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EDA與制造 > 業(yè)界動態(tài) > 22nm工藝上演三強爭霸Bulk/FD-SOI/FinFET各有大哥支持

22nm工藝上演三強爭霸Bulk/FD-SOI/FinFET各有大哥支持

28nm節(jié)點停留了很長時間,22nm是28nm的縮小版
2017-05-01
來源:semiengineering

編者按:28nm及以上節(jié)點的許多代工客戶正在開發(fā)新的芯片,并正在探索遷移到16nm/14nm及更高級節(jié)點的方法。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公司因為無法承受高級節(jié)點高昂的IC設計成本而陷入困境。為了滿足市場上的潛在差距,GlobalFoundries、英特爾和臺積電正在開發(fā)以22nm為目標的新工藝。從表面上看,22nm可實現比28nm更快的芯片,并且開發(fā)成本比16nm/14nm更低廉。

 

時間會告訴我們22nm是否會成為28nm這樣的受歡迎的節(jié)點,或僅僅是一個商機而已,但它確實為代工客戶提供了一些新的選擇。實際上,獨立的代工廠商、客戶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22nm技術——bulk CMOS,FD-SOI和finFETs。 

例如,在FD-SOI領域,GlobalFoundries正在為客戶準備先前發(fā)布的22nm FD-SOI技術。同時,臺積電近日公布了全新的22nm平面bulk工藝。隨后,英特爾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低功耗版本的22nm finFET技術。 

然而,22nm可能不適合所有人。像以前一樣,客戶可以保持在28nm以上,或者跳過22nm,直接轉移到16nm/14nm或更高級的節(jié)點。 

總而言之,并不存在適合所有應用的流程。每個代工客戶對于給定的IC設計都有不同的要求。他們的決定歸結為幾個指標,例如功率、性能、尺寸、進度,以及成本(PPASC)。 

Coventor首席技術官David Fried表示:“是否將產品推進到FD-SOI、finFET(或bulk CMOS)的判斷取決于產品特性。有些場合的產品適合FD-SOI,有些場合的產品適合finFET(或bulk CMOS)。” 

為了幫助代工客戶在市場上找到合適的選擇,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已經瞄準了22nm的各種選擇,包括FD-SOI,bulk CMOS和finFET。

 

為什么是22nm?

不久前,芯片客戶只是追隨節(jié)點進步,圍繞每個節(jié)點技術開發(fā)產品。但是今天,繼續(xù)走這條道路的客戶已經不多,特別是在引領市場的工藝從傳統(tǒng)的平面工藝轉移到了16nm/14nm及更高級節(jié)點的finFET之后,能進入新工藝的客戶更少了。 

開發(fā)最先進節(jié)點芯片的公司需要有前沿工藝的性能優(yōu)勢。然而通常來講,模擬、混合信號、RF以及相關技術并不需要高級節(jié)點。 

28nm及以上的需求依然強勁。截止2016年底,聯華電子晶圓廠的28nm和40nm的產能利用率都達到了90%以上,200mm接近100%。聯華電子首席執(zhí)行官Po Wen Yen在最近的電話會議上表示:“40nm依然很強勢。” 

一般來說,由于正常的季節(jié)性問題,28nm的需求預計將在第一季度下滑,但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反彈。聯華電子本身并沒有就22nm發(fā)表任何公告。聯華電子正在出貨28nm,并開始增加14nm finFET。此外,GlobalFoundries、三星和臺積電還提供28nm以及16nm/14nm。 

許多代工客戶希望轉移到高級節(jié)點,但他們無法找到這樣做的理由。IC設計成本和風險太高。根據Gartner的說法,16nm/14nm芯片的平均設計成本約為8000萬美元,而28nm平面器件的平均設計成本為3000萬美元。據該公司稱,設計一個7nm芯片要花費2.71億美元。

