,該器件還具有出色的傳感和成像能力。 發表于:2018/7/9 內置處理器的智能創可貼:可追蹤傷口愈合情況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6日報道,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智能創可貼,其內置處理器可追蹤傷口愈合過程,檢查傷口是否感染或發炎,從而管控一天內傷口所需的藥物劑量,促進傷口愈合。根據美國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的研究表明,這些正在實驗室測試的創可貼可以幫助解決由于燒傷、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傷口皮膚的再生問題。 發表于:2018/7/9 淺析汽車傳感器融合系統 自動駕駛離不開感知層、控制層和執行層的相互配合。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獲取圖像、距離、速度等信息,扮演眼睛、耳朵的角色。 發表于:2018/7/8 礦車上的超聲波測距傳感器測距原理 在全球新技術革命興起的浪潮之下,我國確定了節能環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由于物聯網屬于互聯網的技術延伸和應用,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不斷革新,煤礦機電設備也得到迅速的推廣和發展。在煤礦生產中,機電沒備占據著越來越重的位置,縱穿生產一線上的每個環節。 發表于:2018/7/7 美國研發BTS材料 或可用于提升紅外線傳感器性能 BTS能夠阻擋光或減緩其速度,這取決于其在何種材料內傳輸。研究人員發現,在已知的結晶類材料中,BTS的雙折射率最高。 發表于:2018/7/7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