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有十大軍工集團,與航空、航天有關的主要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稱航天科技)、中航科工和中航工業。航天科技主營宇航系統和導彈系統,中航科工主營航天防務和信息技術,此二者被稱為“航天系”,而中航工業主營軍用航空和民用航空,被稱為“中航系”。
市場預期已久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航發)組建消息,正式得到落實。
3月3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稱中航工業)官網發布消息稱,中組部副部長王京清宣布了中國航發主要領導任職的決定。曹建國任中國航發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下稱中航科工)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成員職務;李方勇任中國航發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免去其中航工業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職務。
3月2日晚間,中航工業旗下有“發動機三劍客”之稱的三家A股上市公司,中航動控、中航動力、成發科技同時發布公告稱,中國航發組建進入實質性階段,新成立的中國航發將成為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中國航發的組建,則將成為繼南北車合并,中國遠洋集團和中國海運集團合并后,央企改革的又一重大手筆。
來自“航天系”的曹建國,系1963年生人,1988年3月參加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控制專業大學畢業,航天部三院三部飛行器導航控制系統專業研究生畢業,工學碩士,研究員。曾任航天科工三院三部主任、三院副院長、總經理助理兼三院院長、黨組書記;2005年2月任航天科工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13年4月任航天科工董事、總經理、黨組成員。
李方勇來自“中航系”,同為1963年生人,1985年8月參加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制造專業大學畢業,曾任沈陽飛機工業公司副總經理,董事長、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中航一集團總經理助理;2007年9月任中航一集團副總經理,2008年11月任中航工業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中國擬組建航空發動機“巨無霸”的消息早已在年初傳開。彭博社1月19日報道稱,相關資產整合涉及40多家單位,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航空發動機相關研制單位。新組建的中國航發總資產將達1450億元。除現有總資產1100億元外,中國政府和包括中航工業在內的多家國有企業還將再向新集團合計投資約350億元。
中航工業一位中層管理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中國航發成立后,中航工業旗下所有與飛機發動機相關的所有業務將剝離原有企業,“跟我們已經沒有關系了”。
中國政府堅持將發動機制造單獨分拆成立全新平臺的決心,源自對本國航空發動機制造現狀的不滿。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由于技術門檻高,風險大,投入多,周期長,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專屬研發生產產品。相比英、法、美、俄等發達國家,中國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能力相對落后。
海通證券分析報告稱,未來20年,中國對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合計需求超過3萬億元。但目前幾乎所有民航飛機的發動機都依賴進口,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打破歐美發動機生產上的壟斷已迫在眉睫。
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2015年初,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項目首次寫入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要實施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加大國防科研和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力度。隨后,《中國制造2025》規劃也將航空發動機作為重點發展領域。
渤海證券分析師張敬華認為,比對發達國家的經驗,飛機制造與航空發動機制造分離符合國際慣例,該合并有助于中國進一步整合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資源,以達到效率最大化,最終完成對發達國家航空發動機的趕超。
不過,該消息發布后,資本市場并未表現出太多熱情。3月3日早盤,“發動機三劍客”均在短暫沖高后迅速回落,并維持弱勢震蕩。截至午間收盤,中航動力漲2.69%,中航動控微漲0.92%,成發科技則跌0.37%。
“題材太老,利好早已消化完了。”平安證券研究所軍工分析師陸洲對界面新聞記者稱,中航動力、中航動控和成發科技早在去年10月就已發布了重組整合的消息,而組建工作還將需要較長時間。“涉及如此多的資產,整合難度也不小,最終協同效益如何,還有待觀察。”陸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