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全球最大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在青海啟動 12月20日消息,據報道,中國柴達木綠色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啟動活動在西寧和格爾木兩地同時舉行。 此次啟動的柴達木綠色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開創性地成為全球首個大規模運用荒漠化土地與光伏能源,實現“自發、自儲、自用、自保”全清潔能源供應的微電網算力中心。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標志著中國在綠色能源與算力融合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發表于:2024/12/23 國家電網發布國內首個電力行業千億級大模型 12月20日消息,據“國家電網”公眾號,日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布我國電力行業首個千億級人工智能大模型——光明電力大模型。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還與百度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發表于:2024/12/20 我國在運和核準在建核電機組裝機規模世界第一 12月15日消息,據報道,截至2024年,我國在運和核準在建核電機組裝機約1.13億千瓦,規模升至世界第一。 2025年,我國將核準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穩步推進在建核電工程建設,到2025年底在運核電裝機達到6500萬千瓦左右。 發表于:2024/12/16 借助支持邊緣 AI 的 MCU 優化實時控制系統中的系統故障檢測 當前關于人工智能 (AI) 和神經網絡的討論主要集中在生成應用(生成圖像、文本和視頻),很容易忽視 AI 將為工業和基礎設施應用中的電子產品帶來變革的實際示例。 發表于:2024/12/11 全國規模最大電力5G專網建成上線 12 月 10 日,據中國核電官微消息,12 月 10 日,秦山核電在 5G 專網正式上線發布會上宣布:中國核電旗下秦山核電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廠區 5G 專網全覆蓋的核電基地。據了解,這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電力 5G 專網,這座即將迎來開工建設 40 周年的核電基地站在了核電數字化轉型的前沿。 發表于:2024/12/11 雙向電源的應用:從電動汽車充電到電網穩定 隨著世界逐漸從使用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電網也在隨之不斷變化以跟上這一趨勢。大型煤炭、天然氣或核電站以壟斷的方式向消費者供電的傳統方式正在逐漸被智能電網所取代,這種電網將公共和私人供應商提供的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為了確保各個智能電網元件之間電力的有效傳輸,對雙向電源的需求也相應增加。本博客將探討雙向電源及其應用以及 RECOM 如何幫助客戶滿足這些新需求。 發表于:2024/12/9 我國新型電力量測設備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11 月 27 日消息,電力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與社會穩定大局。據科技日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基于自主操作系統的電力量測設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現取得重大突破。 發表于:2024/11/27 基于殘差注意力自適應去噪網絡和Stacking集成學習的局部放電故障診斷 針對傳統局部放電(Partial Discharge, PD)故障診斷方法在處理復雜含噪PD信號存在局限性并依賴于人工去噪和專家經驗,難以學習到PD特征多樣化表達等問題,分別提出殘差注意力自適應去噪網絡(Residual Attention Adaptive Denoising Network, RAADNet)和基于Stacking集成學習的PD故障診斷模型。RAADNet基于殘差網絡結構設計,通過集成CAM注意力機制和軟閾值函數實現自適應去噪;Stacking集成模型的基學習器分別由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RAADNet、基于多頭自注意力機制的Transformer以及基于Boosting集成策略的XGBoost多個差異化模型共同構建構成。實驗結果表明,提出的RAADNet優于其他先進方法,識別準確率達到93.99%,Stacking集成模型則通過學習多樣化特征表達,進一步提高模型性能,達到96.79%識別準確率。 發表于:2024/11/14 圓形陣列式霍爾電流傳感器抗磁干擾算法研究 陣列式霍爾電流傳感器是電力電子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特別是在直流電測量方面,它具有線性度高、動態范圍大、體積小、功耗低等優點,是對鐵磁磁芯的電流傳感器的改進。然而,由于沒有鐵芯聚磁,在汽車電子、配電系統等場所內,導體排布密集,外部磁場很容易進入磁傳感器,從而影響測量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種抗磁干擾算法來解決這一問題,采用構造超越方程的方法,不僅可以計算被測電流,還可以計算任意位置的干擾電流,并通過數值模擬、有限元分析和室內實驗對該算法進行驗證。實驗結果表明,在受到強干擾電流的影響下,誤差在3.5%以內,驗證了構造的圓形傳感器陣列及抗磁干擾算法的有效性。 發表于:2024/11/14 計及可再生能源接入配電網的負荷預測和優化 目前,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配電網,但是太陽能、風能、光伏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和隨機性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配電網的波動。考慮電網內可再生能源發電功率與用電負荷隨時間變化的特點,提出一種基于小波變換和神經網絡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配電網的負荷預測和優化方法。首先采集配電網的發電與負荷數據,利用小波變換處理收集到的數據,得到局部尺度和頻率分解的特征參數,建立神經網絡預測模型;然后,對經過小波變換后得到的特征參數進行訓練,根據預測負荷對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進行調節,保持配電網供需側的動態平衡。結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夠對負荷進行有效預測,通過提前預測負荷量,保證配電網用電穩定性的同時,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 發表于:2024/11/14 意法半導體發布面向表計及資產跟蹤應用的高適應易連接雙無線IoT模塊 2024年11月4日,中國 — 意法半導體新推出一款增強版移動數據通信模塊,可簡化大規模物聯網設備的連接和管理,加快可持續智能電網和智能產業的應用。 發表于:2024/11/6 意法半導體發布面向表計及資產跟蹤應用的高適應雙無線IoT模塊 2024年11月4日,中國 — 意法半導體新推出一款增強版移動數據通信模塊,可簡化大規模物聯網設備的連接和管理,加快可持續智能電網和智能產業的應用。 發表于:2024/11/6 全球最大變壓器生產商日立能源警告稱行業不堪重負 11 月 6 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 11 月 3 日報道,全球最大的變壓器生產商“日立能源(Hitachi Energy)”警告稱,其行業“不堪重負”,無法滿足對電網設備的爆炸式需求,這可能導致重要基礎設施項目的延誤。 日立能源 CEO Andreas Schierenbeck 表示,因為用于生成式 AI 數據中心的需求不斷增長,導致供應緊張,變壓器制造商將很難迅速提高產量,以滿足電網升級的需求。日立能源是日本市值第三大上市公司 —— 日立集團的核心部門。 發表于:2024/11/6 全球首個超高海拔構網型光儲電站并網發電 4780米!全球首個超高海拔構網型光儲電站并網發電 發表于:2024/11/4 意法半導體推出靈活、面向未來的智能電表通信解決方案,助力能源轉型 2024 年 10 月 23日,中國——意法半導體的 ST85MM 可編程電力線通信 (PLC) 調制解調器原生支持經過現場驗證的 Meters and More和PRIME 1.4智能電網標準,可用于即將推出的多協議智能電表,以提高處理用電數據的靈活性。 發表于:2024/10/28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