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道 據《印度教徒報》網站1月12日報道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從位于斯里赫里戈達島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了第42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這枚編號為C40的PSLV火箭把7個國家的31顆衛星送入兩條軌道。
C40于當地時間早上9時29分從ISRO的斯里赫里戈達發射場第一發射臺發射。該火箭攜帶的最大衛星是印度第四顆“卡托薩特-2”系列先進遙感衛星。
710千克重的“卡托薩特-2”衛星將被送入距離地球表面505公里的極地太陽同步軌道。該衛星拍攝的圖像將被用于開發各種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該衛星的設計壽命為5年。其余30顆衛星的總重量為613千克。
圖為印度PSLV型火箭發射時的場景
最令人激動的是C40攜帶的另外兩顆印度衛星。這兩顆衛星被稱為技術驗證者,它們代表了衛星微型化的巨大進步。
微衛星的重量為100千克級。ISRO說:“這是技術驗證者,也是此類衛星未來發展方向的探路者?!?/p>
名為印度“納衛星-1C”的衛星是該系列的第三顆衛星;該系列衛星上次是在2017年2月由PSLV-C37發射的。該衛星的任務壽命為6個月,它承擔著微型多光譜技術驗證任務。ISRO說:“該衛星的有效載荷為3公斤,總重量為11公斤,它為未來的應用提供了無限可能。”
其他28顆衛星來自6個國家,這些國家與ISRO的商業分支安特里克斯公司簽署了發射協議。它們包括3顆微衛星和25顆納衛星。19顆衛星來自美國,5顆來自韓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芬蘭各1顆。
報道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去年8月31日曾經歷一次發射失敗,當時火箭正常升空,但由于隔熱罩分離過程出現故障,導致發射失敗。因此,此次在印度東南部安得拉邦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進行的第100次發射,備受印度國內及世界范圍內的關注。庫瑪爾稱,隔熱罩分離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今年還有多項重要發射任務,如GSLV運載火箭和“月船-2”(Chandrayaan II)的發射等,有望在今年6月之前配置250顆衛星。該航天公司在2016至2017年間通過發射外國衛星已經創收30億盧比(約3億人民幣),印度官員近年來一直認為,小型衛星發射將在未來扮演重要角色。
印度總理莫迪12日也向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科學家們成功完成PSLV C-40發射任務致以“衷心祝賀”,稱這一時刻標志著該公司的成就、以及印度航天項目的“光明未來”。莫迪稱,新年之際的此次成功將使市民、農民及漁民享受到國家航天技術快速進步帶來的好處;此外,印度的成功也能“惠及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