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半導體行業熱度高漲,半導體芯片市場行情利好,芯片廠商需求不斷,不僅上游晶圓代工產能滿載,下游測試、封裝產能同樣供不應求,并且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疫情導致工廠被迫停工停產,給芯片廠成本和交付帶來一定挑戰,進一步推動了芯片供應廠商新一輪價格上漲。
12月21日,有多家芯片設計公司確認稱,在昨日收到聯電的漲價通知,明年三月開始,聯電將繼續上調全類型芯片代工價格,漲價幅度約5%~10%,目前,聯電尚未對此做出回應,聯電表示,對傳聞及客戶動向不予評論,強調2022年聯電業績成長幅度將優于晶圓代工產值年增12%的平均值。
早在今年11月,聯電就表示,將對部分客戶的長約進行調整,啟動新一波長約漲價,漲幅約8%至12%不等,明年一月開始生效。不止聯電,目前全球多家芯片代工廠都已經公布了其芯片代工漲價規劃。
臺積電預計其成熟芯片制程代工價格上調約15%~20%,先進制程漲價約10%;力積電預計明年第一季度漲價10%;世界先進明年第一季度漲價約10%;三星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提高代工價格,計劃將代工價格提高15%-20%。
如此看來,半導體市場的需求并沒有緩解,還是繼續保持在高位。另外,有消息稱,目前多家芯片代工廠明年上半年的產能已經被客戶包圓,下半年的產能也有90%被預定,芯片產能將持續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目前,多家芯片代工廠為緩解這一境況,已經開始進行其芯片擴產計劃。
多家芯片代工廠擴產
中芯國際今年先后計劃在深圳、上海等地進行擴產。在產能建設方面,中芯國際計劃在深圳進行其12英寸晶圓擴產計劃,重點生產28nm及以上的成熟芯片制程,產能目標是每月4萬片12英寸晶圓。預計該項目的投資額為23.5億美元,將于2022年開始生產。
在上海,中芯國際和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有意在上海臨港自由貿易試驗區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規劃建設產能為10萬片/月的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項目,中芯國際將投資36.55億美元。
華虹半導體在今年發布一季度報告時表示,公司位于無錫的12 英寸廠月產能已超4萬片,晶圓廠已滿負荷運轉,一季度華虹無錫貢獻銷售收入5460萬美元,占總收入的17.9%,較上季度增加了53.1%。華虹半導體從去年開始加速推進無錫12 英寸廠擴產計劃,預計今年年底月產能可達6.5萬片,并有望在2022年年中超過 8 萬片;
晶合集成在今年5月獲科創板IPO申請受理時提到,計劃籌集120億元人民幣,全部募集資金將投入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晶圓制造二廠項目,目標建設一條產能為4 萬片/月的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擴大發行人的產能和業務規模,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
今年11月24日,三星電子正式宣布,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新建一半導體制造工廠,投資規模高達170億美元。三星投入的170億美元的投資包括場地、物業改善、機器設備,該廠將成為三星在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也將使三星在美國的總投資超過470億美元。
目前的芯片代工龍頭企業也有擴產計劃,2021年3月2日,臺積電對外宣布會投入資金2332億元,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建造6座新廠,用于5nm芯片的制作,并表示今年年初的時候開工,到2024年的時候就會投產。今年 11 月,臺積電又赴日本與索尼合作,新建一座 22/28 納米的 12 寸晶圓廠,月產能 4.5 萬片;目前該計劃已經獲得了中國臺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通過。
目前的半導體市場中,產能持續緊張,市場需求仍在大幅度提升,導致整個半導體市場一直都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雖然各大芯片制造廠商已經開始陸續進行擴產計劃,但距離實現量產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今后的時間里,芯片產能將持續短缺,代工價格也將會隨之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