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小鵬接盤滴滴“造車”圖什么? 近期,小鵬汽車牽手大眾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離職將加入英偉達等一系列熱點,屢屢將小鵬汽車推向熱議的中心。8月28日,小鵬汽車官宣收購滴滴造車業務的消息再次讓業界沸騰。 發表于:8/29/2023 愛芯元智獲評人工智能大會“最具創新價值產品獎”并正式發布愛芯派Pro 中國 上海 2023年8月25日——愛芯元智宣布,旗下芯片產品愛芯元智AX650N獲第四屆人工智能卓越創新獎——“最具創新價值產品獎”。同時,企業正式發布開發者套件——愛芯派Pro,以便于社區開發者低成本地體驗視覺大模型在邊緣側、端側的便捷部署,同時打造面向開發者的生態平臺。 發表于:8/27/2023 遠離危險:打造安全的自動駕駛汽車 當下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電動汽車逐漸興起,自動駕駛汽車(AV)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在中國,眾多企業紛紛投身于全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而且已有一系列試點項目落地,為盡早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香港某科技園正在開展一項 AV 試驗,研究如何將通勤者接駁到智慧城市環境下的公共交通系統中。中國消費者比西方消費者更樂意接受自動駕駛,對各種自動駕駛功能也抱有更大的熱情。 發表于:8/25/2023 基于改進Stacking集成分類算法的用戶用電信息異常識別 隨著電力用戶信息采集系統的發展,更豐富的用戶用電信息被用于用戶用電信息異常的識別。基于FDI攻擊進行虛假數據注入,構造用戶用電信息異常數據集,并提出了一種基于召回率的改進Stacking集成分類算法。該算法采用K-近鄰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隨機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s,RF)、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以及梯度決策樹(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作為Stacking結構的基分類模型;采用邏輯回歸(Logistic Regression,LR)作為Stacking結構的元分類模型。并基于召回率為基分類模型的輸出結果進行權值賦值,從而作為元分類模型的輸入數據集。通過實驗驗證,所提的基于召回率的改進Stacking集成分類算法相比于傳統Stacking集成分類算法擁有更高效的分類性能。 發表于:8/25/2023 一種多教師模型知識蒸餾深度神經網絡模型壓縮算法 為了能將龐大的深度學習模型壓縮后部署到算力和存儲能力有限的設備中時盡可能減小精度損失,對知識蒸餾模型壓縮方法進行研究,提出了一種改進后帶篩選的多教師模型知識蒸餾壓縮算法。利用多教師模型的集成優勢,以各教師模型的預測交叉熵為篩選的量化標準篩選出表現更好的教師模型對學生進行指導,并讓學生模型從教師模型的特征層開始提取信息,同時讓表現更好的教師模型在指導中更具有話語權。在CIFAR100數據集上的VGG13等分類模型實驗結果表明,與其他壓縮算法相比在最終得到的學生模型大小相同的情況下,精度上有著更好的表現。 發表于:8/25/2023 基于點云補全的三維目標檢測 LiDAR技術的發展為自動駕駛提供了豐富的3D數據。然而,由于遮擋和某些反射材料的原因引起信號丟失,LiDAR點云實際上是不完整的2.5D數據,這對 3D 感知提出了根本性挑戰。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對原始數據進行三維補全的方法。根據大多數物體形狀對稱且重復率高的特點,通過學習先驗對象形狀的方法估計點云中遮擋部分的完整形狀。該方法首先識別被遮擋和信號缺失影響的區域,在這些區域中預測區域所包含對象形狀的占用概率。針對物體間遮擋的情況,通過形狀的占用概率和共享同類形狀形態進行三維補全。對自身遮擋的物體,通過自身鏡像進行恢復。最后通過點云目標檢測網絡進行學習。結果表明,通過該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生成點云3D邊框的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 發表于:8/25/2023 數據驅動的工業元宇宙系統研究 物聯網、大數據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傳統制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基于數據關鍵生產要素的工業元宇宙建設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傳統制造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分析討論了工業元宇宙的背景、現狀、關鍵支撐技術,并以某企業智造元宇宙平臺的AR/VR虛擬仿真實訓系統為例,初 發表于:8/24/2023 基于TextCNN-Bert融合模型的不良信息識別技術 敏感領域的不良信息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腐蝕人們的思想,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和判斷能力,危害社會安全,研究敏感領域不良信息的識別技術具有深遠意義。