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Xilinx 以成本優化型 UltraScale+ 產品組合拓展新應用,實現超緊湊、高性能邊緣計算 2021年3月17 日,中國北京——自適應計算領先企業賽靈思( NASDAQ: XLNX )今日宣布面向市場擴展其 UltraScale+ 產品組合,以支持需要超緊湊及智能邊緣解決方案的新型應用。新款 Artix® 和 Zynq® UltraScale+ 器件的外形尺寸較傳統芯片封裝縮小了70%,能夠滿足工業、視覺、醫療、廣播、消費、汽車和互聯市場等更廣泛的應用領域。 發表于:3/19/2021 應用材料公司推出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工藝控制“新戰略” 2021年3月16日,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應用材料公司今天宣布其在工藝控制方面的重大創新,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該項創新可助力半導體制造商在技術節點的全生命周期內加速節點進步、加快盈利時間并創造更多利潤。 發表于:3/19/2021 恒大聯手騰訊布局車載智能系統,車聯網會是新造車后半場重心? 3月15日晚間,恒大汽車發布公告稱,此次將聯手騰訊成立合資公司,恒大汽車持有合資公司60%股份,騰訊持股40%。雙方將發揮各自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出行生態等領域的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汽車生態圈。 發表于:3/19/2021 吉利與韓國 SK 達成合作,成立 3 億美元汽車產業投資基金 與非網3月19日訊 據報道,韓國SK控股周四表示,該公司將與吉利分別投資3000萬美元,成立一支新的汽車產業投資基金。通過引入其他出資方 吉利控股,基金的總規模預計將達到3億美元。 發表于:3/19/2021 沃爾沃:芯片供應短缺,3 月將暫停或調整在中國和美國的生產 與非網3月19日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三,沃爾沃汽車表示,由于芯片短缺,該公司3月份將暫停或調整其在中國和美國部分汽車廠的生產。 發表于:3/19/2021 凌華科技推出緊湊型SMARC AI模塊 驅動工業邊緣的人工智能應用 全球領先的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凌華科技推出首款搭載恩智浦半導體新一代i.MX 8M Plus SoC的SMARC 2.1版AI模塊(AI-on-Module,AIoM),LEC-IMX8MP。LEC-IMX8MP在緊湊型設計中集成了恩智浦半導體的NPU、VPU、ISP和GPU計算,適用面向未來的工業AIoT/IoT、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應用。 發表于:3/19/2021 “刷臉”時代,中國信通院倡議發起“護臉計劃” 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落地勢頭迅猛,被廣泛應用于公共安全、場所進出、信息處理等領域。然而,隨著人臉識別的大規模應用,也暴露出隱私泄露、技術濫用、偏見歧視等問題,屢屢成為社會焦點,行業規范工作刻不容緩。對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倡議發起成立“可信人臉識別守護計劃”(簡稱“護臉計劃”),希望通過標準制定、測試評估、行業自律等手段,增進行業和社會共識,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為人臉識別技術和應用“正名”。工作內容主要包括: 發表于:3/18/2021 最新!美國光學半導體晶圓檢測機融合 AI、大數據,運行速度提升 3 倍 在廠商將晶圓切割成芯片之前,要經歷數百個生產步驟。這一過程中,一種建造成本高達 220 億美元的光學半導體晶圓檢測機發揮著關鍵作用。 發表于:3/18/2021 自動駕駛傳感器的終局猜想 近幾年,自動駕駛始終是一個熱門話題。百度、華為主打L4技術,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比拼自主泊車與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的推送更新,蘋果雖未官宣,但也在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就此方向,峰瑞資本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討論,并在投資實踐中布局了10余個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及上下游項目。 發表于:3/18/2021 智能制造ITOT融合的難題,竟然可以通過這種模式解決 對需要提質增效的傳統工業企業來講,繞不開的一個問題是——“要去哪里尋找最合適的技術和方案?”工業巨頭們固然可以提供一站式的完整解決方案,但在新技術日新月異、快速迭代的當下,掌握著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的中小科創企業們的力量同樣不可忽視。 發表于:3/18/2021 三星獲得新訂單:為谷歌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芯片 與非網3月17日訊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將為谷歌子公司Waymo的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核心半導體芯片,雙方已于近日簽下訂單。 發表于:3/18/2021 赴港二次上市,汽車之家啟動新“增”程 近兩年,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等中概股先后赴港二次上市,掀起中概股回歸潮。2021年年初,汽車之家、B站、百度、攜程、唯品會、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等多家中概股被曝出正尋求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中概股回港上市迎來爆發期。 發表于:3/18/2021 打造中國的“達芬奇” 國產單孔手術機器人把手術變“藝術” 術銳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共含68個高精度伺服電機,用于術前全自動擺位、術中操作和主從控制,創造性地設計了面向全狀態安全監控的雙環路獨立控制硬件拓撲,全鏈路主從操作延時小于50毫秒,每秒鐘可實現1000次的亞毫米級手術精準控制。 發表于:3/18/2021 特斯拉“失控門”失控,數據和芯片的鍋? 3月11日,美國底特律市,特斯拉Model Y又雙叒叕撞上白色大貨車,車頂被削,現場十分慘烈。 發表于:3/17/2021 清華大學和芯翌科技聯合發布全球最大的公開人臉數據集 通過這個數據集,希望能夠助力AI時代科技創新,持續推動智能化產業落地。 “ 發表于:3/16/2021 ?…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