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宣布,該院開發出長效穩定的鋰離子電池原位膨脹力監測技術。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家科學評論》。
據介紹,鋰離子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壽命而成為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的核心。然而,鋰枝晶生長、固體電解質界面膜生長等問題威脅著電池的使用安全與服役壽命。
針對這一挑戰,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基于一體式離電傳感技術的新型原位監測技術,利用鋰離子電池自身的電解液和材料構建傳感界面,無須額外封裝即可實現高精度壓力監測。
這種結構不僅與電池材料高度兼容,還解決傳統柔性壓力傳感器在腐蝕性環境中的穩定性難題。
實驗表明,一體式離電傳感技術能在電池內穩定工作超過1個月,可通過壓力曲線不對稱性和峰值變化捕捉到鋰枝晶的不可逆沉積。
研究人員介紹,該技術為智能電池設計開辟了新路徑,其低成本、高精度和長壽命特性尤其適用于車載電池管理系統。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