市場研究公司國際企業(yè)戰(zhàn)略(IBS)認為,要獲得足夠的投資回報,芯片必須創(chuàng)造比設計成本高出10倍的銷售額。 

由于成本以及其他原因,很少的客戶可以承擔得起向高級節(jié)點轉移。據IBS報道,事實上,28nm及以上的晶圓廠約有300家,而10nm/7nm的晶圓廠則只有10家左右。當然,像蘋果和高通這樣的業(yè)界領先的代工客戶為代工廠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市場容量。 

IBS首席執(zhí)行官Handel Jones說:“如果您可以承受1億美元或更多的設計費用,那么您可以轉移到7nm。但是許多設計做不到這樣。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低功耗,16nm finFET可以為您提供低功耗,但設計困難。而且有成本溢價。” 

總之,28nm平面節(jié)點已經成為許多業(yè)內人員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將性能、功率、尺寸、以及成本(PPASC)平衡地結合在了一起。事實上,盡管28nm已經推出了好幾年,但它仍將持續(xù)一段時間。據IBS預計,到2025年,28nm工藝帶來的收入將從現在的100億美元增長到140億美元。 

未來,許多客戶將最終停留在28nm及以上。資金更充足的人可能會移動到16nm/14nm及更高級節(jié)點。

 那么,有一些客戶想要獲得性能提升,但無法承受16nm/14nm的價格,他們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22nm。Jones說:“28nm節(jié)點停留了很長時間。22nm是28nm的縮小版。您可以看到在性能和面積方面的提升,但(在28nm和22nm之間)沒有明顯的晶圓成本。” 

因此,22nm是有意義的,雖然有人有不同的看法。Gartner分析師Samuel Wang說:“我不相信22nm會受歡迎。現在在成熟的28nm節(jié)點上有更多的選擇。另外,28nm的晶圓價格很低。”

22nm的第一個玩家,GlobalFoundries的FD-SOI
無論如何,為了防止市場突然發(fā)力,客戶必須關注22nm選項。進入22nm的第一個玩家是GlobalFoundries,近兩年前,他宣布推出了22nm的FD-SOI技術。有一段時間,三星推出了28nm的FD-SOI。
FD-SOI與傳統(tǒng)的bulk CMOS不同。例如,在bulk CMOS邏輯中,硅芯片制造商開發(fā)未加工的芯片。然后在襯底上生長薄的外延層,產生外延片。
相比之下,SOI涉及到由Soitec開發(fā)的Smart Cut工藝過程。該工藝過程從兩個硅片(A和B)開始。第一個芯片(A)在頂部氧化,產生二氧化硅絕緣層。


 gate3.jpg

圖1:Smart Cut工藝 (來源:Soitec)

然后,使用離子注入機將氫離子注入頂層。這反過來又在氧化物下面形成了一個弱化層。

經過處理的硅片(A)在未經處理的硅片(B)的頂部被翻轉。兩個芯片在弱化層被切成兩半。對底部的硅片(B)進行退火和拋光,即可得到最終的SOI硅片。另一個硅片(A)被重新用于制造另一個SOI硅片。
基本上,SOI硅片在基板中結合有薄的絕緣層,作為抑制泄漏的手段。絕緣層或掩埋氧化物層(BOX)的厚度約為20nm至25nm。Soitec執(zhí)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Carlos Mazure表示:“我們傾向于根據客戶的要求調整厚度。”
與此同時,在晶體管級別,FD-SOI、bulk CMOS和finFET之間有一些相似之處。22nm FD-SOI和22nm bulk CMOS都是平面工藝。在基本平面CMOS工藝中,晶體管具有源極和漏極。電流從源極流向漏極。
 gate4.jpg

圖2:FD-SOI結構。(來源:GlobalFoundries)


