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會給醫療帶來什么改變?在眾多健康議題中,5G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格外受關注。在“5G時代的醫療健康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分論壇上,中外嘉賓圍繞著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前沿技術,就雄安新區產業布局的深度融合開展巔峰對話。
“在我們身邊,實時監控和人臉識別相結合的‘天眼’系統極大提升了城市管理和案件的偵破效率。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結合,打造大健康產業的‘天眼’,‘偵破’疾病留給人類的一個個‘謎案’?”胡祥認為,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醫療與大健康產業將在未來的5~10年內迎來顛覆性的改變。
但他也指出,這其中的關鍵在于將服務于人腦的傳統數據采集模式,改變為服務于人工智能的系統化、規模化的數據采集模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力和算法,但缺少了數據源,人工智能就成了‘人工智障’,過去的數據源主要服務于人類醫生,而人工智能的特點和優勢恰恰在于它的算力遠遠超出了人腦,并兼具深度學習功能。只有根據人工智能強大的算力和算法的特點匹配數據源,人工智能才能在大健康產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胡祥介紹,相關企業正在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代謝組數以十萬計的細胞代謝分子進行系統的采集與分析,并對疾病或表型的判斷提供參考價值。
中國國家經濟國際交流中心副部長任海平介紹說,隨著信息科技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和數字化在眾多領域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人工智能、3D打印、遠程醫療等新技術,還有5G和區塊鏈的新技術,都在越來越多應用在醫療健康服務中,以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和優化質量,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更加高效、舒適、便捷的服務。
據介紹,當今數據化、標準化、智能化的醫療服務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得益于5G和大數據的前沿技術。相比早年的互聯網,它們對醫療領域的改造更具顛覆性。AI+醫療領域基于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技術仍然大有作為,人工智能的優勢在于對大數據的駕馭,能夠提高智慧醫療的準確性和規范性,落地場景更是覆蓋了疾病的預測、健康管理、新藥研發、精準手術、輔助手段、醫院管理等多個方向。
“未來5G的廣泛應用將深刻改變醫療手段、醫療模式甚至整個醫療行業。在5G的支撐推動下,醫療資源配置效率、醫務服務的水平質量、患者的就醫體驗都可以得到提升。”任海平介紹說,在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一系列高科技的推動下,人類社會的醫療健康領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屆論壇特意開設了“治未病·藥食同源”分論壇,嘉賓們圍繞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與大健康產業結合的廣闊前景進行了深入探討。
胡祥表示,中醫藥博大精深,但古語有云,“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而“量化”卻對一門學科的應用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中醫藥量化研究一直是一個巨大的難題,而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手段,可以提取中醫藥精華,將其用多維度、多模態的指標進行量化,使中醫藥的傳承更加高效、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