通用的識別技術忽略了背景知識和隱喻問題,直接應用于敏感領域不良信息識別效果較差。提出一種基于TextCNNBert的融合模型,通過敏感領域主題識別和情感隱喻識別,實現對敏感領域不良信息的文本識別。實驗結果表明,該模型在準確率、F1評分等指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結果,相較于現有模型有顯著提高。 發表于:8/24/2023 基于因果關系和特征對齊的圖像分類域泛化模型 針對現有域泛化方法性能較差或缺乏理論可解釋性的缺點,提出了一種基于因果關系和特征對齊的圖像分類域泛化模型,并證明了該模型的可識別性。該模型利用域泛化中的因果關系來學習含有不同信息的特征,將域泛化問題轉化為特征相關分布的偏移,再利用特征對齊消除偏移。為提高模型的性能,采用對抗訓練進一步優化學到的特征。在公共數據集上的實驗結果表明,新提出的模型與目前最優的方法性能相當,表明該模型具有理論可解釋性的同時,還有不俗的實際性能表現。 發表于:8/24/2023 論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決策中的應用 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領域的應用方興未艾,世界各國廣泛開發人工智能產品,以期提高司法效率,提升司法決策的公平性。然而,人工智能尚處于初級階段,存在決策偏見、算法黑箱等技術缺陷,并不能做到完全價值中立;人工智能的應用也對傳統司法原則和理論造成了沖擊,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人權保護。所以,不能盲目夸大人工智能對于司法決策的作用。針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缺陷,提出要在人工智能產品開發的各個階段減少決策偏見,推進相關認證標準;對于人工智能的應用問題,首先要明確人工智能只能輔助決策而不能替代決策,其次應加強人類的責任和監管,保障決策的公平性。同時,應加強辯方的數據權利,以實現技術司法模式下的控辯平衡。 發表于:8/24/2023 生成式人工智能視閾下算法審計的制度構建與路徑創新 隨著文心一言、通義千問、ChatGLM等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研發與應用的落地,加快構建并完善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治理已成為完善算法監管體系的題中之義。在算法治理體系之中,算法審計制度有利于算法異化與算法風險的糾偏問責,促進算法公平與數字正義的實質透明,并實現算法公開與商業秘密的張力彌合,從而成為算法規制的關鍵制度配置。在全流程治理視角下,唯有“用算法審計算法”,實現書面合規審計與技術合規審計的協同并舉,才能在算法內外部對算法的透明度、公平性、可控性、包容性和可問責進行多維視角的有效評估。而在算法審計實踐之中,現行法仍需完善剛柔并濟的差序規制格局,鞏固分類分級的精準治理,以實現算法審計內外兼修的制度銜接,促進算法治理從碎片化監管邁向更為一體化、敏捷化、精準化的治理格局。 發表于:8/24/2023 “地衛智能應急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8月10日12時03分,中國首顆以人工智能(AI)載荷為核心、具備智能操作系統的智能應急衛星“地衛智能應急一號”(又名WonderJourney-1A,簡稱WJ-1A),在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并進入預定軌道。這標志著浙江本地企業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的Wonder Journey 望江山星座的第一個衛星智能體發射完畢, 即將正式投入運營。 發表于:8/11/2023 質量重于數量 在我們對推動算法革命的數據展開研究的過程中,算法透明度和問責制是核心原則。一些人可能誤認為這種說法是在隱晦地呼吁公開知識產權。然而,經過細致入微的研究,我們發現了一個更加復雜的敘事,即大型語言模型和專有模型之間的區別。 發表于:8/4/2023 吳新宙離職之后: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的歷史與未來挑戰 行業傳出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將離職并加入英偉達,擔任全球副總裁這一級別的職位,向黃仁勛匯報。小鵬汽車在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地位居于前列,這與吳新宙博士的貢獻密不可分。 發表于:8/3/2023 臺積電突然接收中企7nm芯片訂單! 臺積電突然接收大量中企7nm芯片,這些芯片訂單幾乎都是先進的AI芯片。 發表于:8/1/2023 ?…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