相反,finFET是類3D結構。在finFET中,電流的控制通過鰭上的三個側面上各實現一個柵極來完成。
隨著節(jié)點接近20nm,平面技術存在著一些問題。隨著芯片制造商在每個節(jié)點上對晶體管進行比例調節(jié),溝道長度變短。結果,溝道可能會遇到所謂的短溝道效應。這又降低了器件中的亞閾值斜率或關斷特性。
變異性是另一個問題。基本上,bulk CMOS晶體管可能與它在器件中的標稱特性不同。這可能會在閾值電壓方面產生隨機差異。罪魁禍首是一種稱為隨機摻雜劑波動(RDF)的現象。RDF由通道中的摻雜劑原子的變化引起。
IBM研究部高級技術人員Terry Hook表示:“在常規(guī)晶體管中,門下方的溝道區(qū)域耗盡了移動電荷,使摻雜劑原子離子化。這些原子的電荷與柵極功能一起決定了閾值電壓。耗盡區(qū)的深度控制著靜電。耗盡區(qū)下面是中性硅,有很多移動載流子。”
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是遷移到完全耗盡型晶體管,即finFET和FD-SOI。Hook 表示:“RDF也會影響閾值失配和整體泄漏。在finFET和FD-SOI中,溝道摻雜劑最小化,可以有一次性匹配的優(yōu)勢。”
Hook 表示:“在RDF方面,FD-SOI和finFET比bulk更好。FD-SOI還具有比傳統(tǒng)的平面bulk更好的短溝道效應,但不如finFET那樣好。FD-SOI需要更薄的耗盡區(qū)才能達到相同的靜電特性,因為它只是從一側控制,而不是像FinFET那樣是兩側。”
FD-SOI的最大賣點是逆向偏壓(back-bias)。Hook 表示:“它具有通過在背柵中偏置和摻雜的方式來控制閾值電壓的獨特功能。”
同時,為了發(fā)揮FD-SOI的優(yōu)勢,GlobalFoundries正在準備22nm FD-SOI技術,稱為22FDX。技術檔案(PDK)已準備好,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出貨晶圓。
22nm FD-SOI結合了finFET性能和28nm的成本。它還支持射頻等功能。 GlobalFoundries產品管理團隊高級副總裁Alain Mutricy說:“我們選擇了FD-SOI,因為它提供了性能、功率、尺寸的最佳組合。我們的工藝流程完全符合生產要求,我們在高增長領域(如移動,物聯網和汽車)方面看到了強勁的客戶需求。”
finFET在市場上有空間,特別適用于高端應用。但是對于低功耗器件,FD-SOI更有價值。GlobalFoundries的一位總監(jiān)Rick Carter在最近的IEDM會議上的演講中表示:“性能來自第二代FD-SOI晶體管,其在0.8V下產生910μA/μm(856μA/μm)的nFET(pFET)驅動電流。對于超低功耗應用,它的工作電壓可以低至0.4V。”
根據GlobalFoundries的IEDM文件,GlobalFoundries的22FDX在pFET溝道中集成了high-k/metal-gate以及SiGe,以提高驅動電流。如果需要,SiGe溝道可以用硅替代以減少泄漏。
22FDX使用了雙重曝光步驟。文章中提到:“采用雙重曝光技術來縮放M1/ M2間距,相對于28nm poly/SiON節(jié)點,logic/SRAM裸片縮放比例為0.72x/0.83x。”
雖然FD-SOI具有吸引力,但該技術存在一些問題。多年來,FD-SOI的使用相對有限,原因有幾方面。一方面,SOI晶圓成本更高。根據IBS的統(tǒng)計,SOI晶圓的銷售價格從370美元到400美元不等,相比之下,bulk CMOS晶圓的價格為100美元到120美元。
其次,雖然有用于FD-SOI的EDA工具,但客戶必須投入大量設計資源來了解FD-SOI和逆向偏壓技術的細微差別。
所以,是什么阻礙了FD-SOI?IBS的Jones說:“最大的障礙是人們認為FD-SOI成本高。但是成本不是問題。”
大問題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市場拉動。一般來說,該行業(yè)追隨英特爾和臺積電,二者都是bulk CMOS,而不是FD-SOI。
但現在,潮流正在轉向。Jones 說:“如果你看看一年前,再看看今天,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我們有FD-SOI的測試芯片。你有來自恩智浦和其他公司的出貨。而且你有承諾的能力。”
例如,位于德國德累斯頓的GlobalFoundries的FD-SOI工廠每月可生產65,000個晶圓。此外,FD-SOI有路線圖,GlobalFoundries正在開發(fā)12nm FD-SOI。這一過程可能使供應商滯留在16nm/14nm節(jié)點,并且不能遷移到10nm、7nm或5nm。


