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界動態 > 關于我國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關于我國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2022-06-06
來源:中國高分觀測


  一 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態勢

  2014年11月1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60號),明確推進信息和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投資主體多元化,尤其是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由此使2015年成為我國商業航天的“元年”,形成商業運載火箭、商業衛星、深空探測等多領域全面發展、產業生態加速形成的良好態勢。


  1 我國商業航天企業狀況

  在商業運載火箭方面,我國已形成研制和生產整箭(固定和液體)、發動機、相關器件的眾多企業,如有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壹空間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深藍航天有限公司、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九州云箭(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翎客航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宇航推進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空天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等,形成了快舟、朱雀、雙曲線、星云、新干線等火箭型號,滄龍、炎馭、凌云/龍云、蒼穹、深藍雷霆等火箭發動機型號和北京(亦莊)、重慶(兩江)、西安、武漢、湖州等產業基地。但與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九號為代表的國際最先進商業運載火箭相比,我國的商業運載火箭在運載能力、可回收技術、成本控制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


  在商業衛星及其應用方面,我國在通信/物聯網、遙感(多光譜、高光譜和雷達)衛星、科學試驗、導航增強衛星研制和生產,衛星測控和運營,衛星數據服務,衛星器件與載荷等方面形成了眾多企業。其中,從事遙感衛星研制、生產、運營與數據服務的企業有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蒼穹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吉威空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齊魯衛星技術(山東)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東方至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象愛數科技有限公司等,從事通信/物聯網+遙感衛星的企業有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橢圓時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千乘探索科技有限公司等,從事科學/教學試驗衛星的企業有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從事衛星測控服務的企業有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寰宇衛星測控與數據應用有限公司等。我國商業衛星及其應用的技術水平正迅速接近美歐,但在衛星規模、全球服務能力、高端衛星性能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深空探測方面,我國的商業化發展剛剛起步,目前僅有深圳起源太空科技有限公司,其業務雖然瞄準空間礦產資源開采和利用,但目前主要還是在從事觀測數據積累等工作。


  這些商業航天企業普遍受到各方資本的鼎力支持。如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完成11.92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創當時的國內商業航天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主要用于雙曲線系列運載火箭的研制、焦點系列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研制以及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等方面;該輪融資由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領投,中金甲子、廣合信誠、泰中合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中信證券、招商證券、旋石天成、上??苿摶?、銀盛泰資本、玲瓏金山股權投資、亞祥興泰、凱聯資本、珠海順聯、南平百益等跟投,老股東經緯中國、鼎暉投資、甘泉資本等繼續跟投。


  2  我國地方支持商業航天發展情況

  2021年以來,不少省份聚焦商業航天大力發展相關產業。如安徽省在《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聚焦空天科技等領域力爭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并積極推進相關合作與招商工作。如2021年7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在謀劃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2021年11月23日,合肥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與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圍繞遙感與數字地球科學、空天信息處理與應用等領域,加快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2021年12月21日,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合作協議,聯合建設航天宏圖衛星全球運營中心;2021年12月27日,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合作協議,聯合建設銀河航天全球遙感衛星產業基地;2022年1月,合肥產投資本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安徽省人工智能基金,對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實施了戰略投資,用于加快推動天仙星座(計劃由96顆輕小型、高性能SAR雷達衛星構成)的組網建設。為此,合肥市致力于積極打造“衛星星座+產業基金+產業基地”的“一核兩翼”空天信息產業生態,盡快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空天信息產業集群。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年2月發布了《關于本市推進空間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認為空間信息產業是以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為基礎,從事空間信息獲取、處理、應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產業鏈由衛星制造、運載發射、地面系統建設、空間信息應用等環節組成;要求到2025年,以構建通導遙一體化空間信息系統為導向,形成數字賦能的空間信息技術創新體系和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全球空間信息領域科技創新策源地、數智制造新高地、優勢企業集聚地、應用服務輸出地。湖北省在《湖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鄂政發〔2021〕29號)中, 要求力爭到2025 年,全省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1000 億元;在《湖北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鄂政發〔2021〕18 號) 中,要求積極推動衛星應用技術體系建設和遙感數據商業化應用發展。


  二  我國商業航天發展面臨的問題分析

  我國商業航天已形成相當的基礎,孕育了大量企業,基本覆蓋了各主要領域,總體產業規模和產業生態在全球僅次于美國。但與美國最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更需要研究并解決深層次的具體問題。


    1  美國商業航天發展啟示

  美國商業航天在“阿波羅”計劃等重大工程牽引和“星球大戰”等科幻作品影響下,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起步發展,并長期得到卓有遠見、緊密銜接的國家政策支持。尤其是2007年次貸危機之后,奧巴馬總統在2010年發布《美國國家航天政策》,及時調整了美國的航天發展戰略,堅決把政府資源從費效比明顯低下的航天飛機等項目和2020年前重返月球等計劃抽調出來,更大程度鼓勵私人企業參與太空開發,重振資本界的投資信心,并指導美國航空航空局(NASA)等積極購買和使用美國的商業性航天產品和服務。在此基礎上,特朗普總統進一步高度重視商業航天發展,2017年重新設立了由副總統彭斯領導的國家航天委員會,加強國內力量統籌協調;2018年3月23日發布《國家航天戰略》,強調加強國家航天、商業航天和民用航天合作,確保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2020年4月簽署《太空資源開采和使用保障》,為美國進入外層空間開采太空資源確立了國家政策;任期內也發布了7項總統航天政策指令,從重返月球、簡化商業航天監管、促進空間態勢感知數據共享和建立空間交通服務管理框架、建立太空部隊、保護太空系統網絡安全、發展空間核動力和推進系統、新的美國天基PNT計劃及其行動指南等方面進行政策引導。


