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凌晨4時50分,翼龍-2無人機從貴州安順機場起飛,奔赴四川木里,成功開展了全球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航時近20小時,實現了跨兩個戰區三個省份、跨晝夜全天候、夜間中雨等惡劣氣象條件下作業,通過公網與專網結合、寬帶與窄帶融合、空天地一體化通信覆蓋等創新技術手段,解決了斷路斷電斷網的“三斷”災難現場通信保障難題,為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救援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翼龍-2無人機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自主研制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多用途無人機,具有優異的多傳感器融合能力,已裝備多個國內外用戶,成熟可靠。此次演練的應急通信保障型翼龍-2無人機同時搭載光電偵察吊艙、合成孔徑雷達、公網移動通信基站、專網寬帶自組網設備、窄帶超短波中繼設備、CCD航測相機等6種機載設備。
本次演練從實戰出發,選擇山高林密、森林火災多發、公網覆蓋不到的四川木里地區5個點位,模擬森林火災發生,翼龍-2無人機接到指令后,第一時間從安順機場出發,飛行2小時抵達500公里外木里上空,為地面救援隊伍提供空中通信覆蓋。測試結果表明,光電吊艙圖像清晰、雷達數據齊備、航測地圖精準,現場音視頻數據與應急管理部指揮大廳實時交聯,實現了實時調度和高效指揮,充分體現了了翼龍-2空中無人通信平臺的實戰保障能力,解決了斷路斷電斷網極端情況下,力量突不進去,信息傳不出來的實戰難題。
翼龍-2無人機
本次實戰演練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次實現了跨空域、跨晝夜,實戰場景下的應急通信測試,探索了軍地協同的空中救援快速響應機制;第一次在山溝峽谷、山高林密的復雜地形條件下,構建了公專結合、寬窄融合、空地一體的應急通信平臺;第一次實現了空中通信平臺與地面多種救援隊伍的實戰演練和協同指揮。再次驗證了翼龍-2無人機的高可靠性和優異的復雜環境適應能力,再次展現了翼龍2大承載能力和軍民兩用的高度實用拓展能力。
據了解,應急管理部組織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短時間內連續開展三次應急救援綜合能力實戰演練,應急管理部相關單位、航空工業產業拓展部、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航無人機系統公司、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實施。
我國地域廣闊,西部山區眾多,森林火災、水災、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震等災害時有發生。航空應急救援具備響應速度快、機動能力強、救援范圍廣、救援效果好、科技含量高等特點,具有其他應急救援手段無可比擬的優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下一步,在應急管理部的指導下,航空工業集團作為航空裝備研制生產的“國家隊”,將全力保障國家航空應急數援體系和能力建設,為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提供強有力支撐,增加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