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瑞薩電子推出業界領先高精度光隔離ΔΣ調制器 用于工業自動化應用 2020 年 7 月 29 日,日本東京訊 -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集團(TSE:6723)今日宣布推出RV1S9353A光隔離ΔΣ調制器。與其它10MHz時鐘輸出光隔離器件相比,RV1S9353A可達到業界領先高精度。該產品包含具有13.8位(典型值)ENOB的精密模數轉換器,可將模擬電壓輸入轉換為跨隔離柵的1比特位數據流輸出。RV1S9353A可直接連接到RZ/T MPU 、RX72M MCU 或其它帶有數字濾波器的MPU、MCU、SoC和FPGA,適用于機械臂控制器以及一系列智能工廠設備中的AC伺服控制器和NC伺服控制器 發表于:8/5/2020 納芯微推出隔離采樣系列芯片應對復雜高壓系統的電壓和電流檢測 2020年7月30日-國內領先的信號鏈芯片及其解決方案提供商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芯微”)宣布推出針對高壓系統中電流和電壓檢測的NSi13xx系列隔離采樣芯片。NSi13xx芯片的抗共模瞬態干擾度(CMTI)達到150kV/μs,并具有良好的精確性和緊湊的封裝設計,適合于電機驅動、光伏逆變器、不間斷電源等工業應用和車載充電器(OBC)、牽引逆變器等汽車應用中高壓側的電流和電壓采樣。 發表于:8/5/2020 三星5nm不行?高通轉單臺積電 8月5日消息,據臺媒報道,市場傳出三星以 5 納米制程為手機芯片大廠高通代工的訂單可能出現部分問題,因此高通 7 月緊急向臺積電求援,該公司 X60 基帶與旗艦級處理器芯片驍龍 875,原本在三星投產,后續將增加在臺積電生產的版本,并規畫從 2021 年下半開始產出。 發表于:8/5/2020 剛剛!張汝京震撼發聲: 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今天發聲:美國對中國制約的能力沒有那么強,我相信我們能追得上,第三代半導體IDM現在是主流。 發表于:8/5/2020 華為著手準備自研自產芯片! 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帶隊到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與他們暢談合作,深度交流。 發表于:8/4/2020 自主28nm工藝芯片量產!北斗導航大躍進:GPS靠邊站 日前,北斗導航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大會上透露了不少信息,比如北斗系統28nm工藝芯片已經量產,22nm工藝芯片即將量產。 發表于:8/4/2020 又一存儲芯片廠商沖刺科創板!創維入股,中芯代工,產品落地華米OV 芯東西8月3日消息,今日,存儲器芯片設計商普冉半導體的科創板IPO申請獲得受理,該公司是目前市場上少數能用SONOS工藝平臺完成NOR Flash存儲器芯片研發設計的企業之一。 發表于:8/4/2020 華為5nm芯片曝光 據業內人士最新爆料,華為海思5nm麒麟芯片的成本,介于蘋果A14與Apple ARM CPU之間,意即它的大小在它們之間。該人士補充,海思的麒麟芯片設計,芯片大小、成本并不是主要考量,海思無獲利的壓力,所以同樣位階的產品,海思處理器的芯片大小普遍會比聯發科、高通的大一些。 發表于:8/4/2020 ?傳華為向聯發科下了巨額芯片訂單 據臺媒報道,華為不單與高通簽訂采購意向書,其實也和聯發科簽訂了合作意向書與采購大單,且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芯片數量;假若以華為近兩內預估單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來計算,聯發科所分得到的市占率超過三分之二,遠勝過高通。 發表于:8/4/2020 新形勢下的中國半導體產線布局如何? 或許這幾年類似“中國新建多條12吋產線”等鋪天蓋地的新聞宣傳讓我們以為中國的產線過多,產能過剩,所以要嚴格控制。但實際上內有產能緊缺,外有形勢變化,新形勢下中國半導體產線的布局需要審勢而變。非常之時機,非常之產業,需要非常之對策。 發表于:8/4/2020 eFPGA的優勢解讀! Menta是半導體IP提供商。我們是歐洲唯一經過驗證的可嵌入客戶SoC和ASIC中的可編程邏輯提供商。這種可編程邏輯采用嵌入式FPGA IP的形式。因此,我們為客戶提供了將其SoC的一小部分作為低功耗FPGA的可能性,可以由他們或客戶進行現場編程。如今算法和需求變化比SoC設計周期快得多,Menta的eFPGA相當于為芯片設計加層“保險”。 發表于:8/4/2020 攜手并進,共創未來----為工控系統換上中國“芯” 沒有信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當前,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加快推進IT產業實現安全可信、自主可控意義重大。 發表于:8/4/2020 集智達推出基于飛騰2000新四核平臺工控機 基于飛騰新四核(FT-2000/4)、支持可信計算、板載 20 個 USB 接口工控產品。 發表于:8/4/2020 白家電迎來“黑科技”,待機功耗減半 ROHM一直以來著眼于過零檢測部分方案改進并推出過零檢測IC,過零檢測芯片一舉解決了光耦過零檢測方案的三大不足,對于對待機功耗有較高要求的應用場景,將帶來突破性的改善。 發表于:7/31/2020 國產芯片巨頭的手機戰事 因為擁有巨大的容量,手機芯片市場在過去十幾年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半導體廠商投入其中,這在中國大陸顯得尤其明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必然是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 發表于:7/31/2020 ?…453454455456457458459460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