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相關文章 2016年工業機器人的博弈之路 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消失,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導致了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用工短缺和制造成本提升等各方面的問題。由于工業機器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傳統人工勞作并且降低企業的綜合成本,因此工業機器人代替傳統人工作業成為了趨勢。 發表于:3/4/2016 傳感器業界巨頭聯手 推動布局物聯網 本周在德國紐倫堡舉行的嵌入式世界大會中,幾個傳感器和模塊制造商聯手公開其新傳感器平臺,旨在標準化并加快傳感器在物聯網的布局。研華科技與ARM、博世傳感器和德州儀器在這個名為M2.COM開放式平臺的IoT傳感器和傳感器節點展開合作,幫助實現各種標準化IoT應用。 發表于:3/4/2016 自動化行業的“奧斯卡” 堡盟喜獲工控兩項大獎 新年伊始,依托于“2016 CAMRS中國自動化年會”平臺的工控界“奧斯卡”——“第十四屆中國自動化年度評選頒獎盛典”圓滿落幕,在此盛會堡盟囊獲經營創新獎和創新產品獎兩大獎項。 發表于:3/4/2016 意法半導體推出新款STM32L0系列微控制器和功能全面的開發生態系統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宣布其超高能效的ARM® Cortex®-M0+ STM32L0 微控制器實現量產,同時發布支持該系列產品的功能豐富的開發生態系統,包括成本極低的開發板和免費的軟件工具,幫助開發人員充分控制應用能耗,且最大限度縮減產品上市時間。 發表于:3/3/2016 RFID技術或將代替條形碼和二維碼 RFID是一種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手持式讀寫器,它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從概念上來講,RFID類似于條碼掃描,對于條碼技術而言,它是將已編碼的條形碼附著于目標物并使用專用的掃描讀寫器利用光信號將信息由條形磁傳送到掃描讀寫器;而RFID則使用專用的RFID讀寫器及專門的可附著于目標物的RFID標簽,利用頻率信號將信息由RFID標簽傳送至RFID讀寫器。RFID應用無處不在,有研究稱RFID技術或將代替條形碼和二維碼,領銜電子標簽發展潮流。 發表于:3/3/2016 在通向工業4.0的路上 請關注這些可能決定成敗的“細枝末節” 如果要問過去的一年,中國乃至全球工業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是什么?毫無疑問“工業4.0”、工業機器人和工業物聯網是被提及頻率最高的關鍵話題?!肮I4.0是人類社會最后一次工業革命”, 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曾指出。而作為工業4.0發展的主要支撐產業,工業物聯網和工業機器人已經在全球工業領域走入產業化。據統計僅2014年中國國內差不多增加了200多加工業機器人制造廠商,業界普遍認為未來5~10年將會迎來工業機器人的一個爆發期。而工業物聯網同樣開始蓬勃發展,預計未來幾年工業物聯網的整體規模有望一直保持25%以上的年增長率,到2020年工業物聯網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 發表于:3/2/2016 Microchip發布在顯示屏上集成2D投射電容式觸摸與3D手勢功能的開發工具包 全球領先的整合單片機、混合信號、模擬器件和閃存專利解決方案的供應商——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日前宣布推出2D/3D觸摸與手勢開發工具包(DV102014),這是業內第一款專門針對在顯示屏上集成2D投射電容式觸摸(PCAP)與3D手勢識別功能的開發工具包。有了這款工具包,設計人員可以十分方便地訪問Microchip擁有專利的2D和3D GestIC®傳感技術,將2D多點觸摸和3D手勢識別功能輕松集成至其顯示應用中。由于采用了基于電場的技術,現在我們可以跟蹤顯示屏表面甚至是距顯示屏上方20 cm以內的手和手指手勢。此外,該開發工具包提供了易于使用、“開箱即用”而無需進行代碼開發的體驗。用戶可通過Aurea 2.0這款免費下載的圖形用戶界面(GUI)軟件完成參數化、診斷和可選設置。 發表于:3/2/2016 LED的革命剛剛過去 智能照明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130 多年前,一把芭蕉扇上的竹絲化成的燈絲徹底結束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規律。但也許愛迪生老爺子怎么也想不到,在 100 多年后燈泡充當的角色將遠遠超出照明這一基本功能的范圍。 發表于:3/2/2016 2016年美國信息安全大會:英飛凌展示物聯網安全 對于物聯網成功發展而言,日趨重要的是系統設計與實施簡單易用,同時擁有強大的硬件安全性。根據IHS Technology預測,2014年至2020年間,在物聯網應用中使用的嵌入式安全控制器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發貨量超過4.8億件。 發表于:3/2/2016 物聯網如何在新型交通運輸行業中發揮作用 智能交通系統是指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利用先進的通訊、計算機、自動控制、傳感器技術,實現對交通的實時控制與指揮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認為是ITS的關鍵子系統,是發展ITS的基礎,成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無論是交通控制還是交通違章管理系統,都涉及交通動態信息的采集,交通動態信息采集也就成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務。 發表于:3/2/2016 供應商齊聚嵌入式世界 創建標準化IoT傳感器平臺 在本周于德國紐倫堡舉行的嵌入式世界大會中,幾個傳感器和模塊制造商聯手公開其新傳感器平臺,旨在標準化并加快傳感器在物聯網的部署。研華科技與ARM、博世傳感器和德州儀器在這個名為M2.COM開放式平臺的IoT傳感器和傳感器節點展開合作,幫助實現各種標準化IoT應用。 發表于:3/2/2016 汽車安全 加速度傳感器車禍報警系統 隨著現代交通發展日漸鼎盛,車禍事故的突發頻率也明顯增多。在倡導全民規范安全駕駛的同時,相應的建立一套自動報警機制體系,以便快速進行救援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往往伴隨著劇烈的碰撞或急劇的減速過程。因此,加速度是最直觀也同樣是最容易用來判別事故發生時的物理監測量。通過加速度傳感器的自動偵測,該系統能極大縮短危急事故的救援時間,從而減少傷亡。 發表于:3/1/2016 我國智能制造產業鏈結構及投資機遇分析 智能制造的本質,是將智能裝備(包括但不限于機器人、數控機床、自動化集成裝備、3D打印等)通過通信技術有機連接起來,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并通過各類感知技術(傳感器、RFID、機器視覺等)收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通過工業以太網等通信手段,上傳至工業服務器,在MES/DCS軟件系統的管理下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并與企業資源管理軟件(例如ERP),提供最優化的生產方案或者定制化生產,最終實現智能化生產。 發表于:3/1/2016 傳感器市場旺盛 推陳出新要求不斷提高 近期,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已成功解決了可穿戴傳感器的彎曲和拉伸功能等問題,該穿戴式傳感器可用于生物醫學領域;英國四所高校牽頭開展一項智能傳感器系統研究,以深入研究具備更高智能和穩定性的傳感器系統,探索其未來在智慧城市、大數據和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應用;瑞典FingerprintCard成功開發出一種指紋掃描器能夠置于手機保護玻璃下方,無需特殊Home鍵或者其他按鍵輔助,用戶只要將手指放在屏幕特定位置就能夠進行指紋識別的新型指紋傳感器。 發表于:3/1/2016 指紋辨認非全能 低分辯率傳感器易被破解 據科技網站techradar報道,在今年的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wc)上,一家生產指紋識別器的中國公司再次讓我們對現有的指紋識別傳感器產生了懷疑,它們展示了如何用假指紋(黏土制作)騙過智能手機上的傳感器。 發表于:3/1/2016 ?…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