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間,晶瑞電材披露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
擬定增募資不超2.77億元
預案顯示,晶瑞電材本次發行的最終發行對象為不超過35名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定對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77億元,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江蘇陽恒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恒化工”)年產9萬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技改項目(二期),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貸款,前者擬投入募集資金1.94億元,后者投入0.83億元。項目投資情況如下:
圖片來源:晶瑞電材公告截圖
晶瑞電材表示,若本次發行股票實際募集資金凈額少于上述項目計劃投入募集資金的需要,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籌解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之前,公司可根據項目實際進展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資金到位之后,以募集資金置換自籌資金。
據悉,去年6月,深交所發布《關于做好創業板上市公司適用再融資簡易程序相關工作的通知》,宣告了創業板公司可通過簡易程序實施再融資。
根據公告,截至本預案公告日,新銀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銀國際”)為晶瑞電材的控股股東,持有上市公司18.57%股權,自然人羅培楠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本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含)2.77億元,即符合向特定對象發行融資總額不超過人民幣三億元且不超過最近一年末凈資產百分之二十的規定,適用簡易程序。
本次發行完成后,晶瑞電材股本將相應增加,股東結構將發生變化,原股東的持股比例也將相應發生變化。新銀國際仍為晶瑞電材的控股股東,羅培楠仍為晶瑞電材實際控制人。
在補充流動資金方面,晶瑞電材指出,近三年來,公司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公司全國布局生產產能,為保證公司緊跟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公司需要補充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流動資金,以滿足公司業務規模擴展的需求,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晶瑞電材認為,該技改項目(二期)的目標市場主要為國內市場,尤其是華南、京津冀和華東地區等經濟發達地區。項目的建設可以更好的迎合市場需求,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公司影響力。項目具備原材料優勢和客戶資源基礎。
此外,據了解,2020年6月,晶瑞電材啟動陽恒化工年產9萬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技改項目(一期)。經試生產調試,晶瑞電材半導體級高純硫酸產品金屬雜質含量低于10ppt,達到G5級水平,品質已達全球同行業第一梯隊水平,產品技術指標可以履蓋目前全部先進集成電路技術節點的要求。
晶瑞電材稱,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開展客戶論證測試,市場反應良好。現有一期項目的順利建設為二期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擴充半導體高純試劑品種
晶瑞電材強調,目前公司生產的半導體級雙氧水、氨水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了增加半導體級高純硫酸產品品種,通過收購陽恒化工的股權實現控股,與日本三菱化學株式會社(以下簡稱“三菱化學”)合作,利用三菱化學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陽恒化工的優質原料和配套公用工程以及公司生產高品質電子化學品管理經驗生產出高品質的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替代進口硫酸,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高品質半導體級高純硫酸。
據公告介紹,陽恒化工年產9萬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技改項目(二期)位于江蘇省南通如皋市長江鎮(如皋港區)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區香江路8號,項目產能為6億噸/年。
公告指出,從技改項目(二期)的目標來看,陽恒化工在原廠址區域內,在不增加硫酸總產能和排污總量及污染因子的前提下,通過引進技術裝備對原基礎化工產品工業用硫酸生產裝置進行改造提升,生產部分半導體級高純硫酸,實現技術改造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安全、環保、投入產出水平高于原項目水平。
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向高端攀升
晶瑞電材介紹稱,隨著電子信息產業向中國轉移、美國對中國科技技術的打壓和配套產業鏈的完善,未來進口替代是趨勢所向,其中大部分中低端產品已實現進口替代,公司等部分國內企業已在光刻膠等高端產品進口替代上取得突破,進口替代趨勢愈加明顯。
目前,我國濕電子化學品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質量不高,尤其是在關鍵性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晶瑞電材指出,公司持續大規模地進行研發投入,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超純過氧化氫、超純硝酸、超純鹽酸、超純氨水、光刻膠、顯影液、剝離液、蝕刻液等生產工藝及其關鍵核心技術,其中超純濕化學品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晶瑞電材表示,本次發行能夠滿足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向高端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