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前后,臺灣在外交、經濟上遭受嚴峻的挑戰,為應對亞太地區在勞動密集產業方面日益激烈的競爭,臺灣當局在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布局下,開始重點發展科技研發及創新。1973年,時任臺灣地區“經濟部長”孫運璿,將分散在各處的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與金屬工業研究所合并,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工研院的成立,某種意義上標志著臺灣開始擺脫以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工業,尤其對臺灣的半導體行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從政府扶植到世界聞名
工研院以非營利財團法人的身份成立于臺灣新竹縣竹東鎮,但跟政府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起初由于機制不完善,實力不足,工研院全靠臺灣當局的全額資助,才得以生存和發展。隨著工研院自身實力的增強和造血功能的健全,工研院自身也逐步減少對政府依賴,通過對產業界的技術成果推廣和科技服務獲取收入,更具有獨立性。
成立四十多年來,工研院從一個官助民辦的民間研究機構,已經發展成為國際級的應用科技研發機構,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產業,工研院一直扮演著科技龍頭和創新引擎的角色,不僅一手催生了半導體、光電產業,促進了資訊、通訊等領域的蓬勃發展,也協助機械、化工等產業升級轉型,成為臺灣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和支柱。
工研院擁有超過六千位科技研發人才,累計專利超過兩萬件,并新創和培養240余家公司,包括臺積電、聯電、臺灣光罩、晶元光電等上市公司。培育無數科技人才,由臺灣工研院轉進企業界的員工超過一萬五千名,誕生了100多位知名產業CEO,包括張忠謀、胡定華、楊丁元、章青駒、蔡明介等對臺灣產業具有影響力的人士,有著“臺灣總經理制造機”的稱號。
先有工研院 后有臺灣半導體
工研院不但是臺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更是開創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1975年,工研院以非主流的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層半導體)技術作為引進標的,向十四家美國著名半導體制造廠商發出合作邀請書,經過篩選及協商后,RCA同意以350萬美金較低的價錢技術移轉工研院,其中涵蓋代訓330人次電路設計、光罩制造、晶圓制造、封裝測試與生產管理等人才,這成為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976年,臺灣工研院與美國RCA簽訂長達十年的合約,從事集成電路開發,同年7月,首座集成電路工廠破土,次年制造晶圓成功,為臺灣IC產業邁出關鍵性的一大步。自1980年起,陸續衍生了包括臺積電、聯電、臺灣光罩、世界先進等半導體大廠,奠定了臺灣IC產業起飛;1983年工研院更開發出與IBM相容的個人電腦,并將技術移轉給島內業者,帶動周邊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個人電腦資訊產業的基礎。
而這里必須重點提一下時任工研院院長,正是后來創立臺積電的張忠謀。張忠謀就任工研院長前,臺灣出口競爭力大失,企業紛紛出走,轉戰大陸、東南亞。臺灣政府希望張忠謀能夠帶領工研院,以科技帶動產業升級。任工研院院長后,張忠謀將美式管理作風,引入當時作息如公務員的工研院,定位工研院向美國貝爾實驗室看齊,引領臺灣科創整體前進,使之成為臺灣產業創新的領頭羊。
張忠謀于 1986 年創立臺灣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988 年他升任工研院董事長,直到1994 年張忠謀辭去兼任的工研院董事長職務,全力投入企業經營,使臺積電成為臺灣最賺錢的公司。
大陸科研機構何去何從
無論從工研院衍生的臺積電等大批高科技公司、對傳統產業前瞻性技術的研究、以技術和服務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還是從工研院與產業緊密結合,成為中小企業的研發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以及多年來為臺灣培養了大批產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工研院都當之無愧地引領著臺灣高技術的發展方向。而反思我們的科研機構,匯聚了最頂尖的人才優勢,享受著最豐厚的資金援助,真正對產業又有多少反哺作用?
從體制、時代背景、社會管理制度、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差異,完全去跟工研院做對比,有著很多不現實。其實大陸最早的半導體科研機構可以追溯到1958年的中國科學院109廠,即現在的中科院微電子所前身,可以說是跟全球半導體產業誕生差不多時間。可一甲子過去了,很多國內的科研機構還是在走老路,論文-專利-獎獲-職稱,可真正有價值的又有多少?六十年前靠國家養著,六十年后很多還是靠國家養著,半導體是一個高度全球化、市場化的產業,整天憋在體制內耗著,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還能指望你們?
微電子所現任所長葉甜春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談到這個問題,他說如果不走向企業,科研人員的研發成果沒有企業用,或者沒有轉化成產品,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必須要徹底改變科研人員拿項目研發,發文章提職稱,成果轉不轉化和自己沒關系的狀況。葉所長的話的確戳到了國內科研機構的不少痛點,但最寶貴的往往不是說,而是去做。
去創造自身的產業價值,探索從政府輸血到自身造血的運作模式;去真正落實產學研用,科研應該是引領和帶動產業進步,而不是依舊沉迷于基礎研究?而不是僅僅為了騙取經費?去為中小企業提供公共技術支撐平臺,培養真正能用的上的創新人才;去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技術轉移機構......
因為大陸半導體產業再不加把勁,真的趕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