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電子氣體為啥那么難? 在集成電路、平面顯示器件和太陽能等電子工業生產環節中,從芯片生產到最后器件的封裝,幾乎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電子氣體,因此電子氣體堪稱電子制造的“血液”。電子氣體成本僅占 IC 材料總成本的 5%-6%,但是即使只是某一種特定雜質超標,都可能導致產品嚴重缺陷,甚至因為不合格氣體的擴散,導致整個生產線被污染或報廢。因此,電子氣體的品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半導體器件性能的好壞,電子氣體純度每提高一個數量級,都會極大地推動半導體器件質的飛躍。 發表于:1/12/2021 交貨期延至40周,現貨價格翻幾倍,MCU市場怎么了 近期,全球MCU市場供需失衡情況愈發嚴重。繼瑞薩、NXP等芯片大廠先后發布漲價通知之后,意法半導體也于近日發布了漲價函。在國際大廠供應不上、全球市場出現缺口之時,國內MCU廠商在某種程度上也迎來了搶占市場的良機。國內MCU廠商如何能夠將此次危機化解,并借此機會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呢? 發表于:1/12/2021 武漢菲光預計今年3月正式量產,月產能達60萬顆芯片 據長江網報道,1月6日,位于武漢光谷光電創新園的武漢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光通信芯片封裝測試車間,研發人員正在為客戶樣品進行貼片焊線。武漢菲光預計今年3月正式量產,將實現60萬顆芯片的月產能,就近提供高端芯片封裝測試服務。 發表于:1/11/2021 汽車芯片缺貨潮來襲,本田、豐田等車企已作出減產或停產決定 汽車芯片短缺愈演愈烈,本田、豐田、日產、福特等車企均已作出減產或停產決定。 發表于:1/11/2021 半導體行業大拿為何將AI技術作為下一站 未來,AI技術必將滲透到各個行業和應用中,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想象。對于新領域、新技術的探索總是充滿了誘惑力。這些行業大拿們對新技術的不斷探索讓人敬佩,但是未來AI技術的發展需要這些技術老兵的引領,也需要后起之秀的創新和奮斗。 發表于:1/11/2021 龍芯中科擬科創板IPO:從選邊站隊到自主研發 華為事件的發生,讓我們全國上下所有的廠商都意識到了自主研發芯片的重要性。作為國產芯片中的佼佼者,龍芯中科功不可沒。 發表于:1/11/2021 2020年全球芯片代工市場達到新高 今年將持續增長 根據數據顯示,全球芯片代工市場在2020年迎來了大幅度增長,預計規模將達到846.52億美元,同比增長率達23.7%。 發表于:1/11/2021 加價83億!從收購案看美日電子市場之爭 隨著半導體產業鏈不斷上漲,近期大批半導體廠商開始擴產,甚至計劃修建新廠。于是,半導體設備廠商們也開始了新的布局。 發表于:1/10/2021 英特爾芯片生產外包新進展,與臺積電、三星洽談 據彭博社1月8日消息,英特爾已向臺積電和三星洽談芯片外包生產事宜。但與此同時,英特爾仍希望及時改善自家芯片工藝和產能。 發表于:1/10/2021 “蠶絲硬盤”,同時記錄數字信息和生物信息的新科技存儲硬盤 近日,上海科學家推出全球首款“蠶絲硬盤”,將半導體材料與生物介質融合,發明出一種可以同時記錄數字信息和生物信息的新科技存儲硬盤。5000年的古老生物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如今成為數據的存儲介質,在未來科技里重獲新生。 發表于:1/9/2021 寧德時代下屬公司發生爆炸 電池材料供應或受影響 1月7日,寧德時代(300750)間接控股子公司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湖南邦普)生產車間發生爆炸起火。1月8日下午,證券時報記者奔赴事故現場,據目擊者描述,爆炸時“天亮得刺眼,平地騰起一朵蘑菇云”。 發表于:1/9/2021 豪威發4000萬像素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 支持1080P 近日,豪威科技發布了4000萬像素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OV40A。這款傳感器擁有1/1.7英寸光學格式,并提供了多個高動態范圍(HDR)選項,可捕捉靜止圖像和視頻。另外,該產品還支持240幀/秒的1080P慢動作和高速視頻捕捉,并具有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功能。 發表于:1/9/2021 聚焦智能硬件、智能傳感、汽車電子三大方向,天津市成立“芯火”雙創基地 近日,天津市“芯火”雙創基地(平臺)成立大會在濱海高新區成功舉辦。以天津天芯微系統集成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作為市級“芯火”雙創基地(平臺)建設、運行與管理的主體,依托天津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現有基礎設施,聚焦智能硬件、智能傳感、汽車電子3個特色方向,建設6個服務子平臺。 發表于:1/8/2021 定向培養芯片產業人才,南麟集成電路將投資4000萬元建設完整中試線 1月6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國家產教融合試點核心區揭牌。揭牌儀式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國家產教融合試點核心區建設方案》正式發布。 發表于:1/8/2021 三星轉移DRAM產能給CMOS,有機會帶動DRAM調漲 根據外媒報道,由于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缺,特別是的在成熟制程的8英寸晶圓產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導致了電源管理IC、驅動IC、MOSFET、CMOS圖像感測器、以及部分MCU等主要依賴于8英寸晶圓產能生產的產品缺貨。因此,作為全球第二大的CMOS圖像感測器廠商的南韓三星,為了持續保持CMOS圖像感測器的供應不中斷,傳出計劃將部分DRAM產能轉給CMOS圖像感測器生產的做法。 發表于:1/8/2021 ?…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