  在美國強大的國家政策和不斷加強統籌的政府管理機制支持下,SpaceX、Blue Origin、Planet Lab等大批“明星”級商業航天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得以順利創業創新、迅猛成長,并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態勢。如SpaceX公司與美國初創商業航天企業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合作,2022年4月8日取得了利用獵鷹九號火箭和龍飛船,將4位平民乘客成功送到國際空間站執行首個全私人載人航天任務Ax-1。這不僅標志著太空旅游時代的到來,也標志著美國2010年以來調整國家航天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即將往返近地軌道、近地軌道空間站等傳統政府主導投資、有明顯商業價值的領域,成功向商業航天公司有效讓渡,并扶持其形成了更高性價比的服務模式,從而更好競爭并壟斷全球市場。


  2  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存在問題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商業航天發展從表面看存在如下問題。一是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市場競爭力較弱。如我國商業運載火箭企業的人員數量很少超過100人,一般在50人量級;而SpaceX公司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是美國最大的獨角獸企業,雇員近萬人,其中從事運載火箭的人員有1600人左右。二是企業掌握的核心技術以及產品,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同樣在商業運載火箭方面,SpaceX公司2015年12月就首次在陸地成功回收火箭一級子級,2016年4月首次利用海上平臺成功回收火箭一級子級,2017年3月首次成功利用回收的火箭一級子級再次發射,隨后實現回收火箭的業務化發射應用;而我國發展最好的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7月才邁過“入軌”技術門檻,人員200人左右。三是業務領域相對單一。如我國大多數商業航天企業聚焦于運載火箭、遙感衛星等“熱門”方向;而在深空探測方面,僅有深圳起源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個別公司涉足,也主要是開發利用小行星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建立太空資源數據庫等。而SpaceX公司瞄準載人登月和探測火星,著力發展重型運載火箭和龍飛船等,已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


  我國商業航天企業存在上述問題的深層次原因,主要在于我國亟待結合自身特色,進一步形成國家級航天政策,更好為企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扶持措施,如更好通過資源開放(包括降低準入限制、降低保密限制、數據共享等)、政府采購、重大工程/項目牽引、信用擔保、保險補貼等方式,為企業發展進一步創造良好條件與環境。企業本身也需要適應國內市場環境,尤其是參照我國家電、鋼鐵、汽車等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開拓應用場景及其相應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并積極向國際拓展。尤其是在遙感領域,需要在“十二五”以來實現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戰略轉變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服務行業部委、地方省(區、市)等總部級政府部門,向廣大市縣/鄉鎮中基層政府業務和大眾產業拓展。


  三   我國商業航天發展策略思考

  為了更好與美歐政府支持的優勢企業在全球競爭,我國支持商業航天發展應考慮如下措施:一是不斷加強國家航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由于我國的航天管理長期政出多門,相關的政府部門均無法對整個航天體系和產業鏈條實施全覆蓋、全方位管理,導致至今尚未形成國家級的航天政策或法律法規(如《中國航天法》),我國商業航天在從粗放向集約、從創業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關口,需要更好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與幫助。二是需要充分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組建能夠有效運營國家空間基礎設施的大型國企。即考慮按照“一次注資、國有控股、混合股份、市場運營”的原則,把國家投資形成的通導遙等衛星、空間站和地面數據接收站、測控站、數據中心、定標場、真實性檢驗場、數據傳輸網絡、基礎數據庫等設施進行歸集和劃撥,組建國有控股、混合股份制的一級央企,以市場化手段參與國內外商業航天競爭并為政府提供公益服務,從而有效控制國內市場并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三是主動作為,積極發展太空經濟。商業航天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還相對微弱,必須與蓬勃發展的航天科技和人類宇宙探索緊密結合,通過發展空間制造、空間能源、空間礦業、空間信息、空間育種、空間醫療、空間文旅等太空經濟業態,形成相當的市場規模與利潤,從而為我國商業航天進一步蓬勃發展提供強大而持續的動能。四是進一步發掘地方積極性扶持商業航天發展。針對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將商業航天與地方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優化等緊密結合,有效調動地方和社會資源廣泛參與,并加強相應的產業基地建設,為商業航天企業創造更多市場空間與機遇。


  四 結束語

  商業航天正成為美國、歐洲和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日本等發達或新興國家(地區)著力發展的高新產業,并從長期政府扶持轉向日益激烈的商業競爭。我國自“十二五”以來的政策導向和多方努力,為商業航天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不斷改善和加強國家政策,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通過發揮制度、地方等各方優勢和積極性,為我國商業航天發展賦能,盡快形成有效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的規模化產業;為我國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創新高地和航天強國、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更好實現,貢獻應有的力量。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人高清视频完整版在线观看| 欧美性狂猛xxxxxbbbbb| 国产乱妇无码大黄aa片|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公交车上性配合享受视频|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福利所第一导航| 大陆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i| 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久久高清内射无套| 欧美三级黄视频| 亚洲最大激情网| 男人j进入女人j内部免费网站| 午夜免费电影网| 色多多成视频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丁六月停停|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6| 日本久久久免费高清|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欧美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激情内射人妻1区2区3区| 免费a级片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波多野结衣导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yellow高清在线观看完整视频在线 | 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入口|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女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黑人一级大毛片| 国产成人AV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