Bulk CMOS和finFETs在22nm的表現
與之前一樣,臺積電和英特爾仍然不支持FD-SOI。臺積電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Mark Liu在接受采訪時表示:“FD-SOI沒有需求。(bulk CMOS工藝)設計基礎已經很完善了。”

多年來,臺積電和其他廠商開發(fā)了傳統(tǒng)的bulk CMOS工藝。臺積電最近推出了低功耗22nm bulk CMOS工藝,以擴大bulk CMOS并抵御22nm FD-SOI的競爭威脅。與28nm相比,臺積電所謂的22ULP技術性能提升了15%,功率降低了35%,并將芯片尺寸縮小了10%。
隨著這一進程,臺積電正在擴大其領先的產品組合,提供28nm,22nm,16nm,12nm,10nm和7nm。Liu表示:“它們并沒有相互競爭,我們根據客戶的要求設計每一項技術。”
然而,22nm的bulk CMOS技術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如短信道效應或RDF。 Gartner的Wang說:“22nm時沒有足夠的空間解決柵介質厚度和CD變化。22nm bulk CMOS的真正優(yōu)勢是值得懷疑的。”
同時,面對著20nm平面技術挑戰(zhàn),臺積電、GlobalFoundries、三星,以及聯華電子遷移到了16nm/14nm的finFET。相比之下,英特爾在2011年遷移到了22nm的finFET。 

 gate5.jpg 


圖3:傳統(tǒng)平面晶體管 (來源:英特爾)



gate1.jpg 

圖4:英特爾的22nm三柵晶體管 (來源:英特爾)


最近,英特爾推出了一款名為22FFL的新低功耗22nm finFET技術。22FFL專為物聯網和移動應用而設計。英特爾處理器架構與集成高級研究員兼總監(jiān)Mark Bohr表示:“(22FFL)完全支持射頻設計,并與其他廠家的28nm和22nm平面技術具有成本競爭力。”
據Bohr稱,對于22nm而言,finFET具有超越平面工藝的優(yōu)勢。“FinFET器件是完全耗盡型晶體管,它具有更陡峭的閾值斜率。因此,它可以具備比任何平面晶體管更小的泄漏。”
22FFL結合了22nm和14nm的特征。例如,英特爾先前的22nm finFET設計具有60nm的鰭片間距和圓形的鰭片。相比之下,其14nm finFET具有42nm的間距和高而窄的鰭片。
22FFL具有45nm的鰭片間距和高而窄的鰭片。這種鰭片形狀可以比圓形鰭片擁有更好的驅動電流。此外,英特爾使用單次曝光技術,因而具有更寬松的金屬間距。
英特爾的22FFL由兩項技術組成,即高性能和低泄漏。它提供了廣泛的器件功能和選項。英特爾將在年底前為代工客戶提供22FFL技術。
 

gate6.jpg 


圖5:22FFL的尺寸 (來源:英特爾)


22nm finFET擁有更好的性能,但有一些問題。Coventor的Fried說:“FinFET是一種相對較高的前端電容技術。FD-SOI可能是一個明顯較低的前端電容解決方案。前端電容是否是最大問題決定了您是否關心FD-SOI。”
當然客戶也可以保持在28nm以上。諸如22nm,12nm等新節(jié)點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最大的問題是新技術是否會獲得牽引。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网站| yy6080一级毛片高清| 欧美aa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美女用震蛋喷水的视频| 超级色的网站观看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一本大道香蕉大无线视频| 欧亚专线欧洲s码在线|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日本www.色|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百合多种道具坐到哭hh| 午夜爽爽爽男女污污污网站| 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97人人在线视频|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qvod激情小说| 日出水了特别黄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极品少妇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丫头稚嫩紧窄小缝|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最近日本字幕免费高清|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 四虎影院永久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