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最尖端的2nm制程已經獲得了蘋果的大單,有望在今年對臺積電貢獻的營收再創新高,首度達到1萬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397億元)大關,同比大漲超60%。
報道稱,業界人士透露,臺積電先進制程在蘋果全產品線滲透率正全面提升當中,包括最新的中國臺灣2nm產能,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一廠都為蘋果生產芯片,預期在區域定價策略下,臺積電美國新廠產能的價值有望高于中國臺灣同等產能的價值,助力其業績貢獻值有望雙位數拉升。
根據原先的預估,2024年蘋果對臺積電貢獻的營收約新臺幣6,243億元(約合人民幣1,496.4億元)。
而隨著中國臺灣2nm與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的助攻,今年蘋果在臺積電下單金額將持續拉高,預計將達到新臺幣8,000億元至新臺幣1萬億元,至于是否能順利達到新臺幣1萬億元,則視臺積電美國新廠新增產能與中國臺灣2nm產能開出速度而定。
蘋果目前已經是臺積電美國新廠最大客戶,蘋果CEO庫克近期在投資人電話會議上透露,2025財年預計將在美國十幾個州采購超過190億顆芯片,其中包括今年在亞利桑那州制造的數千萬顆先進制程芯片。
業界分析,蘋果積極發展創新應用,背后需要更多半導體最新制程技術支持。蘋果自推動Apple silicon計劃后,也順利將自家電腦產品線的英特爾處理器汰換為自行設計的M系列晶片,并由臺積電代工M系列晶片。傳聞蘋果最新M5晶片將采用臺積電N3P制程,并早已預定臺積電2nm乃至后續更先進的A16制程的首批產能,看好蘋果貢獻臺積電年營收產值將穩步創高。
目前臺積電7nm及以下先進制程營收占比已達73%。根據臺積電統計,今年首季7nm營收占比為15%,5nm營收占比為36%,3nm營收為22%,先進制程持續扮演獲利引擎。
Counterpoint Research此前拆解蘋果入門機型iPhone 16e發現,該機型首度導入蘋果自研5G基帶芯片取代高通基帶芯片,該基帶芯片采用臺積電5nm家族的N4P制程,每臺裝置可因而省下10美元。
報道稱,臺積電能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蘋果自然會更加樂意采用臺積電先進制程,雙方良性互動,有助彼此在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達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