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潛能釋放 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儲能市場 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地緣政治等因素,對國際能源形勢產生了重要影響。可再生能源異軍突起,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高效、清潔、低碳、環保已經成為世界新能源發展的主流方向。在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難的問題中,儲能產業在市場中獲得了發展的重要契機。 發表于:11/3/2017 供需兩側發力 推進能源變革綠色發展 當前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形勢下,我國積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在全球能源體系變革中發揮了推動與引領作用。這既是我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適應當前應對氣候變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戰略選擇。 發表于:11/3/2017 陜北-湖北±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情況及物資需求 我國一次能源在地域分布上呈現“北多南少”、“西多東少”的格局。電力需求與能源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大容量、遠距離輸電成為我國能源資源和電力發展的必然需求。 發表于:11/3/2017 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規劃 三地共同打造新型能源系統 臨近供暖季,為了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有關部門此前組織了《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規劃(2016-2025年)》,但該規劃尚未對社會公開。據了解,該行動計劃應是首個聚焦京津冀三地能源發展的行動計劃,該計劃包括10個組成部分,共計51條,并提出68項項目清單,明確了時間節點。 發表于:11/3/2017 權威聲音:用戶側電儲能對我國消納清潔能源意義重大 消納難是我國新能源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將儲能設施部署在用戶側,可解決電力生產地與消費地不匹配和電網通道不暢問題,改變電力“產、運、消”瞬時同步完成的特性,實現消納清潔能源與滿足電力需求的雙重目的,破解消納瓶頸,提升我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 發表于:11/3/2017 光儲、風儲、用戶側儲能 華能儲能專家告訴你哪個市場能賺錢 在可再生能源大省青海,由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聯合主辦的“2017發電側儲能技術商業化應用論壇”近期在這里舉行。該論壇吸引了包括華能、黃河水電、協鑫新能源、龍源格爾木、魯能集團等在內的發電集團及可再生能源開發商。 發表于:11/3/2017 智能化驅動傳統制造業轉型 未來十年將成關鍵期 近來,智能制造領域備受關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專家表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國內各地正加速布局智能制造,從而驅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發表于:11/1/2017 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邁入新階段 自2015年我國發出“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以來,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全球140多個國家出臺了相應的能源發展政策,“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作為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戰略,已成為各國共識。未來,我國將進一步推進國內能源互聯網建設,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推廣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并加快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建設 發表于:11/1/2017 多重利好助力我國分布式能源重塑未來 “眾多因素正在重塑中國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未來。如果能輔以合適的政策、市場和監管框架,這些因素可以加快現代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應用。”國際能源署與中國能源網在30日于京聯合發布的《中國分布式能源前景展望》報告如是判斷。 發表于:11/1/2017 我國儲能技術正向商業化初期過渡 競爭號角吹響 10月11日,國家5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圍繞能源改革的指導思想,提出“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創新引領、示范先行”、“市場主導、改革助推”三個基本原則,制定了“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過渡”、“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的兩個階段性發展目標,提出了“推進儲能技術裝備研發示范”、“推進儲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應用示范”、“推進儲能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應用示范”、“推進儲能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應用示范”和“推進儲能多元化應用支撐能源互聯網應用示范”五個重點任務,最后制定了“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法規”、“開展試點示范”、“建立補償機制”、“引導社會投資”、“推動市場改革”和“夯實發展基礎”七個保障措施。 發表于:11/1/2017 乾坤大挪移 特高壓“電力高速”助力新能源消納 用天空中取之不盡的風能、太陽能來發電已經不是啥稀奇事了。那如何把它們發出來的電送到千家萬戶呢?因為中國獨特的能源稟賦和風、光發電不穩定的特點,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并不簡單。 發表于:11/1/2017 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公司制改制完成 2017年10月12日,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領取新的營業執照,更名為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團有限公司,標志著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完成公司制改制。 發表于:11/1/2017 電規總院謝秋野:“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理性思考與建議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領域,四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統領下,能源國際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呈現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發表于:10/30/2017 【干貨】清潔能源轉型中儲能的部署和創新 清潔能源轉型需要創新能源、創新技術和投資策略的共同發展。深脫碳能源系統研究平臺需要材料科學在電池技術上取得進展,從而克服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間歇性的挑戰。同時,旨在促進電池儲能市場增長和創新的政策,可以補充削減一整套清潔能源技術的成本。進一步整合研發和部署新的存儲技術,為高效低耗能電力開辟了一條明確的道路。 發表于:10/30/2017 億萬級物聯網市場分析: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光纖入戶的普及,網絡帶寬不再存在瓶頸。人工智能(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進步,可以開發出基于物聯網信息的產生效益的應用。比如說,智能水表,可以實時有效監控水表漏水。智能電表,可以遠程抄表,不需要人工上門去讀表。這都是簡單明了,能夠增加效益、降低成本的應用。其他智慧醫療、智慧停車、智慧城市等應用將會大面積開展。IBM提出的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本意就是物聯網的通俗表達。 發表于:10/30/2017 ?…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